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学期我们校级展示课的主题是练习课和复习课,这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一直以来,复习课怎么上?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应该让学生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一直是雾里看花,不甚明了,甚至有老师真的上成了"做习题、讲习题"的"练习课".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网络上涌现出了大量的微课视频,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我们对微课的认识到底有多深刻?微课是否能应用在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微课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能有多大的影响?它是否能够改善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文对以上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微课的解读,使我们对微课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能适当地加入微课,帮助创设英语课堂的情境,也希望通过微课的应用能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当这学期从学校领导口中第一次听到"微课"这个词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问号就这样抖的冒了出来。"微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和我们平时上的可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老师怎样去实践这样的一种课堂呢?学生怎样去接受学习利用微课呢?它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又有什么不同呢?经过接近一个学期的不断摸索、研究、课上实践以及上网学习相关资料,我对微课有了初步只认识和了解。其实"微课"是  相似文献   

4.
何为课象?课象就是课的影子、形象。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大量课象的感知,大量课象的积累,大量课象的内化。那么,我们应当丰富积累哪些课象呢?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又称为慕课,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极大挑战。那么,什么是慕课?慕课和微课有什么样的联系?慕课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及挑战?本文对以上问题逐一探究。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至今,从学生对《品社》课的轻视态度,从教师进行《品社》教学的低效现状,都引发我们教育者的深思:《品社》课究竟该何去何从?《品社》课怎样才能走近学生?《品社》课如何真正使学生的知行统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1引言与背景我们经常说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将平时所学的知识梳理成一个网络结构的过程.但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怎样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结构?数学复习课如何上才能做到不把复习课上成讲授课或练习课?怎样才能做到平衡教学,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复习课也上出精彩?怎样的复习课才能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复习课的有效性和巩固性如何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前,微课已成为一种教育形式进入我们的课堂。怎样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微课的功能?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正>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必要步骤.每章学完之后我们都会采用复习课的形式,对所学内容系统地进行再现,但复习课的现状往往是枯燥乏味,效果甚微.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如何设置复习题?如何使复习课更为有效?这都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一次以复习课为主题的赛课活动,对复习课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在此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慕课风暴席卷全球,如地震海啸般从高等教育狂飙到基础教育。慕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冲击,引发了各种讨论,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观望的,甚至诟病的。慕课能否助推素质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慕课能否深化课程改革?慕课能否翻转中学课堂?慕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慕课是否颠覆了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慕课是帮助了学生学习还是加重了课业负担?……慕课风靡,势不可挡。慕课这一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期望它解决基础教育的所有问题,而应以平常心看待,理性应对。慕课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1.
每星期我们开设一堂学生提问课,在提问课中(指定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章节),教师回答诸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记者招待会”,从学生“提问课”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怎样正确地或错误地在思考问题?怎样沿着正确轨道或错误轨道在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疑难之处?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摘录问题已成习惯,提出问题已属必需,学业成绩大有提高,教师把这种答题课看成是发  相似文献   

12.
我要上学了     
大班末期,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上小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校是什么样的?小学生上什么课?有没有玩的时间?没有新朋友怎么办?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生成了“我要上学了”系列活动。我们带孩子参观了校园环境、小学生半日活动,让孩子们与小学生坐在一起上了一次课,一起参加了课间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师范教育中,我们的声乐是以集体课形式出现的,对于传统的一对一的个别课我们有一定的经验。而对于一对多的集体课如何把握?集体课中声乐的训练标准又是什么?笔者根据自己经验大致归纳为7个字:松、通、扬、立、亮、混、活。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在回答"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廓清围绕语文复习课的模糊认识,即:语文复习课还要不要精彩的导入?要不要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要不要课堂的互动?对于这些问题,广大一线  相似文献   

15.
怎样上好复习课?在复习课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实验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文以《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的复习课为例谈谈我们对复习课教学的处理方式:问题解决牵引知识的梳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6.
(1) 复习前课所学的知识、引入新课: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的物体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振动,为什么我们也能听到它的声音?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示范课、优质课、展示新课程理念的公开课越来越多.然而,反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不禁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如何在"常态课"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使"常态课"教学也能产生与"公开课"一样好的效果,我们该如何去耕种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呢?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往会出现设计不恰当、不充分的现象,会发生意料不到的情况.这时,教师应怎么办?教学之后,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要不要反思、修改教案,以利再战呢?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我们应从教学全程来研究备课.我们认为,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应分三次完成,即"教学设计"三步曲:课前的预想设计--课中的现场设计--课后的反思设计.  相似文献   

19.
会飞的鼻子     
少年宫兴趣班的铃声响过后,老师笑眯眯地走上了讲台,神秘地说:“大家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干什么?”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到这儿来不就是学习怎样写作文吗?难道……”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画鼻子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20.
老师,您总要我们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朗读课。可朗读课有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