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各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科技项目后评估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管理现有评估标准缺乏及结果利用不足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投入产出比进行后评估评级;根据职能要求,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成果管理平台进行设计。以期完善安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管理,并对各省科技计划项目资源配置和管理监督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计划立项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项目创新是衡量科技项目能否立项的核心指标这样的观.最,本文拟以项目创新为取向对科技计划立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俞征鹿  马峥  郭红  王娜  贾佳 《情报杂志》2013,(4):1-5,1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主要的科技资助渠道。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和SCI数据库为基础,从机构、地区、学科、高端论文和零被引率等角度对四类计划或基金项目论文产出和影响力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研究了科技投入和论文产出的时间关系。研究发现,项目资助产出论文质量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合著水平较低;从立项到论文产出成果达到高峰需要经历4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等都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任务部署的重要内容.重大专项和其他科技计划在领域范围和创新链分布上紧密相关,“十一五”项目安排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部分重大专项对其他科技计划提出了一些任务安排需求.两类科技计划的管理文件中提出了做好衔接的要求,但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现实障碍.为实现两类计划的配套实施,建议按照系统设计、统筹协调、全程衔接、定期评估的基本思路,将目标设置、任务部署、已有成果、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作为衔接重点.  相似文献   

5.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分析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参考项目成功的影响因素,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形成评估指标体系,为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与例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市电力公司为例,探讨了后评估的内容、方法、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和信息反馈,为新项目决策和科技投入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提高科技投入效益的目的。同时,对科技成果后评估提高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水平、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编制科技发展规划与计划,提供了科技决策依据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文献著作权资产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技文献著作权评估是对传统评估方法的一种扬弃,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渐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对科技文献著作权作为一种资产的价值量予以尝试性的量化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科技文献著作权评估,然后对评估依据与标准、评估指标体系搭建以及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何海云 《青海科技》2007,14(6):72-74
本文针对国内外科技项目前评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青海省科技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研究项目立项评估和科学技术产业化项目立项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后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发展科技项目特点着手,分析了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后评估的设计、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对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后评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评估方法的研究,从当前我国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评估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当前我国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评估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立军  林鹏 《软科学》2012,26(2):10-12
在分析现有科技成果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关系法的科技成果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计算和谐指数与非和谐指数来综合任意两个评价方案的优先关系,从而确定各方案之间的偏序关系,并通过和谐指数和非和谐指数值构造强弱关系图,运用排序迭代法得出各科技成果方案的最终评价结果。实证分析过程表明该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没有体现出大数据特性的不足,结合大数据思维变化的3个方面,归纳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应突出的特性。从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出发,提出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思路,并从战略保障、运行状态和用户体验3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包括功能指标、技术指标和用户指标在内的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探讨了定量定性指标的度量方法。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多视角的特性,为建设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齐春泽 《现代情报》2012,32(3):76-78,82
利用AHP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运用TOPSIS法计算贴近度,建立高校图书馆网络系统安全评价模型,进行多方案比选。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往研究对象概念界定不清晰、评价标准选择失当以及评价方法局限等问题,从工程科技人才概念的界定入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工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模型的构建基于对15名工程科技人才及领导的访谈与文献调研,包括评价指标的获取、评价内容的阐述与评价标准的设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基于587份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问卷调研,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基于FA-BP模型的大学生信用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信用问题研究多为定性分析,很少运用定量方法建立分析评价模型.在剖析传统信用评级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FA-BP模型对大学生信贷等级进行评价,实现了评价的智能化和自我优化.实证分析获得了较高的预测准确率,表明使用FA-BP模型评价大学生个人信用等级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刘志刚  胡税根  刘静 《科研管理》2011,32(1):105-110
    摘要:全面展开对特定层级、特定部门和特定项目绩效评估的研究和探索,是当前深化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活动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必经阶段和关键环节。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360度反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等方法和工具,构建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级部门为例,通过仅有产出的多目标DE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明该体系适用于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同时运用数量性方法对我国当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存在的指标体系设定、评估主体作用和影响结果因素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规律性的探讨,提出了设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发挥外部评估作用和增强评估结果客观公正性三个方面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尽管当前大海洋生态系项目得以广泛实践,并采用以综合的、基于生态系统的五大模块法(生产力、渔业、生态系统健康、社会经济与治理)来管理与评估大海洋生态系,但尚未形成一套指标体系对其开展管理与评估。本文研究表明,有必要改进原有的大海洋生态系管理与评估模块,即将原有的五大模块法改进为四大模块法(生产力、生态系统健康、社会经济与治理),并在四大模块法的基础上研究构建大海洋生态系管理与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首先探讨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评价要素,以及建立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41所高校1036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总体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为中等,信息意识相对较好,而信息观念与信息伦理一般,信息能力相对较差。评价结果还表明,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与高中时是否学习过如何利用图书馆也有一定联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综合水平有显著差异。评价过程显示,本论文建立的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适用,可操作性较强,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从绿色技术的重要分支领域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出发,研究总结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一套基于专家咨询与标准化评价方法结合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技术先进性、成熟度、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科研水平等指标分析,构建了五级评价等级,为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筛选评价提供支撑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内期刊评价及其方法研究的进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情报科学》2012,(8):1232-1237
从我国期刊评价研究的视角、热点、方法与实践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期刊评价研究的单指标评价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进展,试图理清我国期刊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演进的方向和脉络,以期为期刊评价研究和合理使用期刊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单指标评价方法的创新、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方法提出我国期刊评价研究发展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