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叶嘉莹教授是加拿大皇家学会的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终身教授,蜚声的著名学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研究和创作已有六十年之久。现已八十高龄,仍活跃在有关中国文学、古典诗词的讲堂上。有一次我听她讲演,很受感动。她说:“其实,我开蒙读的书就是《论语》,  相似文献   

2.
陈英 《科学启蒙》2014,(1):16-17
正他曾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曾任第三世界科学院理事会理事等职。1987年获伦敦城市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获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他——就是曾为我们《科学启蒙》创刊题写刊名并在结构化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卢嘉锡(1915—2001)。那么,他是通过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帮助自己取得这些成就的呢?  相似文献   

3.
布丰(1707-1788),又译为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蒙巴尔城的贵族家庭,从小受教人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  相似文献   

4.
《神州学人》2010,(7):22-22
近日,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隆重举行入院仪式,授予2010年新当选院士、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华人科学家孙大文院士证书。中国驻爱尔兰使馆兰和平参赞亲临仪式,代表刘碧伟大使对孙大文教授当选院士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2009,34(2):73-73
据2008年8月22日《新民晚报》消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涤生院士和刘宁飞教授目前分别获得波兰医学科学院颁发的医学成就奖,以表彰他们为中、波整形外科和淋巴医学方面的世界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教授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陈邦炎先生合撰的《清词名家论集》(下简称《论集》)于1996年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出版了。《论集》是叶教授1993年接受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关于词学主题研究计划中的“清名家词研究”的委托,邀请陈先生合作完成的。全书由8篇文稿和冠之于书首的“叶序”、书尾的“陈叙”构成。文稿大体依时间先后为次第:《评女词人徐灿及其拙政园词》(陈邦炎)、《评介陈维崧及其词论词作》(陈)、《谈淅西派创始人朱彝尊之词与词论及其影响》(叶嘉莹)、《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  相似文献   

7.
段风华 《留学生》2011,(7):25-27
2010年5月,都伯林大学教授,中国人孙大文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成立于1785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是爱尔兰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8.
哈维不仅是伟大的医学家,而且是生理学之父,他把实验方法引入生物学和医学,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正如恩格斯所说:“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哈维,1578年生于英国肯特州的福克斯通。少年时,他勤奋好学,曾在剑桥大学学习。1597年到饮誉全欧的帕多瓦大学留学,在发现静脉瓣膜的法布里修斯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医学。毕业后,曾任法兰西斯·培根的私人医生。16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16O9年任著名的圣巴塞洛缪医院医生。从1615年起,哈维开始在皇家医学院讲授血液循环。1628年出版了《心血循环运动论》一书。1651年出版了《论动物的产生》。1654年,哈维当选为英国皇家医学院院长。1657年6月8日病逝,享年八十岁。哈维一生未生养子女,没有给自己留下后代,却给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心血循环运动论》。  相似文献   

9.
国内     
正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获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教授已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年底,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科院外籍院士杨振宁  相似文献   

10.
《小读者》2005,(12)
皖南古村落,堪称中国皖南古村落典型的西递,宏村,位于安徽黄山南麓的歙县。它是中国明清民居村落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丰富宝藏。它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和宏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明清皇家陵寝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湖北等地。除了位于湖北钟祥的明显陵外,还有位于河北遵化两南的清东陵、及位于河北易县城西的清西陵。这些建筑格局,保存完整,反映了皇家陵寝的原貌。规模大、气势磅礴是皇家陵寝的最大特色。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明、清皇家陵寝作为文…  相似文献   

11.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同时,中国工程院发出《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所在部门和单位的一封信》和《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的信》。  相似文献   

12.
在河南理工大学,欧阳健飞教授的身份几乎人人知晓: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联邦总理荣誉奖获得者、中国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中国首批精密仪器专业的工学博士……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华人专家,自2003年始和河南理工大学连在一起,并且  相似文献   

13.
国际     
正白春礼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4月17日,加拿大工程院致信中国科学院,祝贺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白春礼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2012年起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他于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目前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丹麦皇家文理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德国工程院等20余个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4.
<正>杨克里斯特·杨森Jan-Christer Janson瑞典杨克里斯特·杨森,瑞典籍,男,1938年7月生。国际著名生物分离科学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乌普萨拉皇家科学院院士。由中国科学院推荐。杨森教授著有经典著作《蛋白质纯化》,在蛋白质层析理论、实践、设备和应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他发明的交联琼脂糖层析介质、层析柱和应用技术,被全世界生物科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大规模应用于蛋  相似文献   

15.
崔琦院士是美籍华人,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从事电子研究工作.1998年10月13日瑞士皇家科学院授予其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院士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从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的儿子奋斗成长为摘取世界科学殿堂最高荣誉桂冠的科学家,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体华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记者李莉)2019年1月11日,中华医学科技奖(2018)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韩启德院士,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以及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颁奖大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杨青司长宣读《中华医学会关于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共有91项(人)医学科研成果荣获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毁损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留英学者、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教授宋永华于近日被英国皇家工程院评选为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50多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大陆留英学者。1964年出生的宋永华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并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1年赴英留学,现为布鲁内尔大学教授。宋永华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国内的科技交流,是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现在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特聘海外评审专家、中国科技部973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等。宋永华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正>[专家简介]王仁兴(1946-),男,北京人,重庆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食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顾问专家,曾任《中国食品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研究员)、《中国食品》主编、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实验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校客座教授。2014年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终身成就奖。长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对古典菜特别是元明清宫廷菜、皇家菜和京菜尤有研究,有关中国食堂大锅菜的标准化也有成果应用。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出版《国菜精华》《中国古代名菜》《中国年节食俗》《中国饮食谈古》  相似文献   

19.
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清漪园在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后,改名颐和园,后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几经修复终得保存。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上期介绍的清帝的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湖泊…  相似文献   

20.
名师风采     
黄祖洽,192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王里、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核反应堆和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理论设计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195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报》、《中国物理(英文版)》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