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对CBA联赛球迷产品的开发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球迷产品市场的定位,促进球迷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研究认为:我国球迷产品市场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缺乏专业团队运作、市场创新不足、球迷产品市场定位模糊、核心球迷产品缺乏等诸多问题。新时期开发CBA联赛球迷产品市场,需要对球迷产品进行文化、情感以及差异化定位,做好市场调查,遵循市场规律,引进专业开发人才,组建CBA联赛球迷产品开发团队,紧密结合CBA联赛球迷的情感,开发出能够满足CBA联赛球迷多元化需求的球迷产品。  相似文献   

2.
顺应打造百年足球俱乐部的发展政策以及重点管理无形资产的发展转向,基于球迷视角探究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资产的开发,以破解当前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难题。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基于球迷视角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资产由俱乐部形象、球迷认同和球迷忠诚3个维度构成,其中球队表现、观赛体验、历史底蕴、社会责任感、球迷关系、经营管理是构成俱乐部形象的重要驱动要素。实证结果显示,球迷关于俱乐部形象的认知对球迷忠诚、球迷认同产生了正向驱动作用,球迷认同在俱乐部形象和球迷忠诚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三者之间的驱动关系通过“俱乐部形象—球迷认同—球迷忠诚”这一路径实现。同时,球迷个体差异对俱乐部形象感知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赛事球迷忠诚是联赛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赛事球迷忠诚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以培育CBA赛事球迷忠诚度,促进联赛收益的持续增长。研究认为:CBA赛事球迷忠诚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赛事服务产品质量、赛事球迷价值和赛事球迷满意等因素;CBA赛事球迷忠诚度提升不仅需要确立CBA赛事球迷忠诚营销理念,还需要构建CBA赛事球迷忠诚驱动机制,进一步打造CBA赛事品牌,促进联赛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19,(1):90-96
职业篮球球迷暴力具有典型的社会学意义,不具有个体病理学特征,是球迷带有强力感情依附,与他人进行互动和沟通的交流方式,可分为球迷与球迷、球迷与裁判员、球迷与运动员、球迷与教练员、球迷与保安等五种类型。尽管从"赛场管理"和"职业管理"的角度对规制职业篮球球迷暴力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成效,但缺少对其实践逻辑的阐释。根据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惯习—场域"论对我国职业篮球球迷暴力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惯习是球迷暴力形成的内化图式、篮球场域内构建了球迷暴力的集群行为、篮球场域间提供了球迷暴力的实践空间,建议通过摆脱消极惯习,培养球迷正确的竞争观和得失观;加大法律干预,加强篮球场域的反球迷暴力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实现社会对体育场域的良性影响三个策略来规制我国职业篮球球迷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球迷写歌是许多文艺工作者多年的夙愿,如何写好球迷?如何表达球迷的心声?音乐工作者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然而,好的球迷歌曲还是太少了。《啊,球迷》是从作者创作的三十多首球迷歌曲中选出的一部分,三位作者都是狂热的球迷,他们熟悉球迷的生活,熟悉球迷的感情,《啊,球迷》较好地反映出球迷的风采。作者尽管很少写歌词,然而,为了抒发球迷那火热的情感,为了表达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他们终于奉献出这组球迷的歌。歌词还不够成熟,还显得粗糙、单纯,甚至不像歌。我们热切希望专业、业余音乐工作者批评指正,并为歌词谱曲、演唱,在传唱中再作反复修改,使中国球迷通过这些球迷自己的歌曲表达心声。  相似文献   

6.
十强赛马上就要开战了,各地的球迷将汇聚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球迷都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我们也需要各种特点的球迷,我们需要奔放的北京球迷,有组织、前卫的上海球迷,火爆热情的四川球迷,温和理智的广东球迷,执著的山东球迷,爽快的东道主东北球迷,以及全国其他地方的球迷。但不管是哪个地方,有什么特色,我们都要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各种方言都汇成一句话:“中国队加油!”  相似文献   

7.
球迷骚乱"群体行动逻辑"的社会心理机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球迷骚乱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球迷骚乱"群体行动逻辑"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认为在球迷骚乱群体中,球迷个体与球迷骚乱群体的存在目标、存在属性无关的社会属性已经消失,但其个人的"存在"并没有消失,确证个人的"存在"仍然是左右球迷个体行动的驱动力.球迷骚乱群体中仍然存在着心理竞争,这种心理竞争是球迷骚乱群体中愤怒等情绪得以相互传染、情感得以相互强化的根源.在静态的层面上,球迷个体同时受到生存本能和球迷骚乱群体的原有心理联系的影响;而在动态层面,球迷个体同时受到生存本能和球迷骚乱群体中其他成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256名会员球迷和246名非会员球迷进行消费行为性忠诚度和消费性意向忠诚度两个维度的现场问卷调查。以比较两类球迷的主场比赛消费忠诚度。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主场比赛时会员球迷的行为性忠诚度和意向性忠诚度均显著高于非会员球迷。因此推论会员球迷的主场比赛消费忠诚度高于非会员球迷。认为造成两类球迷主场比赛消费忠诚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源自球迷的经济和情感方面。  相似文献   

9.
球迷的经济文化功能与越轨行为成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迷现象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出现及兴起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球迷的概念、分类,球迷的形成因素,球迷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功能,球迷越轨行为的界定、成因以及预防球迷越轨行为的对策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不仅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且其足球球迷文化也历史悠久。文章对报纸的足球专栏、俱乐部队报、球迷对球队的支持和忠诚、球迷的地域特征、足球暴力和种族歧视等足球球迷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展现了英国丰富多彩的足球球迷文化,同时力求为中国足球球迷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5,(3):50-56
球队认同是球迷研究领域中一个较为成熟的议题,对理解球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梳理球队认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球队认同与球迷生理唤醒、球迷心理健康、球迷忠诚和球迷暴力等方面。其中有研究证实了球队认同与球迷生理唤醒的相关关系;球队认同与球迷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对球迷应对球队成败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包括与球队战略性的联结、偏倚的归因、偏倚的回忆和预测,此外球队认同—社会心理健康模型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球队认同与球迷忠诚、球迷暴力的正相关得到证实,但由于研究立意不同,两方面的研究结果存在着矛盾性。未来研究应明确球队认同的建构方式并与球迷动机的研究紧密结合,考虑球队认同与其它变量对球迷行为的协同影响,改进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最后,在反思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球队认同本土化研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曝光     
《网球》2010,(3):21-21
2010年澳网赛场再次传来球迷滋事的消息。1月18日,在斯特潘内克和卡洛维奇的澳网揭幕战中,捷克和克罗地亚球迷发生冲突,最终,11名球迷被逐出球场。Ⅸ太阳先驱报》摄影记者在对滋事球迷进行拍摄时被扇了一记耳光。20日,在智利名将冈萨雷斯和土耳其球员伊尔汗的比赛中,酗酒的智利球迷点燃了私自携带入场的焰火,最终35名球迷被赶出球场。  相似文献   

13.
球迷狂热的共时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狂热是球迷的象征,造成球迷狂热的现场因素,主要根源于球迷与球队的多边互动关系。当球迷用审美的眼光去观赏比赛时,就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肯定力量;当球迷用功利的眼光专注于比分时,就很容易导致否定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的中英足球球迷文化进行比较,认为:集体认同是球迷产生自我区隔、群体效应以及球迷文化形成的基础;在集体认同视域下英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对骑士精神的继承、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认同以及忠诚的球迷等方面;中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足球场上民族主义和战争隐喻的体现、功利性以及球迷认同的多元性等方面;球迷的情感个体与群体认同程度差异,足球文化的内涵与继承主体差异,球迷文化的倾向性差异,球迷构成的主体和认知差异是中英球迷文化的主要差异。研究进一步认为促进球迷文化的组织化、规范化、提高球迷的集体价值认同和整体素质,发展和繁荣足球文化,促使中国足球文化由过去的模仿、盲从走向自我回归和蜕变,繁荣足球文化产业提高足球文化赋值是未来中国足球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郑芳  徐钊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17-20,26
球迷是体育俱乐部和联赛生存的前提和基础,球迷忠诚可以确保一个稳定的球迷群体,俱乐部品牌形象的建设对于球迷忠诚的培养来说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国内特殊的职业体育背景,运用归纳和演绎逻辑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俱乐部品牌形象测量模型,并提出了一个俱乐部品牌形象与球迷忠诚关系模型,为俱乐部品牌形象的建设和球迷忠诚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广大球迷的支持与帮助下,肯尼士球迷俱乐部越办越红火,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园地“升级”为深受大家喜爱的专栏。肯尼士公司为答谢球迷朋友的厚爱,将给部分优秀读者赠送新年礼物,并提醒球迷朋友注意:有疑问,找肯尼士球迷俱乐部;要交友,找肯尼士球迷俱乐部;想抒情,找肯尼士球迷俱乐部。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新赛季,入驻先农坛体育场的京城又一支甲级新军一北京宽利足球俱乐部,将为京城球迷提供一个好去处──“球迷沙龙”。宽力度乐部将广安门地近的责利宾馆四层辟出300平米的大厅,作为球迷交流、观摩、联谊的活动场所,长期圭天开放,向球迷提供服务。既作为俱乐到球迷会员的基地,同时也对社会各弄球迷开放,并定期邀请队员、教练及各养人立举办与足球、球迷自关的活动,听取热Its\球迷提供新的思路及活动策划。球迷朋友可间不刊来电客询人会事宜。##F9坐侃足球宽利“球迷沙龙”亮相京城  相似文献   

18.
叶婉 《乒乓世界》2014,(8):126-127
巴西世界杯结束后,真球迷、伪球迷们都不用为再熬夜看球松了一口气。而在乒乓球的世界里,却很少有真球迷和伪球迷之分,也许是因为作为国球的乒乓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或者是乒乓球于中国人来说,早已深入人心、融入所有球迷的生活中了。  相似文献   

19.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全世界有着最多的球迷,他们创造出了各种球迷文化,球迷文化是作为主体的的球迷与作为客体的足球运动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实体层面、行为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特殊文化。这些球迷文化或积极或消极,并且总能给球队的成绩带来一些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足球球迷文化与球队成绩是否存在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引导中国球迷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为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和国家队提供良好的球迷文化,促进其水平的提高以及在赛场上的成绩,争取早日实现男足再入世界杯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迷现象是当代中国形成的一个特殊体育文化现象。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以京、沈两地足球迷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当代中国足球迷现象从个体逐步发展到群体、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了中国球迷的崇拜心理和行为、越轨心理和行为之共同特征,论述了中国球迷现象的文化、经济、政治意义。研究认为,足球运动之功能与球迷的需要相契合,形成价值同构,是构成球迷狂热、形成球迷现象的本质原因。研究发现,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球迷骚乱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尽管大多发生在场外,但有向场内转移的倾向,而建立和扶持球迷协会是中国社会对球迷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最佳途径,也是球迷发挥自身作用、寻求社会认可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