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诚实信用原则是从道德转变为民商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该讲求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来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有填补法律漏洞、确立行为规则、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等功能。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新合同法中的确立是新合同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丰富了我国合同关系的内容,不仅调整着经济关系,而且推动着人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使我国合同法成为一个科学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诚实信用原则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被确认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在市场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保护善意者的合法权益;规制行为人的恶意民事行为;制裁行为人的不诚实信用行为及补充法律、合同条款不完善的功能。诚实信用原则功能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的成熟和全民认同。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原则兼有道德性规范和法律性规范的双重特点。诚实信用原则在大陆法系内的确立,是对大陆法系追求法律的绝对主义,否认司法活动的能动性造成的弊端的补救。就其宗旨而言,任何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或有关诚实信用的具体法律规范,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某种秩序,以体现一定的利益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具有补充性、不确定性、衡平性的特点,并产生确定行为规则、平衡利益冲突、为法律和合同的解释确定准则、减少交易费用从而增进效率四项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4.
价格欺诈行为的泛滥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现象,它在本质上背离了诚实信用原则.遏制价格欺诈行为的根本途径在于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道德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规范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更高一级的信用经济迈进.  相似文献   

5.
七、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重点理解】1.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要从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内容、必然性和现状等方面理解和把握:(1)要明确市场交易原则,是交易双方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要弄清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懂得“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这些原则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活动和交易行为。特别要认清违反各原则的具体表现。(3)要明确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的必要性。这不仅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  相似文献   

6.
论诚实信用原则的效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功能是多样的,而效益功能在其诸功能中最具整体性和现实性。它的功能表现为:保护交易安全,减少交易成本,确保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大实现;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补充法律漏洞,保证法律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及时调整和法律实效的充分实现;帮助市场参加者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交易风气,有利于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诚实信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又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所以我们要在司法实践中适当适用这一原则,发挥其保障经济安全和经济秩序以及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经营者应该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必须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反向假冒"行为却违背了这条原则.本文旨在揭露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危害性,并对这种现象的本质及其法律规制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诚实信用原则与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它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遵循公正、诚实和善意的原则。这个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二是实质意义上的诚实信用。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是指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实施诉讼行为时(包括行使诉讼权利或履行诉讼义务时所为的行为),以及法官为履行国家审判权在实施审判行为时,必须在主观上诚实、善意。实质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是指法院、当事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必须维持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原则又称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最初表现为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渐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成为民商事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个高度概况和抽象的概念,在民商事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做为一条法律原则,它也同样体现了法的内在理念。在探讨诚实信用原则法理基础之上,得出其对维护市场交易安全、提高民事流转效率、体现公平正义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范畴。只有关注诚信的经济学意义,才能构筑诚信的长效保障机制,让市场经济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善意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各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为大多数国家民法所明文规定。我国自从善意保护立法以来,已经将其主要旨意融入民法的立法精神中。目前,我国的善意制度保护在物权领域,法律行为领域和债权领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上取得了诸多成就。  相似文献   

13.
善意取得中转让合同效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物权法》的立法过程中,有关善意取得的构成是否以转让合同的有效为要件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善意取得的构成以无权处分为前提,因此,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一般会影响该转让合同的效力;除无权处分之外,合同的其它效力瑕疵对善意取得也将产生影响.在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下,转让合同效力对善意取得的影响不同.在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下,善意取得不应当以转让合同有效为要件,但是转让合同应当在善意取得构成后被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诚信危机十分明显。这种诚信危机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从经济和道德运行机制来看,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性与道德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性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诚信危机就需要构建和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是通过牺牲原所有权人利益而维护交易安全的制度安排。善意取得存在法理基础,承载了维护秩序与效率的基本法价值的要求,是民法公平原则的体现,也是物权法本身内在结构及物权公示原则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电子商务活动中,一系列自动化系统大大地简化了交易程序,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同时也加剧了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日益繁荣的电子商务表象背后却隐藏着诚信的缺位,没有诚信的商务活动,交易安全就失去了根基。因此,如何将诚实信用原则这一民商法的“帝王法则”贯彻于电子商务交易之中,并且建立起一整套有效保障交易安全的机制成为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善意取得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的善意取得制度源于《德国民法典》,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善意取得人的利益及交易安全。2007年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也对善意取得制度作出规定。通过比较法上的观察和探讨,不仅可以了解我国《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与大陆法系中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关系,也有益于我国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上一个具有长久学术魅力的制度,其存在应当服务于最大限度地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当遗失物在流转过程中满足了善意取得四个要件之情形时,各国立法在选择保护动态利益还是静态利益上呈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采用折中性规定的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更能平衡当事人利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普遍交易。在交易普遍化下,要使交易正常进行,就得依赖于一定的交易规则或秩序来规范引导人们的交易行为。信用秩序成为规范现代市场交易行为的重要因素,构成了经济运行机制之一。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框架,加快我国从无序到有序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