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直线的斜率讨论理想气体直线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吸放热的情况 ,并将其结果应用于P -V图上理想气体任意过程吸放热的讨论 ,避免了理想气体任意过程吸放热计算中错误的出现 .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吸放热发生转换的准静态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吸放热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直线的斜率讨论理想气体直线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吸收热的情况,并将其结果应用于P-V图上理想气体任意过程吸放热的讨论,避免了理想气体任意过程吸放热计算中错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从微元过程和宏观过程的角度,对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的吸、放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范德华尔斯气体直线过程的温度函数和熵函数出发 ,采用数学求近似值法 ,确定范德华尔斯气体直线过程中温度最高点和吸放热转换点的状态参量 ,讨论温度的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曲线斜率的大小,讨论如何判断一般热力学过程吸放热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曲线斜率的大小,讨论如何判断一般热力学过程吸放热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直线过程的吸热放热问题时,其关键是怎样确定该过程中吸放热转折点的位置。本文阐述了最高温度点并不是吸放热转折点的原因,并给出了如何寻找吸放热转折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范德华尔期气体直线过程的温度函数和熵函数出发,采用数学求近代值法,确定范德华尔斯气体直线过程中温度最高点和吸放势转换点的状态参量,讨论温度的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文献[1]中作者关于吸放热的转换点的认识提出商榷,并就如何确定吸放热的转换点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利用等温曲线和绝热曲线,通过解析方法讨论了理想气体直线过程温度的变化.吸放热的转换以及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对理想气体经历准静态过程吸、放热问题的判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指出了在某一过程中热量的正、负可能会发生多次变化 ,并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判断过程热量正、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理想气体经历准静态过程吸、放热问题的判断判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指出了在某一过程中热量的正、负可能会发生多次变化,并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判断过程热量正、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热力学方法和拉格朗日乘数法分别计算出范氏气体任意过程中吸放热转变点的体积,从而确定在任意过程中吸放热转变点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普物热学部分的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教学中学生易错的一个问题出发,对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曲线上各段的吸、放热情况的判定作了分析,得到判定一个系统的宏观变化过程吸放热情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世华 《物理教师》2014,(10):63-64
理想气体特殊过程的吸、放热问题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对于一般过程却很少谈到,尤其对于一个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吸热部分和放热部分.本文从一个一般的求解理想气体热机循环效率的问题出发,采用了常规的解法,并讨论了该解法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该过程吸、放热量的转换点,从而引出如何求解类似问题的正确解法.  相似文献   

17.
对气体的三个输运系数公式进行了修正,所得结果有效地减小了理论估算值和实验测量值的相对偏差,其中黏性系数的修正公式和比较精确的理论推导结果几乎相同。除此之外,还对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中吸放热过渡点求解方法以及自动热传递过程中系统吸热计算公式给予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8.
物态变化的种类比较多,并且涉及到热量的吸收和释放问题,同学们刚开始对能量的转移不是很熟悉,对能量的转移方向较难判断准确。因此,巧记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是学好物态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比热教学的困难 众所周知,物质的热学性质主要由物质的比热来表示,物体间传热前后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物体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放热量多少的计算等等都依赖于物质的比热.  相似文献   

20.
理想气体直线过程AB的吸放热转换点N,在P-V图上是AB过程所在轴线与P、V两轴线交点间的有向线段DC的内分点,且分DC为两有向线段的比值为γ,即DN/NC=γ,同时N点的状态参量可用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求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