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近几十年以来,有不少大专院校的文学研究者以及站在语文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都对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进行过一系列的专门研究,他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方面,他们注重对《凤凰涅槃》的形象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对《凤凰涅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的;另外,也有人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凤凰涅槃》进行过独到的解读。作为《凤凰涅槃》的继续解读者,笔者将从语境的视角出发,去发现《凤凰涅槃》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凤凰涅槃》的意象含混。  相似文献   

2.
作为诗人,郭沫若对现实的丑恶看得太清楚了。这世界是“屠场”、“囚牢”、“坟墓”、“地狱”(《凤凰涅槃》)!作为诗人,郭沫若对光明追求得太急切了。无论是对社会,对个人,他都不耐烦一点一滴的改造、革新。诗人的狂热与急躁使郭沫若乐于相信“突变论”的奇迹:凤凰涅檠。只须一场烈火,内宇宙,外宇宙,“一切的一,一的一切”,倾刻间便都光明、新鲜、芬芳、华美  相似文献   

3.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五四”新诗中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它最鲜明地体现着“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这首长诗取材于天方国古有神鸟“菲尼克司”,即中国的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来象征旧中国的毁灭和新中国的诞生。当时,诗人远在日本留学,他为“五四”革命的浪潮鼓舞着,爱国主义的热情在他心中鼓荡奔腾,犹如火山爆发。他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象一个很葱俊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革命春秋》69页) 《凤凰涅槃》具有诗剧的特点,它由  相似文献   

4.
《凤凰涅槃》中“群鸟歌”的最后一节是白鹤的歌,其辞曰: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请看我们高蹈派的徜徉!”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对“高蹈派”的注释说:“高蹈派,十九世纪中期法国资产阶级诗歌的一个流派,宣扬为艺术而艺术!”。 这个解释,就这个名词来说,当然是不错的;就诗的原意说,似乎不甚相合。 在《凤凰涅槃》中“群鸟歌”,这一节,是凤凰自焚后,群鸟都沾沾自喜,各自炫耀自己的特长,表现出得意之色,似乎“禽中的灵长”已经死了,禽类中就要数我了。岩鹰凶猛强悍,梦想做“空中的霸王”;孔雀有美丽的羽毛,就显示它“花翎上的威光”;  相似文献   

5.
李福坚 《学语文》2003,(3):31-31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 四川乐山人,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凤凰涅槃》是《女神》诗集的名篇之一,写于  相似文献   

6.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五四新文学中一部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新诗集。本文通过剖析《凤凰涅槃》等四篇作品,着重探讨了《女神》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主要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诗集《女神》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7.
西方传说中有一种叫Phoenix(凤凰)的鸟,活满500岁时,聚香木以自焚,从火中而得到新生.我国一代文豪郭沫若、沈从文,外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都为凤凰的涅槃、更生而纵  相似文献   

8.
对郭沫若《凤凰涅槃》和鲁迅《阿Q正传》的研究虽多,但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却少。本从形象意义的角度,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对凤凰形象和阿Q形象进行具体比较,并揭示出形象的本质内涵、对人的启发意义和象征意蕴的差异。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两部作品中的形象意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重读郭沫若六十多年前写的《凤凰涅槃》,“海涛底音调,雷霆底声响”犹殷殷于耳;“时代底经线同地方纬线所编织成的一匹锦”则灿灿在目!时代的肖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军阀割据中则日益深重。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年轻的郭沫若留学日本,客居异国,非  相似文献   

10.
“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郭沫若《凤凰涅槃》 关于“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反思。当学生的时候是“学”知识,当教师的时候是“教”知识,只知道知识是从学校和书本上获得的,从没有想到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课堂外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使我对“知识”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只有重视学生个人的知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神奇的超现实形象《凤凰涅槃》以其浪漫的色彩和独特的风格而成为《女神》诗集的奠基之作,熠熠闪光的凤凰形象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艺术群像之一.六十七年前郭沫若笔下的凤凰形象的一举问世,是极富推陈出新的独创性的。它既有别于《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一类的比喻形象,也不同于《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一类的自我形象,确切地说,它是熔中外神话传说于一炉而创造的闪烁着奇异色彩的超现实形象。正因这样,《凤凰涅槃》才以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流传于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2)
1像脸面一样俏丽用凤头来形容文章的开头,实在是寄寓了人们对文章开头的无限期待。没有谁见过真正的凤凰,我们所能看到关于凤凰的形象大都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想像而描画出来的。尽管不同的人或画家所画的凤凰的姿态和神致各有千秋,但是他们对凤凰所寄寓的美好情致是一样的,那就是凤凰所要呈现的高贵、华丽与典雅的气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凤凰总是被赋予高高在上的皇后的尊荣。所以,在五四新文化时代,郭沫若所创造的著名的狂飙突进诗篇《凤凰涅槃》,把凤凰塑造成人类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奋力抗争的象征。凤和凰则成了不屈于恶势力的总代表,它…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郭沫若通过狂人和凤凰形象的塑造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展示了早期先进知识分子的特点和作用,同时,他们提出了拯救社会的方式和方法:鲁迅主张通过劝转使人吃人的社会过渡到真正的人的社会;郭沫若则主张通过涅槃让旧世界毁灭,诞生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两种方式体现了鲁迅与郭沫若不同的主体态度和人生选择,也显现了他们在救世思想上的分歧和不同。  相似文献   

14.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对—些具体作品中之所写,例如,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莲,清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写病梅,高尔基在《海燕》中写海燕等海鸟,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写凤凰等群鸟,等等,所采用的究竟是象征手法,还是比喻?很遗憾的是,在我们日常  相似文献   

15.
对郭沫若《凤凰涅槃》和鲁迅《阿Q正传》的研究虽多,但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却少.本文从形象意义的角度,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对凤凰形象和阿Q形象进行具体比较,并揭示出形象的本质内涵、对人的启发意义和象征意蕴的差异.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两部作品中的形象意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一、谁是《女神》的最早评论者郭沫若的《女神》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对于这部“开一代诗风”的诗集,几十年来,不少诗人、评论家、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写了数量众多的评论文章。但谁是最早向读者推荐这本诗集的“伯乐”呢?这倒是一个值得查考的问题了。有人曾把闻一多当作最早评论《女神》的人,我认为这失于审察。从查考资料来看,最早称道《女神》中单篇作品的是宗白华。五四运动期间,宗白华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郭沫若经常给《学灯》写诗,宗白华激赏郭沫若抒情的天才,大量发表他的作品,促成他诗歌创作的狂潮。一九二○年一月,宗白华接连写信给郭沫若,称赞他的《凤凰涅槃》中的《凤歌》“真雄丽”,“以哲理做骨干,所以意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阿Q正传》与《凤凰涅槃》形象上的的差异和互补,指出两个作品本质上的统一性,从而得出在阿Q身后是有一只《凤凰涅槃》中的凤凰来代言鲁迅的创作心声。  相似文献   

18.
<正>郭沫若的诗集《女神》(1921年8月出版)在百花竞开的“五·四”新诗苑中,虽不是开得最早的,但数她开放得最鲜艳、最光彩夺目,主要的原因即是:她以艺术的形式最强烈地传达出了时代的声音,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就拿诗中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来说吧,“五·四”时代崛起的一批新诗人,大都写了这一类的题材,但表现最突出、最强烈、最具有时代气息的,则首推郭沫若.在整部诗集中,《凤凰涅槃》是最有代表性的诗篇.诗人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夏从死灰中更生”的古老传说,来象征旧中国和诗人旧我的毁火,以及新中国和诗人新我的诞生.长诗中的“凤凰”对歌,实际是  相似文献   

19.
麻雀变凤凰     
传说中有一种鸟,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干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后,其羽更丰,其音更清。这种鸟就是凤凰。这种奇迹就叫凤凰涅槃。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将生与死、甘与苦、灿烂与灰暗、勇敢与怯懦在烈火中做出了毅然的选择,来了个彻底的了断。“置之死地而后生”,勇气比美丽更令人惊叹。面对人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综合体现同学们的语文素质。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面对写作似乎缺少点什么。那到底缺的是什么?是激情!据说郭沫若在创作《凤凰涅槃》时,激荡的情怀、强烈的写作欲望曾让他浑身颤抖,于是一气呵成这篇充满激情、渴望民主自由的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