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25日下午2点30分,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分,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语文教改成果展示活动在整洁优美的校园里拉开了帷幕。鲜艳醒目的课题展板、琳琅满目的班级展台、伶牙俐齿的礼仪小使者、热热闹闹的班级生活教育活动展示,一切的一切都在初春明媚的阳光下闪耀着、热烈着。啧啧称赞的领导、凝神注目的老师、流连忘返的家长、欢呼雀跃的孩子,所有在场的人们都鲜明而生动地感受到了语文回归生活所带来的学科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欣喜、惊奇、赞叹、期待,鲜明地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世纪之交,随着新一轮基础教…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与生活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文课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塑造其人文精神,使之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既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也为语文教育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语文教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作为语文课的拓展和延伸,综合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社会生活问题提供了契机。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将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成果展示等方面改变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语文教学和班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这是各位语文教师和各个班主任都在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积极开展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语文活动,及时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认真研究学生,把文章蕴含的哲理和班级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同时,由于班级活动反过来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使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相辅相成,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课标应重视语文的实践性。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并提出有生活,才有正确,才有能力,才有精彩,日常生活“语文化”,班级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元,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的读书活动。在班级读书会上,学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并进行交流与探讨。班级读书会可促进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本文对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读书会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语文教育中长期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让语文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的童年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是我校近几年来深入探索的课题。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语文教育僵化封闭的模式,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思想视野和知识视野.充分利用间接生活经验弥补他们直接经验的不足。1.利用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的话,就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把班级活动和语文学习密切的结合起来。用活动促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活动的质量。通过开展知识性班级活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学习科学,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9.
2001年岁末,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武汉市教育学会承办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本体教学展示报告会”在武汉市召开,来自全国五个省市的1300余名语文教师顶着凛冽的寒风参加了这次大型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先生在开幕辞中说:“语文本体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模较大的实验。近十年来的实验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实验效果令人鼓舞。这次展示报告活动,对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本体教学创建者、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作了主题报告,他从“破”与“立”的角度阐述…  相似文献   

10.
蔡健强 《文教资料》2012,(16):50-51
本文探讨了结合教材、班级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意义,运用大语文教学观,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的研究存在三个种视野;政治伦理视野、科学理性视野、人文教育视野、它们标志着语文教育研究的三个阶段,显示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线索,展示着越来越接近语文教育本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日常教学中,我尝试在生活中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处理好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理清教育、语文教育、生活、语文生活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生活环境的问题。一.语文生活与社会生活1.语文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生活就是人在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或者说是人的生存状态。语文生活就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语文实践活动悄然来临语文获得,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语文知识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中也可处处捕捉到语文知识。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往往在求新、求奇的过程中忽略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点与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语文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它提供了要让学生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的平台,而不是聆听教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交际活动,诸如学习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等,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存在着语文教育活动,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渗透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必须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对于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加强班级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积极渗透人文教育理念,促进良好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评估滞后是语文教学问题的主要症结。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导致教学缺乏生活气息;语文教学方法存在“满堂灌”、“注入式”,学生少有自主的实践活动,导致语文课枯燥乏味;语文教学评估存在重知轻能、方法单一等情况,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语文教学的多项特性和多项职能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进行开放性的综合教育。语文教学要向哪些领域开放呢 ? 面向社会生活,开放学习领域   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是传递以语文课程形式组织的人类生活经验、并以掌握语言为中介进行文化创造来促进人类个体发展的教育活动。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学校处处是教育,生活处处是语文。学校的各个角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的教育。而这些内容又深深地作用于学生心灵,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班主任工作语文化,语文教学班主任化,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1.力争做到于语文教学于班级管理中,融班级管理于语文教学中。2.以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根本,语文教学是追求真善美的典范。3.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为做好班级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离开语文将黯然失色,语文离开生活将枯燥无味。随着课改的深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生生活,已成为诸多教师的共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在不少语文课堂上,生活引进不少.但生活与学生语文学习的联系不紧,显得不伦不类:语文活动开展不少。但活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向不明,显得就事论事。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