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综合知识科学的一般理论及教育学的"破边界"性质,可以指称,教学理论具有严密的知识科学的充要条件。事实上,考诸教学理论的形成史,可以看到"知识"作为原点在其中的主线存在。同理,以知识作为元要素来进入教学理论研究,进而考察教学理论研究问题之所在也是合理的。从"知识"出发同样可以对教学理论进行人文化理解。  相似文献   

2.
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知识与教学是两个具有天然联系的逻辑概念。在教学理论中,如何通过掌握知识量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教学理论的经典问题。迄今为止,从知识本身的性质入手,去考察和探究这一经典问题的努力在国内并不多见,本文提供的既是这样一种初步的尝试。论文涉及到的知识范畴主要有,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知识的个人性与社会性、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等,论文重点讨论了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程  相似文献   

3.
教学理论知识增长的两种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教学理论“知识传统”及文本的省察,教学理论研究知识增长分为两种合法理路:1.传统。认为教学理论传统的功能一方面在于作为一种源泉、一种背景,在持续的积累和扩展中推动教学知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批判和扬弃的契机,通过不断变革创新促进教学知识的发展;2.理念(先行结构)。认为教学知识增长是对各种教学理念的整合与吸纳过程,一种范式之间不断流变的过程。教学理论知识增长两种路向的探讨意在表明教学理论研究的“爱”教学智慧的柢质。  相似文献   

4.
试论知识观对教学理论构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观对教学理论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从知识本质观、知识分类获得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对教学理论构建的影响 ,指出教学理论应吸取当代知识研究成果 ,从而构建知识分类教学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活动教学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活动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教学形态。索尔蒂斯和波拉尼的缄默知识论、皮亚杰的发生学知识观、杜威的经验主义知识观、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说、自我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为活动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它们是我们深化活动教学研究基本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教学理论知识的地方性建构——兼论教学流派的创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普遍主义”是一个时期教学理论研究的“具象”,它框定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普遍主义”秉承现代知识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化的产物。“地方性知识”是对“普遍主义”知识观的时代“消解”,在此,知识是“个人”的、境域的,对知识的辩护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的观念合理导引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方向——教学理论研究应该倡导教学流派理念,并回归教学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反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学理论研究。其传统研究范式处于不断的被“消解”的境况之中.教学理论研究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它显现出一种“自我”解构——知识论转向的景况。这一景况发生在教学理论研究的“知识体验”中,这种“知识体验”(渗透)表现在知识观、知识的心理学观、知识社会学三个方面。它表明了教学理论原有基石的裂变以及教学理论研究从规律(探寻)到规则(知识生成规则)的知识论转向。  相似文献   

8.
于世华 《教育探索》2008,3(4):14-15
知识教学理论可粗略地分为三个维度,即从知识本身的角度研究知识教学、从学生的角度研究知识教学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研究知识教学。这些不同维度的研究都分别使教师最终陷入知识的泥潭或导致教学活动出现经验化倾向,或造成教学理论深奥难懂及对话实践的玄妙而空洞。因此,知识教学要明确知识教学的研究视角,注重知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揭示知识内容的内在的论证结构、证明的观点或者要解决的问题,并以某个主题作为切入点将知识内容整体化、结构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9.
当代知识理论以其与教学设计的密切关系和对知识种类与价值的新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新基础。当代知识理论将程序性知识、本土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的知识等都纳入教学设计的视野,其基础性作用表现在:拓展教学设计的内容和价值,扩大教学设计的目标,突破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局限,拓宽教学评价设计的领域,促进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首次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理论来源--微观学与教理论.该理论是具体描述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各环节与全过程的相关心理学理论,能体现学习者主体性,且具体可操作,与实践性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内在一致性,能有效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应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理论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教学论科学化取向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传统教学论一直以探寻先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学客观规律为旨趣。这种科学化取向已经由自然科学观的改变而遭到质疑。规律其实不过是各种可能性的反映,真理本身是具有历史性的。教学论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精确、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客观知识体系不能不令人怀疑。更何况科学知识并不代表知识的整体。教学论属叙事性学科,它没有必要科学化,它应该指向教学实践,成为关注教学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论。  相似文献   

12.
设计先行组织,改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变量;重视概括能力、智力技能学习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经验向概念、规则的迁移;掌握双基知识,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重视实验教学以及实施差异教育,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发生有效的学习迁移等策略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关于工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系统论、认识论的角度,谈我校工程实践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吴玉军  程晓云 《天中学刊》2004,19(1):116-120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绝对性、无限性和精英气质的扬弃,体现着后现代知识观对差异性、多样化、宽容性的理解和把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理念应该重新进行调整: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一元化取向到多元化取向;从工具取向到意义取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论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知识的作用在近20年已引起语言学家的广泛注意。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阅读理论,然后依据图式理论,阐述了该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认为充分利用读者所具有的图式,即背景知识,并发挥其认知能力,将会改查传统的阅读理解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使读者在阅读理解中积极的参与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技巧,使理解更快,更准确,更全面,最后指出该作用对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丁远坤 《高教论坛》2003,(3):165-168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其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即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有诸多启发: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学习的经验背景;重视教学的社会性;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文章考察了小学三年级科学课堂中的知识建构活动,通过多种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了解学生知识创新学习的路径与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知识创新学习中,其知识量的扩展远远超出课程标准及教材的"限制",研究问题的深度在不断地加强,学生之间观点的交互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通过知识建构的学习,超越了个体知识,形成了社区公共知识。同时也说明了知识创新学习的关键是要坚持以观点的提出及其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