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东(崇明)大生第二纺织公司为张謇所创办,1907年投产,当时是一座拥有3000职工的苏北第二大厂。它曾有十年辉煌时期,后经营不善,借贷无门停产,1935年被迫清算由银行拍卖,1941年因抗日战争迁机器拆厂房,原址已荡然无存。该厂是旧中国民族纺织企业遭遇的一个缩影。根据它留下的大量档案资料,重新整理历年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大量数据和史实为依据,以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对股份制的推行是张謇“实业救国”理想的重要步骤。从1886年初步尝试到1895年后成功创办大生纺织公司、将股份制导入传统产业、形成股份制企业集团、推行公司法的建设,张謇进行了适应国情、富有成效的股份制实践,为近代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记忆     
<正>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基于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认识,张謇身体力行,在南通兴办大生纱厂等实业工厂,后又在大生企业里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此后数年,又由学校开办床单厂和织造工作室。一方面沿用纱厂的技术人员作为授课教师,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作为学徒操作生产。"厂中校、校中厂"是张謇率先提出并实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图为初建时的大生纱厂厂门。  相似文献   

4.
身边的历史     
正大生纱厂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是我国早期主要的民族企业之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于1895年在南通城北15里、通扬运河畔的郊外乡村唐家闸筹办纱厂,1899年正式投产。张謇取《周易》中"天地之大德日生"之意,命名为"大生纱厂"。跨越三个世纪,历经百年沧桑,大生纱厂发展为今天的江苏大生集团。厂区仍保持了当年的基本格局,留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大生纱厂清花间是南通市现存最  相似文献   

5.
南通大生集团帐略是会计活动的最终成果,是研究大生集团的重要史料。为正确运用大生集团会计数据,服务历史研究需要,从中国传统会计框架和内容出发,通过与现代会计的比较,解读1899—1930年大生集团帐略的结构和内容,并提出历史背景下大生集团财务报表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6.
赵华 《江苏教育》2022,(31):29-30
<正>童蒙养正,开童稚之蒙,养浩然正气。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通高师附小”)“‘张謇大生思想’体验式启蒙教育”项目秉承“张謇大生思想”,深化新时代育人理解,构建“大生体验德育”体系,实施“沉浸式”道德学习,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构建了儿童道德习养的“大生样态”。一、“大生体验德育”的时代内涵“大生体验德育”是恪守立德树人宗旨、赓续张謇教育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五育融合新实践;“大生体验德育”是“张謇大生思想”“开启童蒙”的教育定位、实践活化、创造性传承;“大生体验德育”是创造性理解“张謇大生思想”,让每个儿童从小根植“爱国救国、造福民众的大爱,心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大为”的教育启蒙。“大生体验德育”,让儿童在合道德的场境和与先哲的对话中,沉浸学习,砥砺品格。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略)2简介棉花,引入课题。师:(出示棉花图片)第一张是棉花成熟时的样子,第二张是棉花的花盛开时的样子,第三张是棉花的花快要结果时的样子。好看吗?  相似文献   

8.
“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是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奋斗一生的根本宗旨、强大动力和高远境界。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张謇大生思想’体验式启蒙教育”项目,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从“张謇大生思想”的大爱、大志、大为三方面建构“1+N”育人课程,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用思想去启迪思想,在主题式体验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张謇经营实业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始终注重企业文化塑造具有密切联系。张謇以大生集团宗旨“为民生谋福祉,为国家争利权”为企业文化之基,通过价值观引领、制度约束保障、发挥表率作用、强调开放创新意识与依托产品宣传等举措塑造企业文化之实。张謇塑造大生集团企业文化的实践至今仍有启示意义,当代企业可从家国情怀、价值认同、制度严明、开拓创新、忠实不欺、反哺社会六个方面借鉴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人张謇先生百余年前"父教育、母实业"的伟大创举中,寻找到"大生文化"发展的根脉。通过文化立根,确立办学的价值旨归和教育追求。通过文化赋形,建设学校的文化符号和物态环境。从"大生德育""大生课堂""大生课程""大生管理"四个维度实施文化育人,滋养师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人张謇先生百余年前"父教育、母实业"的伟大创举中,寻找到"大生文化"发展的根脉。通过文化立根,确立办学的价值旨归和教育追求。通过文化赋形,建设学校的文化符号和物态环境。从"大生德育""大生课堂""大生课程""大生管理"四个维度实施文化育人,滋养师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2.
《激光》是美国说唱歌手鲁佩·菲亚斯科的第三张录音专辑.由美国大西洋唱片公司于2011年3月8日首发。专辑制作从2008年开始.于2010年结束。专辑主要创作者有“呛声娃娃”、“海王星二人组”、Needlz(Khari Cain的艺名——编者注)、亚历山大·达·基德、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教学目标(略) 二、单元内容分析(略) 三、主题作业设计 (一)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1)我们的校园可真漂亮啊!同学们,请在作业本上画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在图中画出操场、花坛、餐厅、体育馆和教学楼等主建筑,并用英语标出它们的名称。  相似文献   

14.
张謇白手起家,从自身实际出发,实施了一整套发展战略,在通海地区创建了包括工业、金融、商贸、运输、仑储、盐垦等一系列产业的规模庞大的大生集团。本文揭示了张謇在创建大生集团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主要发展战略,并进行了具体的论析。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赓续张謇教育思想,以“天地之大德曰生”为办学理念,研究并梳理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精神特质,结合新时代要求,提炼“张謇大生思想”的德育内涵,构建“张謇大生思想”的德育课程,优化“张謇大生思想”的育德情境,拓展“张謇大生思想”的体验活动,发展学生“大生”素养,修炼教师“大生”教养,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用,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品牌。  相似文献   

16.
张謇中状元后,毅然辞职还乡。原因在于:更名之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下层贪官的种子;群臣雨中跪迎太后,使他对上层封建官僚集团大失所望;弹劾李鸿章未果,使他坚定了弃政从业的决心。经过三十年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张謇办实业,除大生纱厂外,还有冶铁、机器、日用品、食品、运输、银行、码头等行业的34个大小企业及20个盐垦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大生民族资本集团。张謇办教育,自通州师范学校始,共建小学370余所,中等学校6所,高等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职业学校4所。张謇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最令人称道的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学以致用,读书为做实事;勤俭一生,造福家乡百万人。  相似文献   

17.
<正>顾润生:请介绍一下“‘张謇大生思想’体验式启蒙教育”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基本内涵。帅宁华:“大生”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是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根本宗旨、强大动力和高远境界。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赓续张謇教育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着力研究“张謇大生思想”在当下小学教育中的定位、活化、运用与发展。“张謇大生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国救国、造福民众的大爱思想,心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志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大为追求。  相似文献   

18.
张謇和荣氏兄弟是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同时涌现出来的杰出的民族实业家。育才用人之道既是张謇大生集团一度辉煌和荣氏集团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张謇大生集团最后走向衰败和荣氏集团保持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张謇和荣氏兄弟在创建大生集团、荣氏集团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育才用人之道深入地加以分析比较,无疑可以从中获得深刻的教益。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学校的血脉和灵魂。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张謇教育思想为底色,从文化立根、文化赋形、文化育人三个方面整体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大生文化,并在课程建设、课堂变革的过程中自觉传承,形成了"以生为大"的课程文化和"凡是必求其适"的课堂文化。大生文化贯穿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师生的血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和共同创造。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五年制)第六册数学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图中的条形图是三个人收集邮票的张数。张强给李林和王红各多少张,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想:一格代表多少张?)分析与解: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种解法。一、填补法从条形图可以看出1格代表5张邮票。张强比李林多5格,李林比王红多2格。先从张强中取2格填补给王红,使王红同李林一样多,这样张强同李林和王红比都是多3格,再从张强那取2格分别补给李林和王红各1格,三人便同样多了。以上从张强那给王红填补了两次共3格(15张),给李林填补了1格(5张)。二、求平均数法如图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