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男子四人组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全能和第一套、第二套三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指导思想正确。今年一月会议上,确定参加第四届技巧杯赛在技术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新、难、稳、美。我队男四组根据此次会议精神,首先确定了主攻方向,即在最能体现男四的力量与配合的第一套上来个改革。打破立柱上历来只有尖子一人做动作的常规,设想出立柱尖子  相似文献   

2.
前言创新是体育运动发展的生命。也是技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几年来在观看国内外比赛中发现,在女子三人立柱(以下简称女三)第一套静止平衡造型中,国内外各队所采用的造型架子,大多还是“马步”、“弓步”或肩站肩的“立柱”架子。这说明女三动作变化还不多,还没有完成摆脱男四组架的痕迹。我们认为“女三”项目应有自己的特点。自一九八○年开始,我们对女三第一套中的静止平衡造型动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通过反复试验,先后创造了“双桥高腿倒立”、“牵引高腿劈叉倒立”、“弓步腰上双重倒立”、“女三立柱双重倒立”等新难动作(图1、2、3、4),这些  相似文献   

3.
“四人立柱”式造型目前在国内、外是一种比较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被看作是衡量四人项目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力量和技巧的集中表现。安徽技巧队一九七六年冬训中,在国内既无先例又无资料的情况下,开始向“四人立柱”式造型冲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这一动作在七七年九月长沙全国比赛中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当时只能完成普通结构式造型的落后局面,突破了“四人立柱”的难关。时隔数月,即一九七八年五月份在重庆的全国比赛中,竟有四个队完成了“四人立柱”式造型动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4日——7日在瑞士维德诺举行的第三届技巧世界杯赛中,我国选手林远向、何继东、陈铁和梁建坤夺得了男子四人项目比赛全能冠军和第一套动作冠军,刘英媚、蔡玉和冯艳芳获得女子三人全能冠军,印武和曾建华获得女子双人第二套动作冠军,另外还取得了七枚银牌和八枚铜牌,打破了苏联多年来垄断金牌的局面,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他们的高难动作和精湛表演,轰动了数以万计的瑞士观众,在国际技坛上崭露头角。这里介绍的是我国选手林远向、何继东、陈铁和梁建坤完成的男子四人第一套  相似文献   

5.
在技巧运动中,男子四人动作,近年来发展很快。如“静力”动作的造型,就有普通结构式、过渡式、立柱式等三种造型,其中立柱式造型是较难的一种,它在我国技巧运动中刚问世不久。而这一动作,四个人依次站肩立成柱,有六米来高,可控距离在20公分左右,上面活动范围在5度之内,下面人承受重量在180公斤左右,最终图案是四人立柱头上单臂慢起倒立,或单臂侧水平倒立。在国内,我们安徽技巧队是第一个尝试四人立柱动作的队,在一无资料,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教训,我队终于在第四届全运会上获得了男子四人第一名,为我省争得了一块金牌,今年五月份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技巧冠军赛中,我队男子四人又夺得了第一名。但是我们知道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  相似文献   

6.
一、集体项目第一套动作的发展情况(一)第一套动作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近年来发展速度快。(2)男四造型架子仍以立柱,灯笼架为主。女三架子形式繁多。(3)“上”由单一动作向过渡式变化发展。(4)专项动作打破只有“上”人做动作的常规,已向中间人发展动作(例:江西的男四,中间人做后屈体动作。四川队女三的“下”做立柱滑叉动作。)  相似文献   

7.
男子四人项目比赛在我国是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开始的,近年来技术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动作难度不断增大,对裁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根据国际技巧规则的精神,把男子四人项目难度动作的分类及评分作一介绍,供同志们学习时参考。一一、第一套难度动作的分类规则中对男四第一套的专门要求: 由三种方案中选一种①9.0和9.0分分值以上的罗汉造型。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目的1.男四是我国技巧优势项目,曾在世界性比赛中获得十枚金牌。回顾历史,总结成功经验,看发展,找关键因素。2.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男四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方法和对象1.观看80年以来,我国男四参加世界性技巧比赛和国际比赛的电影、录象、技巧资料。2.以苏联男四参加世界性比赛和每年主办的伏尔科夫国际技巧邀请赛为窗口,了解苏联国内实力最强的A、B、C、D四个组的难度以及发展动态。3.对我国男四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前言“男子四人”项目是我国技巧运动的优势项目,从1980年到1990年间,共参加了11次世界大赛,与苏联队“男四”角逐10次,共获金牌11枚,苏联获20枚,特别从1987年以来我国在第一套连续四年争得冠军,第二套获一次,全能分别由四川、江苏获得二次冠军。我国技巧界已提出在九十年代要成为世界技巧三强之首。近二年来,我国团体总分超过了保加利亚,位居第二,与苏联还有一定距离。“男四”项目无凝是我国技巧运动的强项,但当前的实力处在什么位置上?如何继续发挥优势?剖析现状,研究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技巧运动的罗汉造型,在难度上有了飞速发展,在造型架子方面冲破了传统做法,创造了立体化的立柱式造型。技巧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裁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裁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技巧运动的发展,希望加强这方面的讨论。现就国内外比赛中常见的“男四”罗汉造型的难度及计算方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一、常见“罗汉造型”的难度我国男子四人罗汉造型,形态丰富多彩,难度更高。根据“上面人”完成的动作形态,目前常见于比赛的可分为:直角支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1月28—30日,在匈牙利达佩斯举行的国际花样滑冰邀请赛中,我国运动员许兆晓在自由滑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四种三周跳,全套动作完美、流畅,最后以1.4分的总分战胜了各国选手,获得了本届邀请赛的冠军,为我国花样滑冰运动争得了第一枚国际比赛的金牌。这标志着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在向世界高峰攀登的征途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男子四人第一套静力造型,历年在全国比赛中发生争论,争论的中心是:到底“立柱”架子好还是“灯笼”架子好?在裁判工作中认识也不统一,造成打分拉不开距离。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应该放在以下两个基点上来认识: 一、要把我国男子四人搞上去,用“灯笼”架子行不行? 二、面对强手苏联,如何使我国男子四人第一套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3.
屈体后空翻三周是技巧运动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1981年世界杯技巧比赛中,苏联运动员拉少林第一次完成了这个动作,但质量并不理想。1982年在伦敦举行的世界技巧锦标赛中,拉少林用“挺二周挂小翻接团三周”来参加比赛,虽然难度值提高了,但单个动作的难度却降低了。“屈三周”之所以很少被用来比赛,这主要是难度太高,高质量地完成这一动作的把握性不大的缘故。我国男单第二套有“1080旋”,难度上占了优势;但第一套只能完成  相似文献   

14.
1989年全国技巧锦标赛(第一阶段)于5月19日——21日在合肥举行,有七个队参赛。经过三天七场比赛,分别获得全能一至七名的是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州、辽宁、上海。与去年10月锦标赛比减少了广西、四川、云南三个队。与1987年全运会预赛比减少了五个队。经过六运会后的调整。全国“男四”队伍尚未达到全盛时期水平。在1988年12月举行的第八届技巧世锦赛上,我国江苏队获得全能和第一套二枚金牌的优异成绩。但国内历时多年的江苏、广西、四川、  相似文献   

15.
岳岩 《游泳》2000,(3):11-11
第六届亚洲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比赛于2000年3月28日至29日在韩国釜山举行。比赛项目是单人和双人的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 ,金牌的争夺主要在中、日、韩三国之间进行。此次花样游泳比赛我国勇夺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上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 ,实现了我国花样游泳几代人“冲出亚洲”的夙愿。韩国为准备这次比赛作了精心安排。他们选派的金敏真、张迎姬和于那美都是韩国最好的选手。日本也选派了以藤丸三千代为主力的优秀选手。花样游泳比赛最先开始 ,首枚金牌争夺早在开赛之前就已展开。28日比赛开始 ,在上午的单人…  相似文献   

16.
1980年9月我国首次参加了在波兹南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技巧锦标赛,我国运动员获得十一枚铜牌。时隔一年,1981年9月我国在瑞士维德诺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技巧赛上,一举夺得四枚金牌、七枚银牌、八枚铜牌。1982年我国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五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中,取得金牌一枚,银牌五枚,铜牌六枚。1983年10月在美国塞达拉皮兹举行的世界杯技巧赛中,我国运动员以难新动作和顽强拼搏精神,夺得全部七个项目21枚金牌中的10枚,为祖国争了光。中国技巧运动员以其卓越的表演和优异的成绩使世界技坛为  相似文献   

17.
第9届世界杯技巧比赛于1993年9月30—10月3日在保加利亚的索非亚举行,中国技巧健儿以其精湛的技艺夺得了21枚金牌中的13枚及4枚银牌、3枚铜牌,首次在世界技巧大赛上获得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两个第一。为此揭开了中国技巧史上新的一页,实现了我国几代技巧工作者的宿愿,也提前实现了中国技巧要在90年代  相似文献   

18.
对于男子四人第一套(静力造型),历年在全国比赛中发生争论。争论的中心是:到底“立柱”架子好还是“灯笼”架子好?在裁判工作中认识也不统一,造成打分拉不开距离。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应放在以下两个基点上来认识: 一、要把我国男子四人搞上去,用“灯笼”架子行不行?  相似文献   

19.
前言 福建技巧队素以男双项目见长,自1988年夺取世界冠军到1994年,已是重大世界技巧比赛男双项目的“七连冠”共获17枚金牌。今年(1995年)的全国技巧锦标赛,福建二队男双李仁杰和宋敏以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难度,包揽了该项目的三枚金牌。那么,他们能否在将来的世界大赛上立稳脚跟,继续保持我国男双的优势,实现福建男双在重大世界比赛的“八连冠”九连冠乃是“十连冠”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对一队和二队的一些情况和比赛表现进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莫斯科新闻杯和里加杯国际体操邀请赛是由苏联主办的传统性比赛,苏联把它当作锻炼新手的擂台。一些年轻的运动员象比洛泽尔采夫、尤尔钦科就是通过这两个比赛出现于世界体坛,成了体操明星。近年来各国也相继派出新秀参加比赛。今年我国派了四名男运动员和三名女运动员参加比赛。在与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老将科廖洛大、布鲁克奈尔、舒舒洛娃以及具有较强实力的新手面前,我国运动员不畏强手、不怕困难、比较好地发挥了技术,赢得两枚金牌及一些全能和单项名次。张志辉、徐文红还分别被选为外国最佳男、女运动员。从各国运动员的表演中,我们观察到,在难动作创新方面并不明显,在创新组织编排上则表现突出,高难技巧动作之间的紧密而又巧妙的衔接与高难动作的加难已被一批少年运动员熟练地应用于赛场,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