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兵家是我国古代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作为先秦兵家军事理论的指导思想,先秦兵家义利观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功利原则、权谋之道和仁义之道等方面对先秦兵家义利观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先秦兵家义利观,对于我们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义利观的时代内涵、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大学生义利观教育三个方面都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3.
儒家义利观的中心思想是重义轻利,墨家则提出"贵义兴利"的观点。儒墨两家对义利观问题的认识有区别也有共同之处,两家观点对构建当今和谐社会,形成弘扬社会主义义利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义、利在中国哲学史、伦理思想史上是一对极其重要的范畴,先秦儒家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义利观,然而很多人对先泰儒家的义利观存有或多或少的误解,因此,正确理解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对于现代义利观的构建、人们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义利观对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和求富疾贫是人的天性,要求在求利时摆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主张平均、平等的思想.以现代的新视角来审视孔子的义利观,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性关键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义利观问题。为了探索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大课题,如何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我们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有关内容做了初步研究。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主要内涵,学校进行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必要性,当前中学生的义利价值取向分析以及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对策等问题做一探讨。一、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认识l.义利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7.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孔子义利观的基本特征是“义先利后,义利统一”。以此着手,寻绎人类社会义利观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对构建当今现代崭新的义利观,开展道德和思想文化建设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义利观与当代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孔子义利观的基本特征是“义先利后,义利统一”.以此着手,寻绎人类社会义利观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对构建当今现代崭新的义利观,开展道德和思想文化建设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是传统义利观的源头活水,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对这笔遗产认真加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孔子的重义轻利、义然后取,孟子的舍生取义、去利怀义和荀子的先义后利、义利并举的思想,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分析儒家义利观的精华与糟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生态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始终坚持五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以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价值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社会和谐的观点是他们在自己的学说中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论证了的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着丰富伦理内涵与明确道德价值指向的概念: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谐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这种发展理念的核心与灵魂是"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理性,和谐社会强调共享与共识,其本质则在于"和而不同";作为一种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实践追求,道德建设不但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而且还指明了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方式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坚持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要实现的和谐社会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完全消除矛盾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也必然存在矛盾,但诸多的矛盾都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加以化解。国家强制力的理性构建必须明确这样的基本理念,才可能真正促进优良的法律治理文化的形成。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而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当前基层社会对和谐社会构建尤为迫切,这就要求基层政府职能转型,把和谐理念积极应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使基层社会的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成果。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和谐作为一种美学概念,它普遍存在于文化艺术、工艺制造、工程建筑、自然生态中。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学概念,普遍存在于家庭关系、社会发展、国家与地区的关系中。中外思想家的和谐学说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原料与理论准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两种和谐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关注三项基本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导引政治方向、提供政治动力、营造制度环境、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元素,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源头,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儒家耕读传家的思想及其教化实践,既体现了中国优良的家庭美德,又维护了社会家庭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其中包含的以勤劳俭朴、勇毅刚强、知书达理、和衷共济为主要内容的耕读文化具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对我国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发掘和清理。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要建设和谐校园一定要明确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