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杭州的北山路是一条幸运的街,路的一边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另一边则是渗透了浓厚人文气息的历史建筑群。2004年,连同北山路在内的方圆97.69万平方米的地区被杭州市政府明确为“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加以保护性的整治。在这块区域中,分布着菩提精舍、玛瑙寺、招贤寺、坚匏别墅、静逸别墅、  相似文献   

2.
《山的那一边》是英国战略思想家李德·哈特的一本传世之作。在二战刚结束不久,作者就独辟蹊径,让“山的那一边”的德军将领来叙述与检视二战中的得失成败。也正是因为这样,《山的那一边》有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公元2003年,是农历癸未年。这一年出生的人,肖羊。在我国浩瀚的古籍中,带有“羊”字的典故、成语和神话不少,而且大部分内容至今鲜为人知。现辑录如下,以飨读者。【羊卜】古时西戎以羊占卜。沈括《梦溪笔谈·技艺》:“西戎用羊卜,谓之跋焦,卜师谓之厮乩。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又有先咒粟以食羊,羊食其粟,则自摇其首,乃杀羊,视其五藏(脏),谓之生跋焦。”【羊碑】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襄阳百姓为之建庙立碑。后因用“羊碑”称颂官吏之有惠政于民者。刘孝绰《栖隐寺碑铭》:“…  相似文献   

4.
康健 《北京档案》2016,(1):37-39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叫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寺庙位于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  相似文献   

5.
在本溪,“诚忠山”的名字鲜为人知。“诚忠山”是日本侵略者侵占本溪(当时称本溪湖)时,为其驻扎所在地的一座山所起的名字,意思是日本侵略者虽与日本远隔万水千山,但效忠日本天皇的精神永驻心间。“诚忠山”原名叫顺山子,位于本溪城内,是骆驼岭山脉南麓一座东西走向的小山,位置  相似文献   

6.
“千呼万唤”不可写作“千呼百唤”、“千唤万唤”例:①一个双手抱胸,一个两手插腰,一个扭着身子靠在别人身上,叽叽喳喳谈沦着,任你千呼百唤就是不理。②在两岸同胞千唤万唤之中,台湾当局采取了一些缓和动作,允许书信往来。  相似文献   

7.
《采.写.编》2015,(1):72-72
信阳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三甲。1915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 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 。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  相似文献   

8.
苹果和谷歌一度关系非常好,这两家公司在气质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反固有的东西。苹果的理念是“不同凡响”,谷歌的理念则是“不作恶”,多多少少都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那种狂傲的劲儿。不过,更重要的是,苹果和谷歌,在彼时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微软,或者说,wintel联盟。但“一山不容二虎”,移动领域这座山的利益又实在太大,大到赢家可以控制整个产业,输家就只能沉沦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在嘉峪关市东20里处新城乡的茫茫戈壁滩上,有一个方圆十公里,散布着1800多座坟家的魏晋古墓葬群。在已经发掘的13座墓中,有8座古墓壁上有彩绘壁画砖,共计700多幅,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地下画廊”。这些砖画,是古代民间画匠的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是研究当时河西走廊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珍贵资料。一、牧羊人的偶然发现1971年,嘉峪关市新城乡的两个庄稼人在戈壁滩上放羊。他们坐在一个隆起的沙石滩上,一边看着吃草的羊群,一边聊天,见石堆顶上有一个像老鼠洞的窟窿,便信手用牧羊棍向洞中乱戳,流沙不断地向洞里流淌。…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06,(10X):41-41
杨小楼(1877-1937年)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京剧《青石山》时,扮关平。演周仓的老搭档有事告假,临时由一位别的花脸代替。这位花脸喝了点酒,到上场时,昏头昏脑地登了台,竟忘记带必不可少的道具——胡子。扬小楼一看要坏事,心想要是演员出错,观众喝倒彩可就糟了。灵机一动,临时加了一句台词:“咳!面前站的何人。”饰演周仓的花脸纳闷了,不知怎么回事。“俺是周仓……”这时,演员得做一个动作:理胡子。这一理,把这个演员给吓清醒了,可是心中一转,中说道“……的儿子!”扬小楼接过去说:“咳,要你无用,赶紧下去,唤你爹爹前来!”“领法旨!”那演员赶紧下去戴好了胡子,又上台来了。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对一个地方太熟了,便谈不上好来;而在很多时候,对于生活之地说不上好,则是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太了解了,甚至因为自认的了解和熟络,使有意地淡漠了。对昆明,我的认知就如此。当旅游的高温促成了昆明的快速发展,这座公园般漂亮的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的除了无异于其他城市的高楼大厦,即便在这座城市里仔细地走上一圈,也难在视觉上找到关于这座名城的历史文化,印象中的昆明漂亮了,现代化了,却淡去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春末,一个忽云忽雨的午后,在听官渡区新农村建设的故事时,“顶升后的官渡古镇金刚塔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凝固在一起的螺蛳壳,金刚塔是先人用糯米饭拌泥在螺蛳壳堆上建起来的。”对这个不到两平方公里,却涵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妙湛寺东塔、土主庙、法定寺、文明阁、魁星阁、观音寺、凌云阁、古戏楼、三圣宫、燃灯寺、五谷寺等10多处景观的官渡古镇中心区域,有一种陌生的愧疚,促使我走进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艰辛地跋涉 向着一个个崭新的目标攀登 传播质量是一座山 发行覆盖面是一座山 广告经营空间是一座山 向着崇山峻岭执著地攀登……” 透过剑眉,穿过沉稳,走过1977年刚恢复的那次高考,他执著地投入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3.
德格印经院今昔戴作民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东欧普尤沟的沟口,有座更庆寺。驰名中外的藏文典籍书版宝库──德格印经院,就在这座寺内。德格印经院,全名“吉祥聚慧大法宝库印经院”。院内分藏版库、储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以及佛殿、经堂等。藏版库...  相似文献   

14.
银山寺往事     
正"燕平八景"之一的"银山铁壁"之下,曾经庙宇庵院众多,鼎盛时期僧人、尼姑多达五百余位;灵塔林立,最远建到了北面两道山梁以外。银山寺素有北方佛教圣地之美誉,其盛名堪比江苏镇江的金山寺,故有"南金北银"之说。1941年,银山寺横遭日军兵燹,仅留下了十余座灵塔和口口相传的往事旧闻。铁佛爷腹藏经书很早以前,在那五座大灵塔北侧山  相似文献   

15.
徐鲁 《出版参考》2024,(2):84-85
<正>多年前笔者写过一首小诗《老磨坊》:“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人们要拆掉那座老磨坊。我们远远地站在墙角,又默默地盖一座在童年的心上。好记起许多冬日的傍晚,妈妈从这里唤我们回家添衣裳;好记起许多贫困的日子,伙伴们在这里围成一圈,分吃着妈妈给我们做的,一方小小的温暖的冬米糖。”读张晓玲长篇儿童小说新作《水塔再见》时,很自然地想起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16.
长江南岸的镇江市山水雄奇,景色秀丽,素有“天一下第一江山”之称。城西北的金山原在扬子江心,有“江心一朵芙蓉”的美称,后因长江水流变迁,泥沙淤积,在清道光年间与陆地相接,现已成为陆地山。金山原名氐父山。又名金鳌岭、泽心山等,早在东晋时,山上已建有泽心寺,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在寺内设水陆道场。相传唐代僧人裴头陀在  相似文献   

17.
知识林     
华夏名胜中的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洞天河南济源王屋山,山径险峻,宫观庙宇,星罗棋布,被道家推为‘“天下第一洞天”。天下第一洞湖南冷水江市波月洞。洞内有14厅,各厅千姿百态,景象奇观,洞内有河,河水如镜,真所谓“仙境尘青飓尺分,壶中别有一乾坤。”天下第一寺河南洛阳白马寺,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佛教传入我国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天下第一名刹河南省少林寺,为我国佛教禅宗发祥地。自古以来,少林寺以少林武术闻名中外。在少林寺附近,还有我国最大的塔林。天下第一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建于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现…  相似文献   

18.
院校是一座有着很大潜力的新闻“富矿”,这里人才济济、思想活跃、成果迭出,有挖不尽掏不完的“金银”,只要做个有心人、勤奋人,在这座“富矿”里是可以大有作为,取得较大收获的。  相似文献   

1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祖国有无数名山大川,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风景秀丽的黄山,佛教圣地五台山……无不闻名遐迩。在北京西郊也有一座山,说它是座山,其实只是一座起伏的丘陵,但应了“有仙则名”那句话,因为这里安葬着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知名人士、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等,所以国人皆知。这就是八宝山革命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轶事     
王淼 《湖北档案》2010,(1):75-75
1924年春.康有为一行在浙江乐清雁荡山游玩。当地人赵丹秋前往谒见,康有为不予。次日,赵丹秋漫步灵岩寺,正好康有为一行也在灵岩寺。两人不期而遇。康有为以“人与山争地”为联,向同行人征对。赵丹秋趋前笑道:“‘峰夹云上天’如何?”康有为闻言大喜,连说:“对得好,对得好!”又问:“你是何人?你能吟诗吗?”赵丹秋回答说:“雁荡山地灵人杰,能诗善词者,岂止丹秋一人。”康有为便对赵丹秋说:“寺前梅花盛开.你能吟梅一绝吗?”赵丹秋略加思索,随即吟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