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参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上谕档》、《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及国家图书馆馆藏《莱阳县志》、《清仁宗睿皇帝实录》钞本等第一手材料,首次梳理了清代山东廉吏初彭龄的政治生涯。初彭龄曾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官,在清代社会转型期,官场腐败迭出,他却力图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作风,为濒临危机的朝政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2.
<正>寒窗七载,辛勤耕耘,精雕细刻,至1992年底,怀化地区志界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新志书有《黔阳县志》、《沅陵县志》、《新晃县志》等3部县志和地级专业志《税务志》、《军事志》、《交通志》、《金融志》、《档案志》、《财政志》、《环境保护志》及上百部县志专业志。这批志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区修志工作初战告捷,进入了收获的黄金季节。如《沅陵县志》、《黔阳县志》、《新晃县志》于1993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志书一等奖,其它专业志也均被推荐参加1992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地方志成果展览,并均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明清以来张掖地方志《重刊甘镇志》、《甘州府志》、《山丹县志》、《创修民乐县志》、《东乐县志》、《创修临泽县志》、《新纂高台县志》、《新修张掖县志》的研究,探讨了张掖龙王庙的分布与数量;碑刻与龙王信仰;民间祭祀龙王活动;分析了张掖龙王信仰产生的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认为龙王信仰中包含的生态保护思想与张掖民间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它们对于今天祁连山、黑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方志今议》是黎锦熙在方志学方面最杰出的代表作,对指导《同官方言谣谚志》、《宜川县志》、《洛川县志》、《黄陵县志》等地方志的编写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今天编修省志、市志和县志,仍有现实的参考意义。剖析了《方志今议》的学术价值及黎锦熙的学养功力,以期更好地理解民国方志学和一代大师的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吴晶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10-11,86
史梦兰是清代中后期京东的著名人物,编有《乐亭县志》《永平府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四大方志。文章拟从方志的性质、方志的作用、修志的原则、修志的体例与方法四个方面,对其方志思想进行研究,以期对现代方志编纂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6.
记载大连地区的地方志有:《大连要览》、《南金乡土志》、《金州志纂修稿》、《复州乡土志》、《复县志略》、《庄河乡土志》、《庄河厅志》、民国《庄河县志》和伪满《庄河县志》,这在大连地区的文化历史资料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编纂概况 方志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和发展,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宋以前的方志,是以图经为主,逐步向方志演变的时期;第二,宋元时期朝廷下令设九域图志局,并统一方志内容、体制,是方志日臻完备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编纂有《浑源州记》、《应州记》、《浑源州图经》、《应州图经》、《云中图经》、《朔州志》等;第三,明清时朝廷多次下令编修志书,并制定统一体例,是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纂有《浑源州志》(7次)、《应州志》(6次)、《朔州志》(8次)、《云中郡志》(3次)、《大同府志》(6次)、《朔平府志》(1次)、《大同县志》(3次)、《阳高县志》(1次)、《天镇县志》(4次)、《广灵县志》(5次)、《左云县志》(3次)、《右玉县志》(1次)、《怀仁县志》(5次)、《灵丘县志》(4次)、《马邑县志》(5次)、《山阴县志》(2次)、《平鲁县志》(1次)、《浑源县志》(1次),以及其它专志8次;第四,辛  相似文献   

8.
四川、重庆地方文献极其丰富,《中国地方志集成》即著录了《四川府县志辑》70册、《重庆府县志辑》35册,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主要利用《(嘉靖)四川总志》《(嘉靖)潼川志》《(乾隆)射洪县志》《(道光)蓬溪县志》《(光绪)彭水县志》《巴蜀禅灯录》等书共辑得宋代佚诗69首(包括37则断句),补充作者35人。  相似文献   

9.
徐渭,明代著名文人,工诗文,著述颇丰,今人已将其现存作品辑成《徐渭集》,堪称完备,然尚有遗珠。笔者从光绪《富阳县志》、万历《会稽县志》等文献中辑得徐渭佚诗1首、佚文4篇、异文1篇,对研究其思想、创作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贾恩绂字佩卿(1866年—1948年),河北盐山县常金乡贾金庄人。为河北著名的方志学者和教育家。一生著述很多,尤以方志最多。有《盐山新志》,《定县县志》,《河间县志》,《南宫县志》(以上四种已刊);《枣强县志》脱稿未刊;《直隶通志》(未刊)和《河北通志》。其中《盐山新志》为时人推崇,是其方志的代表作。《盐山新志》材料翔实,体例简洁、分析清楚,见解颇有新意。书中所阐述的修志观点现在仍值得方志界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国《蓬溪县志》、《通化县志》和《万源县志》的编修时间虽然都不是很早,但三部志书中所辑录的部分诗文作品现在则不易得见了。其中,樊宗源《咏古》、宫润章《诵六朝诗》、冉景贤《竹林七贤论》等三组有关六朝文学的评论作品,尽管没有提出十分新异的见解,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开拓我们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角度。因此,这些隐藏在方志中的非主流文学评论资料,是完全应该作为对主流文学评论的重要补充,而受到评论界的重视的。  相似文献   

12.
《长乐县志》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长乐一地的历史文化面貌。县志中关于当地民间抵抗海寇的记载可以补充正史史料的不足,民风民俗的叙述可以展示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而地区时代沿革的描述则能够体现当地的历史变迁。从整体上来研究《长乐县志》的史料价值,一方面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志乃史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肥桃独产于山东省肥城县境内 ,以其个体大、形体美、味甘甜和营养丰富等特点 ,蜚声中外 ,被誉为“群桃之冠”。1 桃史探源肥城桃究竟源于何时 ,传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史籍有所记述。 1 583年的《肥城县志》载 :“果亦多品 ,惟桃最著名。”1 72 6年的《山东通志》载 :“桃产肥城者佳。”1 90 4年清末的最后一部《肥城乡土志》中这样记载 :“惟桃最著名 ,近来东西洋诸国莫不知有肥桃者……。”这时的肥桃不仅驰名国内 ,而且蜚声国外了。1 932年 1 2月《中国实业志》载 :“肥城之桃、莱阳之梨、鲁西一带之西瓜、烟台之苹果及葡萄 ,尤蜚声于…  相似文献   

14.
《嘉山县志》是嘉山县设治以来首部志书,汪雨相担任安徽通志馆嘉山县采访员期间编撰。1930年9月,安徽通志馆成立,继而组建修志班子,建立编纂队伍,遴选采访员,搜采各县志材,编纂《安徽通志》。1933年2月,汪雨相受聘担任安徽通志馆嘉山县采访员,对新设治的嘉山县志材进行采访与整理,他以此搜采工作为基础,将实地调查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撰写出嘉山县历史上第一部《嘉山县志》初稿。汪雨相的方志手稿今属两地,《嘉山县金石概要》誊录稿今藏安庆市图书馆,《嘉山县志》初稿捐献嘉山县人民政府,现藏滁州市档案馆。汪雨相的方志手稿是非常珍贵的文献和文物资料,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汪雨相辉煌的人生经历、研究安徽通志馆以及嘉山县历史地理、风土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光绪《灵宝县志》是光绪二年付梓问世的,是历史上《灵宝县志》中卷数最多、内容最翔实的,它突出的特点和价值是凡例严格、图表详细、资料翔实等,但也有资料取舍不当、篇目归属不当等不足,但它仍不失为一部方志佳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特点、价值,特别是历史地理价值,此外并指出其瑕疵,来阐述光绪《灵宝县志》是“玉中有瑕,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16.
杨深秀和杨较田父子与《闻喜县志》的纂修有着不解之缘。杨深秀主持了光绪五年《闻喜县志》的纂修。其子杨祓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民国七年《闻喜县志》的续修。全志体例完备,正文之外,辅以序、表、考及附录等多种编纂形式。小序发凡起例,提纲挈领;史表经纬相牵,一览了然;史考详密精深,广征博引;附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五体配合,详略得当,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闻喜的社会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素重孝道,孝子故事颇多。《儒林外史》中有郭孝子寻父一节,时贤多考其本事乃《啬生文集》之胡孝子。近有学者认为《型世言》卷九所记王原事当是其本事。通过对《明史》、《续藏书》、《文安县志》、《国朝献徵录》等著述细细勘别,认为,《文安县志》所载纪常《王孝子传》作为本事才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素重孝道,孝子故事颇多。《儒林外史》中有郭孝子寻父一节,时贤多考其本事乃《啬生文集》之胡孝子。近有学者认为《型世言》卷九所记王原事当是其本事。文章通过对《明史》、《续藏书》、《文安县志》、《国朝献徵录》等著述细细勘别,结论认为,《文安县志》所载纪常《王孝子传》作为本事才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9.
二、关于"宋玉是否是钟祥人"与"宋玉到未到过钟祥"的讨论 近当代钟祥本土学者力主"宋玉为钟祥人"之说,其论辩主要见于民国版《钟祥县志》和1990版《钟祥县志》,兹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会县志》(新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人物传介绍陈白沙弟子区越:“他善撰诗文,诗风清逸刚健,著有《见泉诗集》十卷。”(《新会县志》第1123页)笔者以为有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