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整个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传授正确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教学观念的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不同寻常性和标新立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相得益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  相似文献   

3.
夏坤学 《广西教育》2007,(11B):22-22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新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  相似文献   

4.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动力.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笔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教育部组织修订的数学学科教学大纲明确将“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只“传道授业”的教学观念 ,适应时代要求 ,在实践中积极从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探索。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点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 ,通过激励学生探索优化解题过程 ,精心营造创新环境 ,在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思维品质 ,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体验知识的发现与再创造过程 ,激发…  相似文献   

6.
张青松 《考试周刊》2009,(26):106-106
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是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创新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的主体意识,突出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来,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压抑挫伤人的创造潜能和个性的发挥、窒息人的创造意识形成的种种因素,并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要敢于冲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跳出来。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黄敏 《考试周刊》2011,(73):39-39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当调动他们积极的创新兴趣.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必须从更新教学观念着手,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观”,努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扩大语文课的外延,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变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活动,真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确定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目标。(1)教师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观点必须转变: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权威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的观念;从“传统模式”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性教学”的观念。教师有了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就能自觉地围绕“培养创新思维”这个核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丛培智 《现代教育》2003,(14):39-39
数学教学要遵循“数学”规律,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注重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对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笔者作为初中数学教改的一线教师.下面就“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中表现出一个严重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贫乏,尤其是考场作文显得呆板、无新意、无生气。无论题材、构恩、抑或立意,都存在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病根的原因之一是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少教师屈从于升学考试这一指挥棒,“应试”教学观念还根深蒂固。特别是在考试作文评分标准的左右下,平时的作文训练,时常以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否定标新立异。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扼杀了,学生也习惯于写“四平八稳”的文章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以为首要的是教师应从应试的误区中走出来,切实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可以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提高实效的内在动力。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哪些途径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 《天津教育》2000,(11):7-8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不会创新的民族是没希望的民族”。创新教育是一场革命,必须经过教育创新的过程。如何让教育创新过程可行、合理,应研究与培养创新能力相关的诸多因素。   一、 教学观念与创新   我们的教师都是传统教育培养的合格人才,让学生“按部就班”、引导学生“辐合思维”是我们的强项。对发散思维的首创性、灵活性、流畅性理解、运用不很精明,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缺少勇气。其实,现实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强调求异。   教师要做到两点: 1.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气氛 ,营造师生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13.
王斌 《陕西教育》2011,(1):106-106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千篇一律、思维程式化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教师长期运用传统思维模式指导学生写作所致。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创新思维引人写作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强化创新思维的科学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黄华 《职教论坛》2002,(2):19-19
一、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优化教学方法,突出思维训练,把教学过程和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1.注重运用启发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启发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思想政治课内容,设计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启发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直观启发方法,加强“示范”,引入学生“抢答”,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运用设疑…  相似文献   

15.
在新型的课改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显得至关重要,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重要。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培养人才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务必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其实创新思维就是指发明或发现的一种新方式;并用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玉侠 《考试周刊》2009,(28):234-23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创新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学既有可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发展契机.成为学生的发展动力.使创新思维火花光芒四射,又可能使之渐渐熄灭.阻碍甚至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它表现与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得出有价值的、非结论性的新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这不仅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和高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后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生态课堂为学生自由发展、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立足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中学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张青淑 《湖南教育》2005,(20):24-2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它指明了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思维,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众多的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观念,他们认为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有较强的应试能力。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学任务已由“教会学生”转向“…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动手做(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七巧板的组成,会用七巧板拼出一些简单的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