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传媒要当好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广惠 《新闻界》2006,(1):29-30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一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二是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是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会必须以诚信道德为基础:民主必须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扬,法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诚信的过程:只有尊重和遵守诚信规则,人们的创造活动得到维护,创造才能得到发挥,社会才充满活力:没有诚信与法治作保护,社会秩序出现混乱,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安定有序也成为空话;唯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能坦然相处,也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诚信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诚信档案是诚信内容的载体和记录,是人们档案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规则意识的综合体现.具体地说,诚信档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如下作用.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这个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的和谐社会里,社会是以人为本,但人也应以社会为本,两者形成双向的辩证的和谐关系。也就是说,社会以人为本构成和谐发展的社会,而社会中的人又要以社会为本,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努力使自己能与社会发展相和谐。档案工作要紧跟时代的节拍,就应培育档案人的良好职业道德,使道德修养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规范,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新闻媒体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闻媒体要确立和谐社会的理念、理想,把握和谐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特征。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当前,新闻媒体尤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通过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宣传、加强和改进先进典型宣传、加强和改进社会热点宣传,实现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政治、精神道德、利益关系层面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是社会的主体,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媒介伦理叙事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范畴,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人,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人的个性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来的又一个奋斗目标.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相协调的社会,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自身的和谐.而教育权利不平等和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凸显问题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赋予了网络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和谐使命,实现网络教育的和谐发展,是网络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所以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人的和谐发展,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作指导,阐述了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内涵和特征,并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读者需求与读者服务的和谐,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和谐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商越 《记者摇篮》2007,(11):31-32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呢?有人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的人认为,新闻舆论监督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今天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传媒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宣传者和促进者;而社会和谐又是新闻传媒的奋斗目标和工作动力;同时,和谐的传媒与和谐的舆论本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担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舆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不可低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关系。新闻传媒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宣传者和促进者;而社会和谐又是新闻传媒的奋斗目标和工作动力;同时,和谐的传媒与和谐的舆论本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理想社会。在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时期,我们各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工作者,如何利用档案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服务。一、档案工作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体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有秩序的生活,必须有法律的约束、政策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在这三种约束中,维系社会最广泛的约束是道德。统治阶级无不运用道德规范来维系和调整社会关系。新闻舆论,必须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导向,把道德导向作为着力点。 1、道德的概念 什么叫道德?道德是人的品质、行为和修养,是调整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看,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从横的方面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  相似文献   

15.
文绪 《新闻传播》2005,(7):12-13
在当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中,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和了解三个关键词: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这三个关键词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得到了国内百姓的一致拥护。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不仅仅需要物质的繁荣,还需要摒弃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出现的种种不稳定因素,调整人自身、人与人之间种种不尽和谐的关系,从人文关怀的立场出发,去赢得民心和民意。本文现就新闻报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图书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使命.本文从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春秀 《新闻界》2005,(5):43-44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中国应该说由来已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讲究施仁政,推仁义,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其核心不外乎也是一个“和”字。所以,“在儒家看来,道德虽然是超功利的,但道德实有极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已物我的和谐.”因此,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个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相处,就成为了中国社会最高的价值标准.当然,我们今天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而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胡锦涛总书记的概括它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为党、政府、人民耳目喉舌的媒体,当然应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媒体应担当起以下责任。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改变了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图书馆如何提供和谐的服务备受关注.通过具体的实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和谐管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健康传播视角看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春妮 《新闻世界》2010,(8):213-214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多,是当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运用健康传播理论,改善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离不开导向正确的舆论监督。然而,在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现在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舆论监督会破坏社会和谐。在一些地方,“控制不和谐的舆论”就成了某些人封锁公众的知情权,压制甚至取消舆论监督的挡箭牌;另一些人则认为:舆论监督没有必要顾及社会和谐。这些认识导致一些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的立场、态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出现偏差,对社会的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