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生态批评传入中国以前,国内有基于传统哲学的《三国演义》“前生态批评”,其视角主要有“整体艺术”、“天人合一”、“中和之美”、“生态和谐”和“天道循环”等五种。新时代下.国内学界提出了新的生态批评原则与规范,接下来的《三国演义》生态批评将在新的原则与规范下展开。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或生态诗学的意义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与文化的深入而显得越发重要,必将在人类文化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生态批评的主要理论意义是对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和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运用生态批评等角度来研究文学,蕴含着世界观的转变、道德规范的延伸以及人类生存概念的拓展。生态批评的特征也只有通过与传统批评的比较,才能够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在背景或环境、心理的探幽以及文本分析的基本视点等方面,生态批评与传统的文学批评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经典读本相继问世:1996年《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2000年《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2002年《环境公正读本:政治、诗学和教育》、2015年《共享地球:国际环境公正读本》以及2017年最新生态批评读本《环境人文学劳特利奇指南》。这些读本收录了当时生态批评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通过研读这五部读本所收录的文章,归纳其共性和特点,探究生态批评最近20年来,各发展阶段的特征,以此揭示从第一阶段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到第二阶段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直至第三阶段以环境人文学为代表的生态批评的演变过程,其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的特征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4.
"译者行为批评"产生于国际译学研究"译者转向"的学理大背景下,其构建经历了对翻译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作为新生的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之一,"译者行为批评"具备系统性、术语性和工具性等理论特性,它从"译者"的行为切入,对翻译文本从语言内到语言外展开综合评价,推动了翻译批评的发展。经过十年的应用实践,学界从不同角度拓展"译者行为批评"研究范畴,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理论本体三方面。后续研究仍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加强研究,尤其是理论本体的研究亟待拓展,以提高理论的解释性和工具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艺理论与批评界出现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拓展学术研究空间的新气象,例如:生态批评走向学术前沿;关于网络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艺理论走向化研究的新动向等,这些都是艺理论界高度关注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即将文艺纳入社会历史中考察,并从中发现规律,解读作品。社会历史批评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批评家柏拉图的“模仿说”,到维柯时期基本成熟,后经斯达尔夫人、丹纳的阐释得到进一步完善,又经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批评家的拓展、延伸,其地位在文学理论界得以完全确立。纵观社会历史批评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批评视角上,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但经济因素缺失;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从单一的社会主体上升为文学与社会互为主体;在方法上,从单纯以社会学的方法解读文艺发展为与其他学科的交互融合。  相似文献   

7.
生态批评紧密联系着人、自然以及艺术、批评三者。为了进一步研究薇拉·凯瑟作品的生态内涵,分析其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中蕴含的生态批评三个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和审美领域的生态诗学原则、对艺术创作领域中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反思。结果表明,薇拉·凯瑟的生态思想和精神在文学创作、审美以及哲学层面均有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定义、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意义等方面概述了在西方新兴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指出生态女性主义将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陈姗姗 《海外英语》2012,(7):277-278,284
约翰·罗斯金的许多作品中都提出了他的生态主张,体现了他的生态关怀。他笔下描写的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具体要素包含了建筑领域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从描写建筑到批判社会对生态的破坏、从忧虑生态环境到关注人性的完整,罗斯金高度融合了对建筑的艺术批评和对人整体和谐发展的关怀。他对于哥特式建筑深层次的思考与当下生态批评有许多相契合之处,也体现了他对人和谐快乐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张珍 《安康学院学报》2018,(2):58-60,90
在二十世纪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对生存环境忧虑的大背景下,生态批评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了绿色批评思潮.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三个方面解读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探讨了战争和社会制度对生态的影响,为人类生态危机现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主义内涵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文章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生态和文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跨学科的良性联系之时,从生态视角进一步探究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美学价值则成为当下研究者积极关注的热点。伴随着研究者对文学生态的关注与思考,生态批评也成为一种时尚化的批评模式,获得评论界的广泛认同和运用,从小说文体开始,扩展到散文、戏剧、诗歌等体裁领域,使得文学批评的发展更具前沿性和不断实现新突破。本文力图以当代诗人陆健的诗歌生态为研究对象,以对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机趣"说的合理性解读为联结点,在李渔和陆健之间建构起一座不同艺术门类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进而阐释陆健诗歌生态的磁力——诗歌机趣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的各个流派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对性别与技术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主要包含这样几方面的内容: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论批评,对科学技术的历史化批评,对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妇女的研究,对科学技术的生态主义批判以及塞伯女性主义对信息技术与网络化的批评等。女性主义的这些探索从理论上说,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女性问题的根源和结症所在;从实践上说,可以帮助解除女性身上的层层枷锁,在高技术时代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4.
生态批评是二十世纪后期至今最有影响的批评范式之一。从生态批评的内涵出发,梳理和分析西方与中国生态批评的演变路径,生态批评具有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和现实批判性。生态批评在人与自然的冲突没有根本性改善前将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生态批评第二阶段继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生态批评之后兴起的批评流派,是生态批评的"红色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绿色化"。它把文学批评放在阶级压迫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把人类、自然、文学、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反对物种歧视和阶级歧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帝国主义,认为这些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其目的是通过文学研究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改变自然和劳动阶级的"他者"和"边缘化"地位,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公正和社会公正意识,建立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实现了批评实践中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融合,提高了生态批评的人学品格,为生态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开辟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老人与海》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详细地阐述了其文化根源,其次分别就生态批评主义对人类精神生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从中揭示了深刻的生态批评主义思想、揭示了人征服自然的严重后果。因此呼吁人类回归到大自然当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生态批评不只是一个文学批评范畴,更是一种文化研究理论。本文试图把当前研究领域中较为分散的生态批评理论归纳为到几个重要的理论视阈中去,以便使读者形成对生态批评理论的整体印象和深入反思的系统视角。这几个理论角度既是生态批评最具创见之处,也是对当下现代人的精神生态和文化生态问题最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它们主要包括:对现代文化领域中人与自然的隔绝和自我封闭进行批判,探询符合自然精神的生态审美原则,追求理论对话中多元宽容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桂永才 《海外英语》2020,(7):180-181,189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作品饱含鲜明的生态批评思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从女性主义批评、形式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等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以他的著名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捕蝶者》《魔法师》为例,深入挖掘小说中蕴含的大量的生态思想,揭示约翰·福尔斯的生态批评旨归:倡导人们弃以自然的征服者到自然的保护者,弃以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启发人们要处理好自己与自然、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危机,实现人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批评是对引发生态危机文化根源的综合文化诊断和文化回应,其试图通过对文学、文化、甚至艺术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研究,发动人类文化的绿色革命,甚至构建生态诗学体系。其内容庞杂,其中,对现有具有生态取向的文艺批评理论的借鉴与绿化也是其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就西方生态批评对巴赫金交往对话理论所蕴含的生态内涵的发掘、对它进行绿色改造的两条可能路径,以期对国内生态批评理论的构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国外关于保罗·马尔登诗歌作品研究的队伍已初具规模,而国内关于马尔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研究对象、热点与批评角度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将国外马尔登研究的优秀成果介绍到国内,开阔研究者的视野,拓宽当代爱尔兰文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