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些食物,如榴梿、臭豆腐、螺蛳粉常常被人们描述为"闻着臭、吃着香",听起来很不合逻辑,但其中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解释,食物"闻着臭、吃着香"的现象与人们的嗅觉有关。鼻前嗅觉的工作原理是气味从鼻腔进入,直达鼻根的嗅觉细胞,从而让人"闻"到气味。  相似文献   

2.
Small,odour,aroma,bouquet,fragrance,perfume,scent,stink 和 stench 同属于一组表示通过嗅觉器官感觉到某种气味的词语。然而,它们所散发的气味却各不相同,有香有臭,有清淡有浓烈。一、smell在表示气味的词语中,smell 是最常用的,它适用于日常生活可表示香的、臭的或中性的气味。有时它还可表示由不同味源散发出的某种混合气味。不带修饰语的 smell 通常指不好的气味。如:  相似文献   

3.
历来人们对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有较为统一的理解:封建权贵生活奢华,酒肉都变质腐臭,而百姓生活痛苦.但一段时间,有学者却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朱门酒肉臭"的"酒肉臭"座理解为"酒肉飘香","臭"音读为xiu,义即"气味"飘香".本文作者认为,此种理解是偏颇、错误的,缺乏应有的历史现,也违反了语言的社会性原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浅议“臭”字词义的引伸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臭”字词义引伸与发展的全过程,指出“臭”字除了在作“气味”解那一阶段,偶尔在特殊语句中可解为“香味”之外,一般不作“香”解。魏晋南北朝时期,“臭”字取得了“腐臭”这一独立义项,其后更无人将其解为“香”了。近年有人将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解为“香”,显然是一种误解,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星期天,我陪妈妈去值班。妈妈的单位是一个乡镇的镇政府。当我们乘车来到蒿樟的时候,闻到了一股很臭很臭的气味,我问妈妈:"怎么这么臭?是什么气味?"妈妈告诉我:"这是路旁的漂染厂里飘出来的化工臭味。"我又问妈妈:"这气味有毒吗?"妈妈说:  相似文献   

6.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关于气味的描写贯穿全文,其主要作用有诱发心理活动、强化时间记忆和丰富叙述效果。小说中的气味根据诱发的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分为"香""臭"及生理性气味三种。费尔米纳身体的香味被阿里萨逐渐审美对象化,成为了两人爱情的象征;而带有香味的爱情记忆,又在时空距离的扩大中不断得到强化。超乎常人的体味感知力不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一环,也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化石 《少年科学》2014,(7):20-21
不喜欢榴莲的人这样形容它的气味:臭乳酪+洋葱+松节油+猪屎+下水道+呕吐物+臭鼬喷射物+臭袜子的综合体。文学家郁达夫在《南洋游记》中曾写道:榴莲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  相似文献   

8.
<咬文嚼字>2003年第6期刊登了林友先生<"附庸风雅"是贬义词>一文,文中引用了沈醉先生<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的一段话:"抗战期间,重庆一些大发国难财的暴发户们,为了遮掩自己的出身和满身铜臭味,而爱附庸风雅……"笔者认为,沈醉先生"满身铜臭味"之说不妥,"臭"即"气味","满身铜臭味"语义重复,应为"满身铜臭".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们所说的那个时代,各个城市里始终弥漫着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臭气。街道散发出粪便的臭气,屋子后院散发着尿臭,楼梯间散发出腐朽的木材和老鼠的臭气,厨房弥漫着烂菜和羊油的臭味,不通风的房间散发着霉臭的尘土气味,卧室发出沾满油脂的床单和潮湿的羽绒被的臭味以及夜壶的刺鼻的甜滋滋的似香非臭的气味……畅销小说《香水》一开篇,德国作家聚斯金德一脚就把读者踹  相似文献   

10.
有时候,真的想不出来,2岁的女儿怎会有那么多的奇思妙语,真不愧是语言大师。妙言一:我是香小臭2岁以后,女儿越来越知道大小、高矮、香臭等反义词。一日,我又向跟我撒娇的女儿说:"你是朱小臭吗?"女儿正色道:"不是朱小臭,我是香小臭。"  相似文献   

11.
表示"用鼻子闻"这一概念,战国以前只用"嗅(臭、齅)",战国末期文献中始用"闻",西汉以后,"闻"替换了"嗅(臭、齅)".为了不影响交际,基于词义引申所遵循的人类的共同的心理,"臭"专用于表示"气味","闻"替代"嗅","听"替代"闻",这些都是词汇系统发展、演变内部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看到"臭"字,你可能会禁不住掩住鼻子.怎么回事?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带着"臭"字的词啊:臭不可闻、臭气熏天、臭名昭著、臭味相投.也许你还会联想起臭烘烘的便便、臭鸡蛋、臭水沟,说不定啊,鼻子中好像有一股恶气扑鼻而来……这个"臭"真不惹人喜欢,难怪小伙伴们都避而远之呢.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香肥皂和臭肥皂静静地躺在肥皂盒里,暖洋洋地晒着太阳. 香肥皂打了个哈欠,斜睨了一眼臭肥皂,得意洋洋地说:"哎,我说那个臭老弟,你整天就在你的盒里躺着,主人连看也不看一眼,更不要说用你了,真是个可怜虫!  相似文献   

14.
越臭越美味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臭,是一个与美味完全不搭界的词。可是世界上就偏偏有那么一些臭不可闻的食物,让人越臭越爱,欲罢不能。第七名:榴莲榴莲在泰国最负有盛名,被誉为水果之王。它气味浓烈,爱之者赞其香,厌之者怨其臭,因而,旅馆、火车、飞机和公共场所榴莲是不准带入的。榴莲虽臭,但是从未吃过榴莲的人只要尝试第一口后,其甜美沁心的食味就会让人越吃越想吃。  相似文献   

15.
耿丽君 《文教资料》2014,(18):30-31
古汉语中,"气味"类相关词项可组成一个语义场,本文将它们细分为"香"和"臭"两个子语义场,利用语义场理论对这些词项进行定性和定量考察,并分析它们的语义场特点。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至善     
正1.所谓的香与臭都是相对的所谓的香与臭都是相对的。所谓的高低、贵贱以及善恶……我们真的比那粪便上停满的绿头苍蝇更高贵吗?我们真的比它们对这个世界抱有更深的善意吗?就像佛经所云,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我们必须穷尽所有的力量,以放下的执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描述硫化氢的气味,人们常说它有臭鸡蛋的气味。那么,臭鸡蛋的气味是怎么来的呢?这是不是与硫化氢的气味相符呢?为此,笔者组织我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如下图,在一个锥形瓶里放入一个敲碎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特征反应现象突破 点击题眼:1.溶解SiO2的酸为氢氟酸.2.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H2S;与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气体可能是:Cl2、O2、SO2、NO2.3.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SO2、Cl2、O3;固体或溶液可能是:氯水、Ca(ClO)2、NaClO、Na2O2、活性炭等.  相似文献   

19.
臭行其道     
一旦空气中携带的某些分子随风传送,进入我们的鼻子,我们便能有幸闻到其味道(特殊的气味即使混合在成千上万的空气分子中,也能被分辨出来),发出了发自内心的感叹:哇塞,好香!或者,天哪,好臭!又或者,晕死,到底什么味啊!……  相似文献   

20.
铜臭与乳臭     
人们常常将铜臭与乳臭的“臭”读成chòu,其实,这个字要读xiù,其意为气味也。在古代,臭是名词,是各种气味的总称。如《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国语·晋语》:“惠公即位,出其世子而改葬之,臭达于外。”可见上古时期,无论是香气还是臭气,好闻的还是难闻的,都叫做“臭”(xiù)。汉代以后,臭由名词变为形容词,专指气味难闻。《水经注·沔水注》:“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灌城……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作为名词的臭,汉代以后还读xiù,作为形容词的臭,读chòu,由xiù到chòu属于词义的缩小。其实,只要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