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正苍 《体育教学》2023,(S1):128-130
少儿趣味田径在传统的田径项目基础上进行改编跑、跳、投的规则,通过训练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的目标。学校在实施少儿趣味田径过程中要探索既适合学生全员参与又适合特长学生发展的路径,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前提下,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合作意识,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校的“体育运动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改“学校田径运动会”为“学校体育运动会”我校是一所办在农村的省属重点中学,为市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目前,正在创建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田径基础较好,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地,器材齐备,师资较好,学校田径运动水平较高,在市、县级比赛中一直有较好的表现。长期以来,我校一直举办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从1999年开始,我校教学班增加到74个,学生人数达3658名,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单一田径项目的运动会不能满足全体学生需要,我校对运动会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保留田径项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动中国少儿田径运动健康、安全,快乐地发展.发挥田径的健身功能.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和发掘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积蓄田径后备人才。2010首届全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会10月23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运动会一直以来是作为我国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有关法律和政府部门政策强制规定的。传统的学校运动会长期以来被默认为学校田径运动会或是竞技性球类比赛。虽然从199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每学年至少举行1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到200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  相似文献   

5.
李海燕 《体育教学》2013,(11):79-79
2013年10月26日,“鸟巢杯”全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本次运动会是由中国田径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主办,由田联阳光(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推动中国少儿田径运动健康、安全、快乐地发展,发挥田径的健身功能,提高青少年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和发掘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积蓄田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体教融合是转变理念的战略性决策,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体教融合是将学校体育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旨在解决中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培养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小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发掘地。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体育教师对青少年体育教育乃至整个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从体教融合的八个方面出发,结合中小学办学目标、方式及特点,促进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发展。在体教融合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借助体教融合政策的全方位实施,能够获得发展的契机。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少儿田径运动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国际田联针对少年儿童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手段:改变传统田径教学和运动方式;提供针对少儿的适合的运动器械;改变田径比赛的组织形式和规则等.这些方案也构成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对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北京铁路分局管辖着三十多所铁路中、小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每年都要举行分局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以推动各校田径运动的开展和检查、评价各校体育训练的效果。但我们分局管辖的中小学比较分散,线长点多,各校的规模也大小不一。设在城市规模较大的学校有近两千名学生,四十多个教学班;而设在沿线边远地区规模较小的学校有的不足百名学生,只有三、四个教学班。因此在分局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仅设团体总分的办法就很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小学校平时训练与参加比赛的积极性。从学校管理心理学分析,他们失去了目标期望中的公平感而受到心理挫折,导致了回归现象。原  相似文献   

9.
中学每年都要举办校田径运动会以及参加区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充分显示了它在学校体育项目中的重要地位。怎样抓好中学的田径训练?我校从建校到现在,田径项目一直是学校的传统项目,95年被定为深圳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我校田径队在区、市各类比赛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近几年来在区市保持领先的地位。92、93年连续两年获深圳市中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94年获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95、96年连续两年获得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市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召开体育运动会,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检验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具体措施,长期以来,各级各类中小学每学年或每学期都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内容的体育运动会。然而这种形式的运动会很难适应新时期中小学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由此我们进行了二年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传统校田径运动会的分析   1.项目单一,只限于田径项目,因此大多学校称其为田径运动会。   2.时间进行集中,组织复杂,效果欠佳。   3.内容与教学相脱节,类似铁饼,标枪等项目,初中、小学大纲并未做…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第12届运动会青少部田径(决赛)项目的比赛成绩、前8名运动员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的田径项目的开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项目,进而导致了田径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的文件精神,大力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2016年10月24日,2016"鸟巢杯"全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成功举办。本  相似文献   

13.
田径是运动之母,对于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与身体机能。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传统的田径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积极性。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能够很好地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从而弥补了传统田径教学的不足。因此,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少儿趣味田径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主要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出学生参与少儿趣味田径的兴趣较高,相比传统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2020年9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发展中的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并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来保证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竞技田径项目项群区域性特征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采用快速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7-11届我国全运会各区域田径项目项群的比赛成绩以及男、女子比赛成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项目项群发展极不平衡,各区域竞技实力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有6个地区在不同项群上具备领先优势,山东实力最强,宁夏、青海、湖北、贵州、西藏为我国竞技田径落后区域,而男、女子项目项群区域特征各异。合理利用资源、巩固优势的同时注重项目合理布局;科学发展青少年田径人口,形成合理的田径运动人才梯队;通过跨区域竞技田径人才流动,缩小区域之间差距,是实现我国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第25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本届亚锦赛成绩、奖牌归属情况和获奖牌国家地域分布特点以及中国队田径竞技实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25届亚锦赛创造了多项亚锦赛纪录,亚洲田径竞争格局发生改变,日本队一跃登上榜首,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印度队持续稳中进步,不断挑战中国田径排名,中国在亚洲田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国队整体竞技水平有所下降,尤其在短跑项目上后备人才短缺,田径项目发展不够均衡,仍然存在“阴盛阳衰”现象。并提出提升策略:坚持举国体制的优势,优化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科学统筹田径项目发展,提升田径竞技实力;坚持体教融合,巩固田径后备人才队伍;加强科学化训练,构建科学训练模式;打造高水平智能化田径训练基地,营造优质训练竞赛环境。  相似文献   

17.
徐弛 《中华武术》2021,(1):38-38
优秀的体能是青少年在田径训练和比赛中发挥良好的基础,重视田径体能训练,就是要引导青少年练好田径项目的基本功,明确训练内容,创新科学的训练方法体系,是提高青少年田径项目开展水平的关键。长期教学实践中,田径体能训练应分为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两个层次展开,确保青少年体能储备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探讨了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问题和策略。当前,高校田径教学存在认知定位偏差、教学内容枯燥、考核方式单一、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不足以及课程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包括革新固有观念,肯定田径价值;引入趣味游戏,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授课技能;拓展课外活动,支撑田径教学;设立个性标准,完善评价机制,旨在提高高校田径教学的质量和吸引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推动高校田径教学与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全面素质的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辽宁省第11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田径比赛的成绩进行分析,了解辽宁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现状和水平,通过与十运会成绩的对比找出不足,挖掘优势,并分析其原因,为辽宁省田径代表队备战全国第12届运动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我国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化,规划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全新布局,构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实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以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辈出的发展目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协同理论与体教融合之间的契合性;解读了协同理论视域下体教融合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对体教融合的基础框架进行设计。并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的具体实际以及发展特征提出发展对策:夯实学校体育发展基础,践行“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核心,构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强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