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在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继续学习和学业成绩。要保证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成效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包括外在行为的参与和内在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课堂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着两个心理过程 :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 ;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 ,是智力活动 ;后者是情感过程 ,是非智力活动 ,两者密不可分 ,缺一不可。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 ,更取决于学生的学 ,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 ,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各种不良课堂学习心理 ,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发展具…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学生思维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教与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钻研课本知识,更新课堂教学知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巧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前一时段所学进行反思性、小结性回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认同,增进数学发现,丰富学习体会,厚实数学积累,优化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数学课堂学习回顾不应是一个强加的按钮,而应是切合课堂教学需要、合乎课堂学习变化和发展规律地出现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的脚印,使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数学。根据教学实际中回顾的时机和作用等,我认为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7.
张正伟 《学子》2013,(6):16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支配一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课堂效率低下等不足之处日益暴露。在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要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还课堂给学生,学生的课堂学习环节。学生课堂学习是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在不增加教学时间、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从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相关理论研究的倡导和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的趋势等三个层面来看,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习中心课堂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在学习中心课堂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要进行调整,即要从课堂的本体、目的调整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或手段。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和渠道 ,因而课堂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就英语学科而言 ,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运用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的。因此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然要求。一、激活主体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是学会的 ,而不是教会的。学好语言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这是激活课堂的关键。为此 ,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实践机会 ,在操练中巩固 ,实践中掌握 ,运用中提高。激活主体的前提是要面…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当代课堂教学变革的共通取向,实践证明教师影响学生发展要通过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因此,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能单一地依靠课堂中某一要素,要将目标、问题、互动、评价等四个关键要素的整合作为学习活动的脉络,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学习行为特征与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关联,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地舒展生长。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直以来都倡导深度学习课堂,但是在真正执行课堂教学时学生经常存在着"假学习""假参与"现象,使课堂的教与学掺杂"泡沫式"的成分。从课堂的40分钟起抓质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朱媛 《考试周刊》2011,(66):105-106
面对越来越沉闷、低效的高中英语课堂,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和了解,和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之后,作者发现造成高中英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效果差这些现状的一重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了过度焦虑。作者从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课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进行过度学习焦虑调控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邹今倜  周立钧 《教师》2011,(8):104-105
生本课堂一般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着眼学生发展的学科教学课堂。而讨论学习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中的重要方法,是目前课堂教学构建生本课堂的重要手段。现就当前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学习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还给学生精彩的“舞台”,就是把“精彩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追求!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应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奋斗目标。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直接保障是解决好一个“还”字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高波 《中小学电教》2007,(12):122-122
<正>课堂学习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就是在课堂上实现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学习过程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一、课堂学习管理的必要性1.实施课堂学习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课堂学习管理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它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让学生走进  相似文献   

18.
高效课堂是师生双方借助于一定媒介共同打造的,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教师教学力的投入,更需要学生学习力的参与。教学力由备课能力、教案设计能力、课堂组织实施和管理调控能力等要素构成,而学习力则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要素构成,两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共生共长的关系。只有同时提升教师教学力与学生学习力,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目标顺利达成,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数学教育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现阶段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几年来,北京市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通过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实施开放性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实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和课后作业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习收获最大化。一、开放性教学在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的优势从广义上理解,开放性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从更为广阔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高效课堂是师生双方借助于一定媒介共同打造的,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教师教学力的投入,更需要学生学习力的参与。教学力由备课能力、教案设计能力、课堂组织实施和管理调控能力等要素构成,而学习力则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要素构成,两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共生共长的关系。只有同时提升教师教学力与学生学习力,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目标顺利达成,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