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地掷球运动在我国发展20周年之际,掷球运动的新成员——掷弹球与2003年初创刊的《掷球运动》杂志也一同走过了两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地掷球,这项来自欧洲的运动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它日臻成熟,逐步为广大群众接纳和喜爱。2003年11月在深圳召开的换届大会上,中国地掷球协会更名为中国掷球协会,包容了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桌掷球、草地掷球和国人发明的掷弹球6个分支项目,可以说掷球项目添丁增口,事业兴旺。一个外来的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受到如此青睐,  相似文献   

3.
地掷球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了,现在我国已经发展开来,但是在高校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高校对地掷球运动的开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地掷球运动的发展现状、意义和可行性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分析了高校地掷球运动滞后的原因和地掷球运动带来的意义。最后分析地掷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可行性,为我国了解地掷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实际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开展的掷球运动有六个项目: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草地掷球、桌掷球、掷弹球。根据这些项目的运动形式、比赛方法、技术特点、场地器材要求等,又可分类为三大类: 地掷球塑质球、金属球、小金属球。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根据不同的技术组合及战术特点进行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5.
塑质地掷球运动自1984年在我国开展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从单一的塑质地掷球发展到具有塑质、金属、小金属地掷球,草地掷球,桌掷球,掷弹球6个分支项目的大家族,可谓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6.
地掷球运动是1984年由国际地联介绍引进我国的。从1986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举行成年和青年的全国地掷球锦标赛,参赛的队伍逐年增多,运动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掷球运动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缩短了我国地掷球运动技术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但目前我国对地掷球运动的研究还很缺乏,特别是对基本技术的教学研究还几乎是一项空白。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掷球运动》2004,(2):38-39
1986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在全国普及开展地掷球运动的通知”,我省即派代表观摩了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首届掷球比赛,同年又到西安体院参加了全国掷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的学习。紧接着,我省即开办了掷球骨干培训班,为开展普及掷球运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掷球运动很快在我省一部分地区开展起来。1987年,我省派队参加在鹤壁举行的全国掷球邀请赛,拉开了参加全国比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时尚球类》2005,(2):4-5
为加强对我国掷球项目的管理,进一步促进掷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高掷球运动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普及程度,依照《体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中国掷球协会章程的规定,现就加强掷球运动竞赛、技术培训及场地标准认定工作管理做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9.
《时尚球类》2006,(3):15-15
草地掷球始于中世纪的英国,并一直流行于英伦和所属殖民国家的贵族阶层中。当今。草地掷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以及东南亚地区和中国香港已十分普及和流行,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和高雅时尚的休闲运动。草地掷球非常适合亚洲人的运动特点,但该项运动在中国被人们所了解却是近几年的事。2002年草地掷球运动开始在我国出现,至今开展了四年多的时间。虽然开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某些人群当中已经相当普及。草地掷球在中国的推广,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现任国际草地掷球(中国有限公司发展总裁)。香港草地掷球训练中心校长黄仲鸣先生。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大、小金属地掷球列入全国体育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对于我国乃至国际掷坛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地掷球运动在我国即将腾飞的信号与标志,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在广大掷球爱好者的辛勤努力下,掷球运动在中国逐渐普及、推广,为全民健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为国争光。《掷球运动》杂志的创刊,必将会为掷球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运动二部,向广大掷球爱好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小球资料     
《时尚球类》2006,(1):48-48
根据中国掷球协会体运协小球字[2002]64号文件“关于同意创办《地掷球运动》杂志的批复”精神,西安体育学院与中国掷球协会联合创办国内唯一一份《地掷球运动》杂志,2003年3月正式创刊,并于2004年更名为《挪球运动》,2005年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将杂志更名为《时尚球类;、该刊以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所属的运动项目:曲棍球、手球、掷球(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桌掷球、草地掷球及掷弹球)、板球、台球、垒球、保龄球、橄榄球、棒球、壁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掷球运动80年代开展,9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到2000年后面临一些发展中剖,分析研究认为,规范比赛场地,改革竞赛方法,加强技术与心理训练,是提高我国地掷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力学原理在地掷球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力学原理,对在地掷球运动中实施抛击技术击中目标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从理论上对训练加以指导,使我国的地掷球运动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地掷球运动发展,给参加地掷球运动的队员创造美好的环境,山西地掷球协会委员庞伍美,在植树节期间,带领30多名中老年地掷球爱好者,在地掷球场地周围。植杨柳树118株,并设了7条固定长凳。环境美化了,吸引着更多中老年人参加到这一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16.
1984年3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地掷球培训班上,有3位女学员参加了培训。从此,我国女子地掷球运动逐渐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掷球协会体运协小球字[2002]64号文件“关于同意创办《地掷球运动》杂志的批复”精神,西安体育学院与中国掷球协会联合创办国内唯一一份《地掷球运动》杂志,2003年3月正式创刊。2004年更名为《掷球运动》,2005年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将杂志更名为《时尚球类》。  相似文献   

18.
地掷球运动在我国开展虽然仅三四年,但该项目的普及、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和提高却是相当迅速的,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十分喜人。但是,对理论上的研究还尚属萌发阶段,远远适应不了该项目飞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关于地掷球技术战术训练指导思想的专题研讨更显贫脊。在目前形势下,尽快研究、制定我国地掷球运动技战术训练的指导思想对促进训练工作、尽快提高我国地掷球运动枝、战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地掷球运动的差距,却是件至关紧要和迫在眉睫的事。  相似文献   

19.
《时尚球类》2006,(1):6-7
领导重视 多方支持 2006年3月6~10日首届中国国际草地掷球公开赛在深圳举行。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掷球协会主办,深圳市草地掷球协会承办,深圳市体育局、深圳市城管局、深圳市体育总会和深圳笔架山公园管理处协办,香港草地掷球总会协作,中港置业有限公司和香港草地掷球培训中心赞助,在多方合作和通力支持下,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这次比赛充分体现出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及参与体育事业的良好氛围,也描绘出了我国掷球运动可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和掷球的不解之缘。还要从1997年说起。那年国家掷球队的刘进军老师给了我两本书,书中谈到掷球场地修建的尺寸。对运动员、裁判员、记分员的要求,以及比赛中使用的术语等;同时,还详细地介绍了掷球传入我国后的发展情况。读过这两本书后。我对掷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我就加入到了这项运动中,并经常与国家队的刘进军、赵爱国、韩力强等几位老师交流。通过近八年的学习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