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建设一流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校风。考风既是一所学校的校风和教风的具体反映,也是学生学风好坏的具体标志。严谨、奋进的校风,必然是严肃、务实的考风;疲沓、懒散的校风,必然导致考场纪律混乱,舞弊严重。管理不严,考风不正,实际上是对刻苦学习,独立答卷学生的一种打击,是对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一种默认或鼓励,也是变相贻害学生,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2.
学风即指治学态度与研习风尚。优良学风,应该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刻苦求实的精神,有勤学好问和不断研习的风尚,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一种好的学风,胜似强大的舆论,可以把绝大多数学生吸引到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正路上来。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学风和考风等方面。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理想道德、精神状态和纪律状况;考风则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考试风气。“三风”的关系是这样的:教风是主导,良好的教风对学风和考风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风是主体,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创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使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知识获得丰富;考风是体现,一个学校的教风与学风是否过硬,最直观地反映在考风上,它既涉及学生,又涉及教师以及管理…  相似文献   

4.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及其他活动中,表现出的具有普遍性的态度、行为和作风。良好的学风可归纳为:正确的学习目的、严明的学习纪律、认真的学习态度、显著的学习效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严格校规校纪,加强良好校风、学风建设。”因此,学风建设既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加强。 加强学风建设是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需要。学校的职能和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又红又专。人才的特点之一是有较多的知识。知识是成才的基础和前提,无知则无能,无矢口则无才。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要靠学习才能获得,学习效果要以良好的学风作为依托。 加强学风建设是建设优良校风的需要。校风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干部、职工的作风构成的。其中学风是校风的主体,是校风的标志,是校风的主要体现。因为在学校中,学生占绝对多数,他们的学习风气好坏、品德言行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校风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一所学校经过全体成员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尚,是师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学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和其他作风的总和。建设优良的校风十分重要和必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建设优良的校风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6.
正学风建设,是指学校领导在树立治校理念、改革方法,开设创新课程以及治学和学生求学过程中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较高的职业素质,严明的学习纪律等。因此,学校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进取精神、刻苦态度、良好习惯、科学思维、创新精神等都是职业院校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必要保障,也是一所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职业院校学风现状及成因笔者经过一年时间,对广东省几  相似文献   

7.
一所学校的教风如何,直接影响到校风和学风的优劣,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我校在教风建设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抓好教风,对以下三个问题应有明确、一致的认识:①正确划定教风范畴。教风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概貌,其范畴一般较宽,它包括教师的谈吐品行、教学态度、教学风格、业务水平、治学精神、科研能力以及教书育人情况等等,面对这样广的范围,面面俱  相似文献   

8.
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师生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它主要集中表现在学校领导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的人文环境等方面。邓小平同志很注重学校优良校风的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北方工业大学狠抓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了教风与学风的良性互动,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一、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认识新时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高等  相似文献   

10.
学风即指治学态度与研习风尚。优良学风,应该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刻苦求实的精神,有勤学好问和不断研习的风尚,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一种好的学风,胜似强大的舆论,可以把绝大多数学生吸引到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正路上来。目前,高等学校的学风,从整体上来说是比较好的,多数学生能珍惜大学的黄金时代,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过硬本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受到社会的欢迎,人民的称赞,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这是主流,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在抓学风建…  相似文献   

11.
创建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治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学风建设中却存在着令人堪忧的问题,因而应着重从提高认识、树立优良的教风、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等方面来加强学风建设,确保学风建设持续、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举办作业展览有利于教风建设江苏武进县前黄中学副校长蒋兆生教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所学校里,在教风、学风、校风这“三风”之中,教风是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的。有良好的教风,才能带出良好的学风,有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才能形成优良的校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教育教学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 ,是思想品质、理想道德情操、学习风尚、工作态度的综合效应 ,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高度集中的体现。校风代表校园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 ,良好的校风是教师育人、学生求知、做人和进取必不可缺的文化氛围。校风建设是一级带着一级 ,一级做给一级看 ,形成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标志。用教风带学风 ,学风带班风 ,教风、学风、班风共同合成健康向上的校风。校风建设是学校的“形象工程” ,也是“灵魂工程”。要将校风建设做为坚持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 ,做为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优良学风形成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校园氛围、教育载体、学生管理、形象表现等。针对当前大学中存在的学风问题,应大力推进和加强教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15.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它是全校师生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校风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领导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职工的作风、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的优良环境和传统等。校风建设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培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天津市第三中学尹传江天津市第三中学是一所近百年的老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在著名爱国教育家马千里等历任校长的严格治理下,形成了教风严、学风浓的优良校风和优良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参考》2012,(10):100-F0004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一中学始建于1974年,近4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校浓厚的人文底蕴。学校围绕“学有优教”的“乐居吴江”理念和市教育局提出的“学生快乐地学,教师幸福地教”的目标,坚持“以德治学,依法治校”精神,弘扬“信任、友爱、创造、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求实、创新”的校风、“博爱、严谨”的教风、“刻苦、进取”的学风和“负责”的校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私立高校走向国际化必须具备三个前提:一是确立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奋斗目标。二是营造与公办高校公平竞争的生存环境。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从法律上保证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彻底取消"公办民营"的二级学院模式,从制度上划清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明确界线,全面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市场,从经费、生源、出路上创造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活跃局面。三是建立和国际接轨的校风、教风与学风。弘扬追求真理的大学校风,树立严谨治教的大学教风,倡导刻苦治学的大学学风。夫如斯,中国私立高校方可走向国际化,并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占有数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杨莉勤 《考试周刊》2009,(30):190-191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学风建设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影响到学校的竞争力。以新生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守纪教育、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抓好学风建设的起点.明确思路与对策。促进学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在学校工作中,通常谈到的校风指的是: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用以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所指的校风和我们工作中谈到的校风有着概念上的不同。人们较为普遍地认为:一所学校校风如何主要是看学生在社会、家庭和学校时的外在表现。如:学生的言谈举止、发型服饰、文明程度;是否吸烟、喝酒、打架斗殴;上、放学期间是否在学校门前、附近及大街上扎堆聊天、旁若无人地大声调侃、男女学生无所顾忌地在一起厮混;有无良好的教学秩序、浓厚的学习风气、有序的课间纪律;校内各项设施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