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素芳 《大观周刊》2013,(7):156-156
美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心端正。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渗透美育的重要介体,应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篇章中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李二坤 《大观周刊》2012,(16):230-230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同时学生的发展不能没有美,美在和谐,本人多年一直探讨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的艺术,研究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美。  相似文献   

3.
刘晨 《新闻世界》2013,(11):212-213
美存在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之中。而新闻作品也是人们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审美描述成果。新闻作品是传播信息、记录社会、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表现,在媒介传播中处于优先主导地位。本文从新闻作品形象美的三个角度切入,以典型报刊类新闻作品为例,探究新闻作品的形象美在新闻创作过程中展现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丽 《新闻世界》2013,(7):27-28
【摘要】电视新闻能真实快捷、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它的美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研究电视新闻规律的同时,也要研究它的美学规律,用自己的“新闻眼”去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本文从内容美、形式美、节奏美、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新闻美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美,把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画面充分展示出来,给观众以更多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表情美即表情语言美,包括眼势美(又分调控性眼势美、说明性眼势美)和面势美(又分常态面势美、变化面势美),它在交际活动中具有辅助传递信息、单独交流感情和强化有声语言三大功能。在流通服务中,对图书馆员眼势美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亲切、有神,面势美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友好、和谐。同时,运用表情美还要遵循目的性原则、配合性原则、真诚性原则和美感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谈高校图书馆员的形象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依赖人类社会而存在,它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类社会.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的存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生活的主体,也是美的主体,人既是审美的主体,也是审美的客体,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于客体,美的本质便由此体现.高校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活动的扮演者,是使藏书与读者发生关系的纽带,是使书刊文献资源实现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电视观众也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电视新闻播音的基础是真实、客观、准确,与此同时,它也引领着舆论导向、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可以让受众在其声音、形象与表达中感受到愉悦与美好。虽然电视新闻播音的外在表现手段有限,但其美感却可以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及他们的再创作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声形美、韵律美、意蕴美、风格美。  相似文献   

8.
白志鹏 《大观周刊》2013,(7):138-138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和体验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物、景,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就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体会语文教学中自然美、社 会美、生活美、时代美、语文美。并且还要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美、想象美、表达美,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灵的和谐,切实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好版面,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一般来说,一个好版面有诸多的美点,如结构美、布局美、主题美等,当然,反映人们视觉感官可直接感知的最初冲动是版面形式上的美点,但形式上的美点则蕴涵着编辑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趣,无不反映编辑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所谓最突出的美点,就是最显露的也最能引发人情感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唐代登高诗以感叹人生、忧时伤事为主要内容,感慨、感喟、感怀、感伤为情感基调。唐代文人普遍具有社会关怀、民生关怀,他们的诗作体现出古典诗歌的悲怆美、意境美、音律美,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思想是盛开在人类思想巅峰的鲜花,内涵博大精深,笔者从真、善、新三个角度探讨了马克思著作的思想美。马克思思想之真,在于马克思浩瀚的著作中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马克思思想之善,在于马克思不懈追求人类理想社会,达到了至善境界;马克思著作之新,在于创新是马克思著作的活的灵魂,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给人新感觉,总是迸射出崭新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2.
美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这是一个不争事实。然而,在新闻摄影领域内对美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有了美的存在和追求美就是唯美主义。特别是对于在表现方面,美的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思想是盛开在人类思想巅峰的鲜花,内涵博大精深,笔者从真、善、新三个角度探讨了马克思著作的思想美。马克思思想之真,在于马克思浩瀚的著作中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马克思思想之善,在于马克思不懈追求人类理想社会,达到了至善境界;马克思著作之新,在于创新是马克思著作的活的灵魂,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给人新感觉,总是进射出崭新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4.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只要你留心观察,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皆可发现美。这里不但环境美、书籍美,而且人更美,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有序,因此,我们说图书馆是读者心中美的圣殿。具体说来,图书馆具有建筑设计美、环境绿化美、装饰色彩美、阅读氛围美、文献内容美和馆员精神美等美的特质。●建筑设计美图书馆的造型设计往往都比较新颖别致,很多图书馆的馆舍构成一座城市或是一所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如法国密特朗图书馆外形犹如四本打开的书,其地面部分亮丽通透而又高耸入云,这种空中伸展追求的就是它…  相似文献   

15.
谈图书馆中的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美是主体美与环境美等多种因素的统一。图书馆的主体美,即人员的素质、管理的和谐有序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朗诵艺术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承载着主体和对象的真情实感,是由它们共同参与产生的。朗诵者可以将静态的文字通过再创作,添加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以语言表现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诵会迸发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出魅力四射的艺术形象,给听众展现出一副美好的情景,在各角度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所以朗诵就是听众和朗诵者共同审美的过程。本文主要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探析朗诵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7.
唐英 《当代传播》2006,(6):66-68
马克思不曾系统论述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消费,因为那个时代美的生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社会化。随着文化成为社会商品和消费品,社会精神财富生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生产。而美和美的生产根本上属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物质性和文化性领域。在这个消费时代,作为社会精神生产组成部分的美的生产已空前的专业化了,与之相应,我们的生活也空前的“审美化”起来。和其他任何社会化生产一样,美的生产也有生产和消费两大基本环节。生产是创造,消费是对已有成果的占有和享用。由此,我们可以把美的生产二分为消费式和生产式两种。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采写中,人格美是确定采访对象是否值得报道的首要因素:真实美是人物通讯采写中美学特质的核心.这是选择确定人物通讯采访对象的两个必备的美学特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格美与真实美的契合就是要求记去真实地写一个好人.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很难写出能产生广泛、强烈共鸣的人物报道.因为人格美和真实美在现实中很容易达到,也是采访的基本要求,人物报道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美育与图书馆的结合,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想的实现。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和理论修养。图书馆是读者进行美育的教育基地之一,对读者的美育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美主要蕴涵在形式美、文献美及其服务美之中。  相似文献   

20.
点从几何学上讲,是线与线相碰而成的交点,点不具有大小,只有位置,但在造型上为了做视觉的表现,也就使点有了大小、面积和形态。人类自远古时期,便将点应用到彩陶装饰中,其质朴大方的美深受人们喜爱。时至今日,艺术家和设计家们把它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诸如招贴画设计、书籍杂志设计等等一系列平面设计中。它凝聚了设计家的设计思想,也充分体现了设计家的个性。点的确很美,为美而惊叹之余,我们发现了点的运用有以下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