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更好地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 ,推进中国聋儿康复“十五”方案实施 ,让更多的聋儿回到有声世界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聋儿康复工作的现状 ,并就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提出了加强聋儿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建设、培养专业队伍 ,实施早期干预、救助贫困聋儿等对策 ,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聋儿康复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4组聋健儿童在自然游戏交往中障碍表现的实验观察,分析了聋健儿童自然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表现形式,认为对严重听力损失的聋儿,聋健合一的自然交往,对聋儿的听觉语言康复作用不大,只有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聋健儿童双方进行有效的教育康复,才有可能架起聋健童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聋儿的听觉语言康复与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聋儿听觉言语康复中评估的意义、发展特点以及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评估对聋儿听觉言语问题的诊断、决策以及矫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的发展表现出了由主观向客观、由单一向多元、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特点。在对聋儿的听觉和言语进行评估时,应该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指标,熟练掌握指标的评估要领,准确把握各指标的临床含义。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学习主要依靠人类的听觉能力,听觉是较早发展渐进成熟的,3岁前是听觉发展最易受外力影响的时期,此阶段听觉经验对日后语言发展有极大影响.聋儿由于听觉通道受损,听觉发展较健听儿童滞后,因此必须对聋儿进行听觉技巧训练,越早干预,听能发展越好,听觉技巧能力也越高.做好0~3岁聋儿的听觉技巧训练是聋儿康复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聋儿康复“医教结合”模式主要体现了“医教有机结合,注重沟通交流,强化口语表达,突出实际应用”的理念。与之相对照的是在康复机构和聋校系统内以教育为主的康复模式,称之为“普通教育嫁接式”的聋儿康复模式(以下简称嫁接模式)。通过对嫁接模式主要观点和本质的阐述,引发了一系列的探讨和深思。聋儿康复需要改革,但改革不能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6.
康复后聋儿是指经聋儿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后康复效果达三级的聋儿.他们的安置目前一般是回归普通小学和幼儿园,但是也有学校利用优质资源将康复后聋儿留在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最好的教师,利用学校最优良的学习环境,并在课程结构和教材上大胆进行改革,试图寻找康复后聋儿接受教育的另一条途径.出色的听力康复效果和良好的口语基础使他们的思维、认知、社会适应、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都明显高于同龄聋儿.因此,他们的心理教育也显得更为迫切.为此,我认为康复后聋儿心理教育应做到"三多".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一直从事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聋儿康复效果出现两种情况:听力损失重度以下、智力状况中等以上的聋儿成效明显,康复后进入普幼、普小率达到35%以上;极重度聋儿口语语言康复效果很差,只能学会简单发音,不能理解句型和故事,更不能表达连贯性语言。因  相似文献   

8.
彭虹 《成才之路》2011,(13):67-67
聋儿语言康复是一门集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更显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内容是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  相似文献   

9.
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中,教师应重视聋儿的个性及心理活动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聋儿康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聋儿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使聋儿早日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0.
聋儿早期康复教育是早期教育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教育模式,是聋儿进入学龄教育阶段前的准备阶段。作为聋儿早期康复教育机构的教师和聋儿家长应该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学校德育发生了变化;课堂功能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学评价发生了变化。这八个方面的变化对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存方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与新文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促成了新文体(网络文体、手机短信)的产生,同时弱化了文体意识,使得新文体成为"泛文体".新文体的去中心化、信息化、超文本与超媒体等特征正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形成的.但新文体本身仍处在发展之中,因而并不能以这些特征来将其定型或绝对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作为奋斗目标提出过。中央当前重提,既顺应了时代的召唤,更赋予它崭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外贸法的新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外贸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履行入世承诺和外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中国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的重要保障。概括新外贸法的主要特征 ,可将其表述为 :在立法指导上呈现三个体现 ,在立法内容上汇聚了四个亮点 ,在立法体例上实现了五个突破。新外贸法虽然仍有不足之处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部符合中国当前外贸发展客观需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许多弊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评价理念和新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发展应该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模式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向着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动态化、情境化、质化和互动协作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Educational forum》2012,76(4):418-4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both traditional literacy (reading and writing print) and new digital literacies (for example, playing video games) come in two grades or forms, one of which can lead to success in the modern world and one of which is less likely to do so. In both cases, the role of “academic” or “specialist” language is crucial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two grades  相似文献   

17.
18.
文学发展与媒介环境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的普遍应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使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网络媒体扩大了文学创作的主体队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热衷于网络言论的写作者以及媒体从业者构成新媒体时代创作队伍的主力。新媒介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得文学作品在内容、文体、表达方式、生成过程等方面有所变化,作家也变成趋于普泛化的称谓。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青年一代才是革除中国积弊,挽救中国危亡,建设民主富强的中坚力量和希望的认识,以及当时大多数青年的现状,《新青年》提倡一种新型人生观:在反对旧道德和传统的基础上,以西方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近代人生观,它对青年自身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提出了要求,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社会。它更是针对青年的糟糕状况和中国严峻的现实而提出的以启蒙救国为内在目的的一种务实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重要、积极的作用.它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使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师生关系、管理机制、学生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新旧课程和新旧师生关系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应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