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时春 《军事记者》2002,(10):48-49
《战友报》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它是1937年八路军115师344旅在平型关战役后于晋察冀地区平山县郭苏镇创办的,后来随着344旅的转移和发展,又在晋东南、冀鲁豫出版过,1941年停刊。1943年3月20日,《战友报》作为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的机关报再次创办,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共编发了104期。解放战争开始后,从1946年8月11日(第236期)起,到1947年4月底(第307期)止,它受大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之命,为在冀鲁豫战场作战的刘邓野战军(含二纵、三纵、六纵、七纵及后来由冀察热辽归建的一纵)和所有部队服务,成为这张报纸的一段光荣历史。回顾这前后九个月的工作,也是我在战争时期六年报纸工作过程中,最令人难忘,最令人神往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冀鲁豫漫无边际的青纱帐间,曾经穿梭着被命名为“中国哥萨克”的一支队伍。这支部队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挺进冀南平原,诱伏香城固,鏖兵白晋路,激战关家垴,开辟太岳、中条山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1941年8月1日,《冀鲁豫日报》创刊。此报是冀鲁豫抗战爆发初期,山东鲁西党委曾经出版的《鲁西日报》与冀鲁豫区党委出版的《卫河日报》合并创办的。《冀鲁豫日报》创刊后成为中共冀鲁豫区委主办的机关报。陈沂任社长,刘  相似文献   

4.
1938年夏天.为了在冀鲁豫平原开辟、发展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十八集团军总部命令115师344旅代旅长杨得志,率部东进冀鲁豫地区。  相似文献   

5.
李红英 《兰台世界》2012,(25):39-40
1941年7月晋冀鲁豫地区的太北、太岳、冀南、冀鲁豫根据地合并,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619。1942—1943年,边区一带发生百年奇旱,冀南、冀鲁豫、太行的五、六分区普遍歉收。冀鲁豫区有重灾村1050个,轻灾村有580个……30万灾民,已经到饥饿的边缘了。1943、1944年,继大旱之后又发生了空前的蝗灾,波及6个专区32个县[2]243。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本已困难的根据地经济更加恶化,边区进入非常困难时期。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编辑同志: 我和前冀鲁豫日报编辑吴振全同志20年神交,至感亲近,然至今未能一见,常引为憾事。 1944年我20岁,任八路军教导七旅暨冀鲁豫军区五分区敌军工作干事。当时,在开封领导地下工作的李冠卿同志,回荷泽南根据地汇报工作。他说,敌占区人民抗日斗志高昂,在兰封车站群众自发巧夺敌人装运军火的手拉车;在伪省会开封,抗日人民把炸弹和传单,投进敌酋田中的司令部。听后,我把这两件事,以  相似文献   

7.
在我党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拂晓报》,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亲自创办与培育起来的。我有幸在该报工作过几年,虽时隔半个世纪,有些事仍难忘怀……“精神食粮比吃饭要紧” 1938年秋天,新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即将向豫皖苏边敌后挺进,日理万机的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同志首先想到要创办一份报纸。在他的精心策划下,作为支队机关报的《拂晓报》,在部队出征前夕的9月29日,诞生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的一家农舍里。这虽是一张油印小报,而  相似文献   

8.
吴振全 《新闻窗》2015,(2):49-52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冀鲁豫日报任记者编辑,多次随军报道重大战役,都完成了任务,现忆述于下。一1944年8月,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发起了讨伐伪军刘本功战役,这是一次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战役,也是我首次任随军记者报道重大战役。汉奸刘本功,山东济宁人,出身土匪,曾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部手枪旅特务队长,1938年投降日  相似文献   

9.
在鼍鼓声中诞生《人民日报》是在鼍(音托,战鼓)鼓声中诞生的,创刊号上一片战声。头版头条是一条长头新闻,揭露蒋介石玩弄“黄河归故”的阴谋。标题是《国民党当局破坏菏泽协议蓄意放水淹我解放区不顾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图逞内战阴谋中共中央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二版登了四篇关于黄河问题的新闻、文章,包括冀鲁豫人民对蒋介石的抗议、《冀鲁豫日报》社论《坚决实现菏泽协议》的摘要、李庄写的题为《为七百万人民请命》的  相似文献   

10.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11.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继承“全党办报”的传统,组成了一支包括“野战部  相似文献   

12.
《冀鲁豫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鲁豫边区区委机关报,它以特有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动员人民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信心和斗志。由于战争环境恶劣,报纸的印刷和发行工作只得秘密进行。 1942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冀鲁豫日报》设印刷厂一处,厂里有50名工作人员,负责人是报社社长张鲁泉、厂长李华和指导员王坦。当时印刷设备非常陈旧,仅有一台铅字八页印刷机,还是手摇的,所有的铅字盘也只是一套不完整的老五号,排…  相似文献   

13.
裹挟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战友报》由1937年创刊的《抗敌报》延伸而来,之后几易其名,从《抗敌三日刊》到《子弟兵》,从《华北解放军》到1955年10月更名为《战友报》,已经走过了72年的战斗历程。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战友报人经历了浴血沙场的洗礼,迎着新中国和平建设的阳光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军队前进的步伐,续写着我军新闻史上的华彩乐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战友报》,可圈可点的闪光点很多。尤其是在军事训练报道,促进战斗力建设宣传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冀鲁豫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鲁豫边区区委机关报,它以特有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动员人民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信心和斗志.……  相似文献   

15.
在鼍鼓声中诞生《人民日报》是在鼍(音托,战鼓)鼓声中诞生的,创刊号上一片战声。头版头条是一条长头新闻,揭露蒋介石玩弄“黄河归故”的阴谋。标题是《国民党当局破坏菏泽协议蓄意放水淹我解放区不顾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图逞内战阴谋中共中央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二版登了四篇关于黄河问题的新闻、文章,包括冀鲁豫人民对蒋介石的抗议、《冀鲁豫日报》社论《坚决实现菏泽协议》的摘要、李庄写的题为《为七百万人民请命》的文章。一版还登了两条引人注目的新闻:一条的标题是《国民党军结合敌伪高唱备战大举调动屡犯我解放区三个半月大小进攻七百余次》;一条的标题是《豫北形势紧张声中蒋介石到新乡中央社对其活动隐匿不报》。三版登了国民党猛攻我四平街的新闻、刘白羽写的通讯《英勇的四平街保卫战》。“黄河归故”是蒋介石全面内战部署的重要部分。1938年,国民党政府扬言保卫中原,在郑州附近的花  相似文献   

16.
杨柳 《湖南档案》2010,(9):12-16
一九三九年九月,日寇纠集二万多兵力疯狂围剿鲁中等抗日根据地,十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的冀鲁豫支队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电报还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主持此事的是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四大队政委王凤鸣。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九年九月,日寇纠集二万多兵力疯狂围剿鲁中等抗日根据地,十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的冀鲁豫支队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电报还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六年七月,国民党反动派调动了几十万大军,开始向我苏皖边区大举进攻,我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开始了自卫还击战。苏中七战七捷后,我大军北上,苏中南线斗争形势险恶。这时,较具规模的大报奉命北移了,各县先后办起了油印小报。国民党第一百军首先从泰州城出发,向我泰县机关所在地姜埝狂妄反扑,我军给予敌军迎头痛击,制敌人于黄村河以西。于是,泰县县委创办了《自卫报》,后改为《泰县大众》。同时,周围各县报纸,都象雨后春笋地办了起来,甚至连很多区乡和学校也办起厂油印小报。当时,我们看到的油印小报有泰县《自卫报》、《泰县大众》、《靖江大众》、《秦潼报》、《樊川报》、《江都报》、《高邮报》、《宝应》、《战友报》、《前线电讯报》等等县团和地区报纸,随着革命战争形势深入发展。泰县姜南区,蒋垛区,大伦区和许多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军区《战友报》的系列报道《"特战营长"陈国韬印象》(刊于《战友报》200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共4篇),生动刻画出一位富有时代内涵的现代军人形象,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二等奖。报道的独到之处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0.
吴兰 《北京档案》2005,(9):38-39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冀察边境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2月中旬,晋察冀军区派邓华所属第3团挺进平西,创建根据地.3月底,在东斋堂村成立了平郊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宛平县政府.5月,八路军第120师宋时轮支队到斋堂川与邓华支队汇合,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7月上旬,四纵受命挺进冀东,配合发动了震撼华北的冀东大暴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