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丽 《科教文汇》2008,(15):170-170
日本的许多著名作家在中国也很受欢迎,如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村上春树,渡边淳一等。他们的很多作品都被译成中文,拥有大批的中国读者。但对于日本女性文学家,作家,国内还知之甚少,小川洋子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外语学习者,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对外国的文学的新动向也关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对这一国家的综合性了解。  相似文献   

2.
声音     
《科学生活》2008,(9):23-23
奥运冠军爱学习《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上善若水",水表面看起来挺柔的,但其实它有自己的内涵,它给予树、土地、鱼等等生物生活的养分,但从不索取报酬。好像"滴水石穿",就是一种很强的力量。——"蝶后"刘子歌在接受专访时提到自己平时除了游泳还喜欢读《道德经》和《论语》读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妈妈曾经吓唬我说,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练不了举重时,回家连个看门的工作都找不到。  相似文献   

3.
瑜伽是印度传统的健身方法,它集伸展运动、力量锻炼与心情调节为一身。瑜伽的英文名称为"Yoga",全世界有上百万的爱好者在练习。有趣的是,现在狗狗也练起了瑜伽!狗狗瑜伽的英文名称是"Doga",即将"Dog"和"Yoga"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据说,在美国的纽约和日本,狗狗练瑜伽还很流行呢!美国开设了许多人狗共练的瑜伽馆;而日本,还有狗狗瑜伽旅行团。  相似文献   

4.
正"改头换山"长江鱼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类,它们各具特色。其中有一种鱼,它们会"鱼大十八变",长大之后,和小时候相比,简直换了一副模样,这种鱼叫胭脂鱼,主要生活在长江里,偶尔在闽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胭脂鱼的长相很有特点:它的身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高高隆起,就像骆驼的驼峰一样,头短,吻圆钝,口在下方呈马蹄状。它们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仪式感"是某些"鸡汤文"中的常客之一.在一些人眼中,它是商家宣传鼓吹的"消费主义"的别名,也有人认为所谓的"仪式感"是打肿脸充胖子,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但也有人认为,生活中的仪式感不可或缺,它并非表面文章,而是与生活、与内心的和解. 一、仪式感是什么 仪式感是仪式作用于人心而产生的复杂性意识与认知.仪式感,不论是对个体的人,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日本大阪大学科研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遥控器,帮助人们通过脸部肌肉活动来操控各类器材。新产品名为"Mimi Switch"或"Ear Switch",其外形很像普通的耳筒,内有一套红外线感  相似文献   

7.
正古都南京,"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同样多姿多彩,"淳而不俚"。"赶集"如过年南京民俗的格调彰显南北交融,故有"南风北俗萃于一城"之说。其中,传统庙会内涵丰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乡邦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和浓郁的本土气息。早在春秋时期,南京地区集市雏形已现,城乡百姓为了购买与交换生产用具和生活用  相似文献   

8.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的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出现了所谓"日本神话".但是,"日本神话"并不是没有毛病的.俗话说,"哪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日本也有自己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民族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民族地区要紧跟"一带一路"的战略步伐,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力争"打头阵、唱主角",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与开放,为国家战略的部署与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说一个词时,却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来它完整的表述,即便你确信自己知道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借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喜剧场景,仿佛你想说"马冬梅",可脑海里却是"马冬什么",或者"什么冬梅",或者"马什么梅"。相信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心理学领域它被称为"舌尖现象"。该如何定义"舌尖现象"这种状态呢?假如无法想起某个你要说的词语,但是觉得自己知道它,并且感觉它就在自己嘴边,而且可能很快就会想起来,这就说明你正处在"舌尖现象"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在你舌尖打转的词语仿佛成了薛定谔的猫,你既"知道"它,又"不知道"它。那么,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千百年来,醋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人们理想的营养和保健食品。醋,最早见于《本草经集注》叫淳酢,人们习称食醋。它是我们祖先的重要发明。相传杜康造酒时,将酒糟泡在缸里,21日后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非常重视制造业,防止制造业的"空心化",更重视培养技术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与日本的制造企业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磨练自己的一技之长相比,我们的制造业工人往往不能安分守己地固守自己的一技之长,比如制造打火机的企业看见搞房地产能发大财,就很快转行,一看市场前景不妙就"跑路"。总的来说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支素质良好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大军"。技能劳动者和科技人员的素质是科技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18-I0020
<正>[导读]过去一年,互联网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每一"小步",都带动人们生活"大踏步"前进。关注互联网产业你是低头看屏族,还是办公室电脑控?你有多少工资贡献给网络消费,又有多少财富源自余额理财?过去一年,互联网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每一"小步",都带动人们生活"大踏步"前进。  相似文献   

14.
<正>宇宙中有许多可怕的"怪力",它们的力量非常强大,能持续地改造环境,对地球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便是最让人畏惧的四种宇宙力量。超质量黑洞没人会否认黑洞的可怕——它连自己都能消灭得干干净净。自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启现代科学对黑洞的研究后,科学界就被这个无视物理规律和人  相似文献   

15.
汉字新解     
正1.夸:最终要吃"大""亏"。2.真:正"直",是它的立足"点"。3.便:于"人"方便,"更"是于已方便。4.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5.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6.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7.隘:"耳"朵只听得进对自己有"益"的好话,其心必然狭窄。8.令:"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  相似文献   

16.
动漫大战     
谈起动漫,人们会提起日本或美国的作品,中国的动漫家有什么能向美日同业学习呢?那就是要"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美国动漫的特色,是以"美国英雄主义"和"利用动画特技制造逼真感和震撼力",来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而日本动漫,以"细致的设计"及"以超现实的想象空间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来刺中.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处处充满"美"的教学。那怎样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呢?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让他们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收集大量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处理,从而真正去感受美:一、"探究"中感受"内容美",二、"探究"中体验"意境美",三、"探究"中领悟"思想美"。  相似文献   

18.
南极"魔海"     
张海 《知识窗》2005,(10):46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恶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它的"魔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在南极有一个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19.
南极"魔海"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恶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它的"魔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在南极有一个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20.
变色的晶体     
正你一定听说过变色龙这位自然界的"伪装大师"吧,它能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皮肤的颜色。实验室里也有这样一位"魔法师",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颜色。这位神奇的朋友是谁?它的变色原理又是什么?一起去实验室和它见见面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