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博客这种网络化的私人写作方式,在网上书写自己的感受,上传自己的照片。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展示个性的舞台。然而,对于中学生写博客这件事,却有着一些不同的声音,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息。比如个别中学生建立"作业博客",为互抄作业提供方便,一些学生在博客上抒写心思而暴露自己或别人的隐私。不久前,美国又有专家宣称"青少年写博客隐患多",具体表现为:"容易成为犯罪目标""为吸引眼球而传播不良信息""泄露个人隐私""过分依赖博客导致与人疏离"等等。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写博客吗?你是如何利用博客的?你对中学生写博客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2.
【作文欢乐行】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一定很多。这次习作就围绕"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写一篇作文。【写作斑马线】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也可以谈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心灵之战。作文与战争看似不甚相同,其实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一篇文章的成功,同样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有战前的准备。任何一场战争,士兵们都必须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作文也是一样,觉得自己写不好的人是注定写不好文章的。然而自信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这样说,谁最快掌握了最重要的信息,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并能够高瞻远瞩地作出最佳战略方针的抉择。写文章也要捕捉信息,积累材料,厚积薄发,才能达…  相似文献   

4.
[文题一]一提到战争,一般想到的就是炮火硝烟、枪林弹雨。其实,只要留心,战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与自然的较量从未停止,“非典”曾让我们措手不及,“海啸”、“禽流感”让我们防不胜防……这是另一类“战争”。我们呼唤和平,向往宁静,希望一切战争远离人类。请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满分思维方向]这是一道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作文。因为我们远离战争,从来没有体验过战争生活,只从书本、电影、电视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要写好这篇文章,只有依靠平时的阅读积累,依靠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可以把人与自然之…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白话文写得好一些的人,他对各种流派的白话文,也就能理解得多一些;白话诗写得好一些的人,他对各种流派的白话诗也就理解得好一些。不可能设想:一个白话文和白话诗也写不通的人,而可以要求他对白话诗、文的范文分析得头头是道。以此类推,要学习旧体诗词,也就必须写会旧体诗词,而且还必须写得比较好。只有这样,自己对创作的甘苦有了一些体会,才能对古人的杰作体会得更深刻一些。  相似文献   

6.
刘森 《高中生》2008,(16):7-7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场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场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富兰克林·罗斯福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一"眼睛是人类灵魂的窗户。"透过窗,我们可以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习惯在窗的外面装上牢牢的防护网。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请以"窗"为话题写一篇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对待自己的孩子经常是束手无策的,这是多年后,我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和难题.以前最盼望的假期现在是最害怕的,因为我要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女儿,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就会爆发战争,而且我们要天天时时刻刻在一起"发生战争".战争的结果总是以我"割地求和"而结束.因此,我研究的课题是如何与青春的女儿和平共处,不爆发战争,或者不爆发大的战争.根据我细心的观察和向各位家长、老师讨教,悟出了这么几条,写出来,以期对经常爆发大小战争的家庭有平息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一、名人范例,说明道理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在修改上下过功夫。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就修改了七次。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常把自己写得好的文章贴在墙上,一有时间就看一看,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也正因为如此,他写的文章历来(?)人们所称赞。九册课本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现代作家肖复兴回忆叶圣陶先生为其修改作文而写的。叶圣陶先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修改态度给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典  相似文献   

10.
【习作要求】今天,我们来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外,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仔细审题】之前,我们已经有过"给自己画一张像,然后写篇作文"的经历。这次,依然是画一画,写一写,只不过画和写的对象换成了别人。画之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一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再差的一节课也有它的闪光点。而科学地进行教学反思会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减少遗憾,从失败走向成功。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使人进步,反思使人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反思是人类进步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的演变史。当人类通过"战争"的中介,败者被战争的洪流淹没在历史中,而胜者便有了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战争虽然残酷,却是人类发展的助推器。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赞美植物  相似文献   

13.
<正>几年的习作教学实践,让我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学生寻找写作素材有了深刻的认识,越来越觉得让学生写"随笔"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其实写"随笔"我只采用这种随意而就的形式,记录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这个平台,学生就可以就自己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写自己能写、想写的东西。因为没有统一的命题,学生就有了更大的练笔空间;因为没  相似文献   

14.
<正>《孙子兵法》是一部优秀的文化典籍,其中的很多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仍都有指导性意义。因此,美国联邦密探国家学院把它作为自己的教材,用来教授来自全球执法部门的管理人员。同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可以在这部优秀的文化典籍中,找到我们的"课堂策"。一、攻心的原则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比作一场战争的话,那么我们就要遵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则——攻心  相似文献   

15.
命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童.(60分) 我们这个时代,水土大量流失,人性也在流失,传统也在流失,许多珍贵的东西都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渐行渐远……对此,推波助澜者有之,惊惶呼吁者有之,无动于衷者有之——有人说,世易时移,我们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也有人说,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总有一些值得传承、应该坚守的东西;还有人说,大浪淘沙乃自然规律,做自己认为对的就行.  相似文献   

16.
很多同学将作文课比作"炼狱",一听写作要求,特别是字数要求更是嘘声一片。即便勉强写出来也是文不对题,不知所云。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呢?一、培养兴趣,让学生对写作乐此不疲(一)多给阳光,多加赞扬三年级学生初涉写作,很关注老师对自己"处女作"的看法。这时如果我们教师可以及时地给学生多点赞扬,多加鼓励,中肯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学生就会充满自豪感,树立起写作的信  相似文献   

17.
习作要求 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可以写听别人或给别人讲故事的情景;可以发挥想象,编个童话或寓言;可以写自己的梦想或希望;也可以把自己关注的人和事写进习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孔夫子教导学生,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本人在学校读书上写作课时,大家总喊没什么好写。于是,老师便引用夫子之言启发我们多见多识,并进一步发挥:“对没有见过的事情就见一见,对没有吃过的东西就尝一尝,这样就有可写的了。”当自己做了老师之后,便也把这一番道理由“子曰”讲到“见一见”“尝一尝”。殊不料,有学生却说:“有些事情我们想见而不能去见,有些东西我们想尝而又无法尝。”马上引起了大家的窃笑和议论。仔细想想,学生讲的也不无道理。对于书本之外的某些事情,不要说学生,就连老师恐怕也是难以见识的。当然,如果…  相似文献   

19.
郭悦琨 《小学生》2016,(4):22-23
我是一个普通的男孩,我可以自由地在作文里倾吐我的心声。说起作文,自我感觉写得还不错(是不是有点自恋?)。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想象较丰富,和社会现实联系较多。我也发表了一些文章,算下来大概100篇左右了。现在上六年级,写的作文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是我写的。我是挺喜欢写作文的,但是在二年级的时候还不会,只能写成"流水账",再往后,我就慢慢能写一些了,到后来文笔就很"熟练"了。我有四个"秘密武器",今天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阅读之趣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什么这书那书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20.
余君 《教书育人》2005,(9):26-26
孔夫子教导学生,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本人在学校读书上写作课时,大家总喊没什么好写。于是,老师便引用夫子之言启发我们多见多识,并进一步发挥:“对没有见过的事情就见一见,对没有吃过的东西就尝一尝,这样就有可写的了。”当自己做了老师之后,便也把这一番道理由“子日”讲到“见一见”“尝一尝”。殊不料,有学生却说:“有些事情我们想见而不能去见,有些东西我们想尝而又无法尝。”马上引起了大家的窃笑和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