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美怀 《课外阅读》2011,(10):361-361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绪。因此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学生拥有“好学、向上、团结、热情”的班集体是我班主任工作的目标。而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因为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打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制能力,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那么怎样营造、构建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呢?  相似文献   

2.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中对班级建设提出的核心要求。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要给予学生自己构想班级的权力,自己开展活动的权力,克服教师越俎代庖,一手包办的弊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者和班级文化氛围熏染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3.
陆一凡 《江苏教育》2022,(79):49-52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失败。如何面对失败,获得持续挑战的勇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正视输赢的过程,是教师进行价值引导的过程,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班主任应通过班级文化环境的营造、主题活动的引领和家校的协同共育,为学生注入“不怕输”的基因,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塑造学生“输得起”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有益于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紧张的学习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班级的学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铸造班级精神”是学风建设的内核,班主任通过日常管理在班级内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建设班级文化”是学风建设的外化,班主任带领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小组”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一、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功能班级舆论关系着班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学校应向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而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团结、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强的后盾。所以,教师要真正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出发,设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这就需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怎样强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笔者就近几年的教育实践,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环境能够造就人,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形成。作为班主任,笔者在带班过程中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健康活泼的班级文化滋养下茁壮成长。我们努力创造“健康、快乐、阳光”的绿色班级文化,以“保护环境”为切入口,创建“向大自然学习,快乐进取,和谐相处”的班级,倡导“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乐观的“青松精神”,鼓励学生逐步形成“葵花向阳”、追求卓越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株洲健坤潇湘高级中学基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采用拓展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内涵,以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培养体系为基本内容,对“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在实践中,学校以班级文化主题为突破口,以班级活动和营造校园教室文化环境氛围为载体,逐步形成“班班有特色,个个能出彩,人人都自信”的班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家,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健全人格形成以及素质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有外在的环境文化,内在的精神文化,夹在中间的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在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氛围,发挥班级功能,提升班级形象,打造班级特色,培养学生健全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以及有效建设策略进行概述,深入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由不同的班级组成的,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进行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熏陶是非常大的,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加强班级的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整个班级的形象得到提升;一个班级的发展不能只靠班主任或者班干部的力量,而是需要每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加强学生自主化的管理能够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健康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1.
刘琰 《现代教育》2014,(6):74-75
通过班级环境建设可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使学生融入健康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不自觉地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技工院校是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在班级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要格外突出专业性,要与企业文化对接,将企业的环境深入到班级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作为和谐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班主任应通过创建特色班级文化环境入手,营造出具有民主、奋进、个性的班级环境,构建和谐班集体,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班级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日益发挥出重大教育能量。班级合作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班级文化为载体。营造班级合作文化。能发展学生智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间的合作是班级合作文化的主体。营造班级合作文化可采取组建精干的班干部队伍和少先队小队、创建和谐的同学关系、开拓学科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及通过课外活动、美化班级教室环境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吉春 《教育文汇》2013,(21):38-39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为此,首先要抓好显性环境建设即班级环境布置;其次要加强隐性文化建设,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古向东 《学周刊C版》2019,(21):170-170
环境能够影响人、教育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设书香班级是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可以从黑板报和墙报建设、图书角建设、班级读书会等多种途径入手,引导学生喜欢阅读,营造利于学生成长的书香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16.
沈晨洁 《海南教育》2014,(18):78-79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形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实现着对学生人格、精神和行为养成的塑造。新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要把一个个顽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少年,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如何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新焦点。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实效的策略是:优化班级制度文化,让每个学生参与制订并用其喜爱的语言呈现;优化班级宣传文化,确立班级主文化,形成班级正气,促进班级管理;优化班级精神文化,和谐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展示,树立自信,形成向心力。对于解决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尴尬的“后进生转化问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问题也许会有帮助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如何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新焦点。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实效的策略是:优化班级制度文化,让每个学生参与制订并用其喜爱的语言呈现;优化班级宣传文化,确立班级主文化,形成班级正气,促进班级管理;优化班级精神文化,和谐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展示,树立自信,形成向心力。对于解决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尴尬的“后进生转化问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问题也许会有帮助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学生是班级的细胞,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德育工作的效果.利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最便利的和最有效的.本文讲述了学校通过对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利用班级集体的教育力量,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在建设班级文化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充分得到展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海英 《阅读与鉴赏》2011,(6):79-79,22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整洁、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和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不仅能够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通过创设优雅美观、整洁文明的班级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积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