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未来,去选择、去竞争、去锻炼、去体验、去创造,去做他们想做而应该做的事情。而教师,就是一个沉稳的指导者,灵活的组织者,积极的判断者和进步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2.
戴振飞 《湖南教育》2004,(23):10-10
语文课的“学生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形式、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操作演练。开展学生活动,就是把过去许多由教师做的事交给学生去说、去读、去唱、去品、去写、去辩、去演……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它有以下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晓燕 《家庭教育》2004,(10B):30-31
国庆长假,金秋季节,实在是外出旅游的好时光。带着孩子去海边走走,去山里逛逛,去领略一下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风光,去感受一下不同风景、不同民俗的内涵吧。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景教学法集直观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身,将学生置于情景之中,通过某种气氛的感染,让学生自觉地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革命方兴未艾,知识经济初倪。”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现实的挑战。在成人教育中,不仅要帮助学员学会化技术知识。而且要培养学员善于去发现、去探究、去实践,让学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手去做,从而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它能促使学生去攻读、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好奇心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活蹦乱跳的小动物,广阔的大自然里无所不有。好奇心驱使着幼儿们去观察、去了解、去认识,他们往往更喜欢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想一想,在看、摸、问、想中提出“十万个为什么”。如去公园观察落叶时,小朋友会...  相似文献   

8.
防晕仙丹     
妈妈,您知道吗?我很想我们全家一起到较远的地方去看一看。比如说,去海南岛、北京、四川、哈尔滨。不过,有可能您去不了,因为您经常晕车,所以我和爸爸只好选择一些近一点又好玩的地方去游玩。  相似文献   

9.
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怎样体现?这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要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阅读、去讲解,去讨论、去动手,去练习、去小结。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推动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方法。开放式教学,就是通过多项目思维、多角度、多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实现、发现、认识自我价值,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  相似文献   

10.
启发式教学,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重在引导,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发现知识、去探索规律,使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特别提到要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工具,只有口、耳是不行的。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自悟、自得,自己去获得语言能力,自己锻炼用语言去吸收、去交流、去储存的本领。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在备感枯燥的语文课堂中主动地去看、去听、去思考、去答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题目按常规思路去思考可能较难,但如果用“比”去试、去思考,巧用“比”去解答,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华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今天,我将引领学生用生命和情感去重新诠释语文教学的内涵。这就是我们班的新语文教学。我之所以称它为新语文教学,不是故作标新立异,而是在总结我过去语文教学成功和失败因素的基础上,加进这些年来对语文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以有别于我过去所走过的语文教学道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是周游世界。拎着摄影机,背着笔记本,以整个身心徜徉在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中,追幽访古,探玄解秘。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无不令我驻足留连。我要去古道驿站追寻徐霞客的步履幽踪,沿着余纯顺的步伐艰难历险,去瞻仰故宫的辉煌,去长城“信马由缰”,去感受兵马俑的气势,去桃花源与陶渊明对话。我还要去金字塔与法老们共睹落日的绚丽与壮观,去莱茵河倾听波涛的细语,去托尔斯泰墓前聆听他无声的教诲。既有“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诗意,又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周游世界,纵览各处风景,是我多渴望、多向往、多憧憬…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使其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为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古诗。需要学生去赏析、去理解、去想象。古诗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意境优美,富有节奏。更值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分析、去领悟。尤其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字把握古诗更深刻含义是教学古诗的重要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通过赏析周杰伦等通俗歌手的音乐作品,解读其“中国风”歌曲的特点,分析其歌曲中“中国元素”的组成和运用。2、以通俗歌曲为切入点介绍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学习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使他们乐于去亲近去倾听民族音乐,善于去发现民族音乐的美,进而懂得去欣赏它,爱上它。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来了,大量农民工返乡。而在岳阳县职业中专的教室里,电工、电焊、缝纫、计算机等技能培训班,一班班地开,一班班地结业。学员们又风风火火闯九州,去上海,去深圳,去温州,打拼生活,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20.
夏飞 《南昌教育》2004,(1):15-16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设问”是一种常用的启发方式,恰当的设问可以起到导向、导思的功效。因为教师的设问,学生就要围绕问题去思考、回答,就要去动脑、动口、动手。所以教师应注重和设计好每一个设问,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这样,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自主参与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