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要讲求“美”。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可以说,语文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致力研究的一切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难教,唯其“难”,才有无限探索的天地,才能激起无限探索的欲望,所以语文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流动的艺术。在此我仅就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规律以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为特征,语文教学艺术则以主观性、个体性、独创性见长;语文教学规律是创造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依据,语文教学艺术则是把语文教学规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桥梁;完整意义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规律与语文教学艺术巧妙结合、辩证统一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郑淑霞 《辅导员》2010,(2):53-53
在语文教坛上跌打滚爬将近十个春秋,曾为这理论那模式亦步亦趋,也曾仗着自己年轻气盛而标新立异。如今坐下来反思,才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浮躁,也才惊醒悟出:自己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的“阅读、积累、写作”才是语文教学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中学语文课选编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适合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它是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文学作品。离开了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像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而无生气。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川帆 《江西教育》2002,(11):23-23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张志公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问题,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怎样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呢?根据语文教改理论,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几点。一、掌握学生心理和创设教学情境结合从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的角度看,他们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度较高,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兴奋与抑制的转化较快,表现在他们难于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他们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妥,对学生不甚了解,批评尺度不当,学生就会对教师失去信任感。…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程永迪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中,也应像其他艺术形成一样讲究“模糊”艺术,并与其他形式配合,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呈现出和谐的美感。模糊,被誉为当代语言的流行色。它要利用语义的不确定性和人们理解的灵活性而创造的一种适应特殊表达需要的艺术语言。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赋予它独特的艺术功能,而教学的艺术性正是语文老师的追求目标。语文教师正是力求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提出了可操作的几点认识:导入和导出的艺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的艺术,课堂节奏的艺术,教学语言的艺术和整体教学风格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许传国  汪伟 《学语文》2011,(6):13-14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喈发展的人。”教育中人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才有了“生本”。才有了语文教学中的“功在语文外”“一切皆语文”的说法和观念。只有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创设一种或者说自然形成的情境。让师生共同沐浴在这种氛围中,从而唤起身心上的感知、体悟、以及灵魂深处的共鸣,才能使教与学两个环节若水般汇融,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学有所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林健美 《陕西教育》2001,(11):36-36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一)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弥儿》)有个性才会产生教育的艺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创造,需要长期不懈地探索和创新。周恩来同志说:“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用跟踪的办法是不能超越别人的。”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是生搬硬套,学习好经验,可能得到坏结果。”这就是说模仿只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艺术既是创造性的教学工作,又要求运用语言、文字、音像、造型等方式方法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艺术也是一种“物态化的审美创造”的特殊形式。语文教学艺术氛围的创造是指笼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敬堂 《学周刊C版》2011,(7):197-197
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就是说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不难看出,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是符合教育学原理的,也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而艺术的魅力往往是与风格联系在一起的。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指出:“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其实,作为艺术高度成熟标志的风格,也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语文作为课堂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语文是一门艺术,通过母语为语言基础而创建。只有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语文灌输新鲜理念,才能够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本文通过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情景教学进行探讨,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都积极追求并希冀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学风格是语文教师遵照语文教学规律创造性教学的成果,是语文教师长期教学经验的个性体现和教学作风的独特表现。同时又是技巧的凝聚、气质的沉淀、风度的升华。美国教育学家珍妮特·沃斯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教师,必具有独特的风格追求。追求之一:真与美的和谐交融科学求真,艺术求美。语文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独特的方式。在反映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上,前者运用抽象思维,后者则运用形象思维。前者的特点是静观冷漠,它以客观世界的真实作用于人…  相似文献   

20.
于洁 《小学生》2010,(11):31-32
l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愈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愈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