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巍 《记者摇篮》2005,(3):45-45
现令报纸之间的营销鏖战空前惨烈。为刺激读者订阅,报纸向你送豆油,我送大米;零售上,你兑奖给彩电,我兑奖给现金,你在电视上宣传,我利用其他媒体反击。打来打去,读者越来越挑剔,报纸之间的“博弈”也没有名符其实的“赢家”,成了名符其实的“负和”游戏。传统的营销理论在此失灵了。  相似文献   

2.
尹蓓 《今传媒》2008,(3):49-50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报纸媒体之间的营销鏖战空前惨烈.为刺激读者订阅,各家报纸想尽一切促销手法来相互竞争,但是读者却越来越挑剔,报纸之间的"博弈"成了名副其实的"负和"游戏.传统的营销理论是不是失灵了?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介绍营销学的基础上,阐述了图书馆营销的起源和发展.图书馆营销组合经历了4Ps、5Ps和7Ps等变化,营销概念也由最初的传统营销发展到后来的关系营销、内部营销、社会营销、网络营销和定制营销等.  相似文献   

4.
"都市拍客彩信大赛",一个以手机媒体为品牌营销手段的创新型活动,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和手机在科技推动下的多元化角色,使得《南方都市报》获得了与掌握在大众手中的手机媒体资源合作的机会.报纸、手机和网络,形成了一个兼具互动性和公信力的"互联网",参赛作品登上报纸版面,满足了大众的梦想,也是对报纸产品功能的创新,实现读者与报纸品牌的深层次互动;赞助企业参与这项活动,赢得更多用户、也深化了品牌形象,真正实现参与者各方共赢.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关系营销理论引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探讨了如何与读者建立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基于服务质量和关系质量理论;提出了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的读者关系营销模式,并从读者体验营销、读者精益化服务、面向读者的服务补救、读者关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读者关系营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晓芳  范高农  杨小红 《传媒》2007,(11):89-90
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发行工作愈来愈被报人所重视,发行营销能力强弱与否成为衡量一家报社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各家报社在发行上"重兵集结",发行市场硝烟弥漫:报纸越来越厚,定价却越来越便宜,甚至出现"0元订报纸,新闻免费看",导致"卖报纸不如卖废报",报贩直接将印出的报纸送收购站的现象;报纸的发行量越来越大,报社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却越来越低甚至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7.
陈欣 《新闻界》2001,(5):36-37
对报纸发行来说,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是其三大主要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发行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细分市场是寻找市场机会的必需手段报业市场,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报纸生产者与读者之间的报纸买卖关系,称之为报纸发行市场。现代报业在经济上基本靠广告支撑,而报纸发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市场细分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乐·史密斯总结市场销售经营…  相似文献   

8.
在报社,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在社会上无人知晓,在报社地位并不高,但权力却不小.他们是新闻报道在接触读者之前重要的评判者,而且他们用版面作出评判,往往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报道接受与否和接受的强度.这就是现代报纸的美术编辑,也可称为版式设计师.他们最重要的职责,简单地说就是"规划版面",他们不仅仅是报纸的"化妆师",更应该是懂得如何营销新闻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刊》2005,(2):29-29
新闻的权威性是媒体持续稳定的新闻质量在受众中形成的一种公信力。它与行政的权威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可能是行政级别高的报纸,但你完全可能是读者并不认同和不愿意阅读的报纸。新闻的权威性强调一张报纸长期总体新闻质量的稳定,即新闻的权威性不是权力赋予的,而是靠一张报纸自身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经过市场检验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学术图书不仅对专业出版社的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其显性和隐性的经济效益也正在逐渐被发掘,本文围绕着学术图书的产品特性、读者特性,运用4Ps营销理论探讨了专业出版社学术图书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1缘起 1996年6月,作为多方式多渠道办馆的一种尝试,我馆与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创办了"电脑图书馆",以专门阅览室的形式,集中收藏新近出版的电脑类图书、期刊、报纸,向读者提供有偿借阅服务.开办伊始,即受到读者的欢迎,不足一月,发展固定读者200余人,短短半年,流通册次高达1.5万.同年11月,因多种原因中止合作,尝试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兴办电脑书刊借阅室.  相似文献   

12.
每到下半年,不少城市的都市报,都会燃起发行大战的硝烟,为突破徘徊不前的发行"瓶颈",在一年一度的发行市场"洗牌"中,切占得更多"蛋糕",不少都市报纸动足脑筋,另辟蹊径,迷信"灰色发行".比较常见的就是"赠物发行",在满大街上的征订点,排着一长溜大桶大桶的色拉油,招徕读者.对于集订大户,更是从送米送酒,发展到送钱送券送家电.  相似文献   

13.
一直都说让我们的报纸贴近读者,而且是强调要“贴近,贴近,再贴近”。那么,贴近读者的切入点在哪呢? 一、贴近,首要克服“疏远”。 “疏远”是一种意识。比如,以往长期存在的“报纸是指导者”的观念,虽说强调了改变,但“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类的报道还是时而见诸报端;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常常不自觉地使用“要求如何”“应该怎样”之类居高临下的口吻等等。  相似文献   

14.
陈永 《中国出版》2012,(16):30-32
学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学报的外部核心关系。目前,大多数学报缺乏足量而稳定的读者群,学报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读者关系营销的目的就是与读者建立、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读者关系营销的中心任务就是营造读者忠诚。为此,学报一是要凸显办刊特色,主动吸引读者;二是要提高刊物质量,赢得读者满意;三是要完善读者服务,促使读者忠诚;四是要建立双向沟通渠道,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王浩 《传媒》2006,(4):57-58
如何构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有许多理论研究涉及,但我通过这几年对报纸的实际运作,想从报纸自身的结构改造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视角提出一种新观点,即"报纸结构论".所谓"报纸结构论",就是报纸的结构决定报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报纸各种构成要素的不同配置和组合,能够产生影响报纸竞争力的"化学反应".报纸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影响报纸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我们从结构层面切入,对报纸竞争力产生影响的结构因素主要是队伍结构、内容结构、读者结构、广告结构.  相似文献   

17.
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行已逐渐被各报社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进行产品定位,需要进行营销策划。从实现报纸的社会效益来说,发行渠道是连接报社与读者的桥梁;从实现报纸的经济效益来说,发行渠道使报纸这种商品得以流通、销售到读者手上。发行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报纸发行渠道执行的功能也就是营销渠道(又称分销渠道,贸易渠道)所从事的工作,执行着把一种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任务。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渠道的现状可用…  相似文献   

18.
当越来越多的读者说"我要的新闻你没有,你做的新闻我不要",当越来越多的新闻人追问读者"你到底想要什么",那就毫无疑问,出问题了. 读者永远都是对的,群众永远都是老师,问题出在媒体和记者身上,该创新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这种表达方式不受国籍、地域、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差别的影响,是真正的最广泛、最大众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实践证明,"图文并重"不仅对增强报纸的感染力、说服力,争取读者有着直接的意义,也是壮大新闻事业,深化报纸新闻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新闻摄影并非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其他文字体裁平起平坐,它们之间只是一种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报纸是一张好报纸?什么样的报纸有看头?搞新闻的人都会说,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然而,有一些报纸只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却忽略了版面的装饰,使报纸出现了"一副好躯体罩着一件破棉袄"的情况,影响了报纸的美感,也降低了读者群的拥有量.因此,无论"日报"还是"晚报",都应在版面上下大功夫,发挥版面的特殊语言功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