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蕃茄灰霉病近几年在蕃茄温室大棚生产中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蕃茄温室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蕃茄灰霉病的发病症状特点,病原特性,病害发生条件及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以达到综合预防和控件蕃茄灰霉病的发生.降低蕃茄灰霉病对生产造成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增施CO2,气温为40℃~45℃条件下,研究了湿度调控对温室黄瓜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度调控对花数和雌花数/雄花数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处理湿度的增加,结瓜数、商品瓜条数、单瓜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折合产量均呈上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大棚黄瓜所谓秋后栽培,就是在深秋较冷凉季节,夏秋露地黄瓜已不能生长时,利用大棚的保温防霜作用,继续生产黄瓜的一种栽培形式。这种形式在我们晋东南地区多见,下面本人着重阐述一下大棚黄瓜秋季延后栽培的技术,着重从播种、保苗、温度湿度的调节、肥水管理、协调瓜秧生产、采收及常见病害等方面来探讨大棚黄瓜的栽培。  相似文献   

4.
黄瓜在设施栽培下通过增施二氧化碳肥料使其浓度控制在1200ml/l±100ml/l、并使光照、温度等条件也艘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测定三个不同湿度条件对温室黄瓜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温度合理配此的情况下,叶片光合效率在70~95%范围内随湿度的升高而增强。在90%以上时光合效率最高,所以在以后生产中,在棚内湿度高的条件下进行人工补施二氧化碳,从而使黄瓜有更多的同化物积累。  相似文献   

5.
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西宁市郊温室大棚内白粉虱的为害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如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菜瓜、菜豆等。本文对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旨在指导温室大棚种植户对白粉虱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春季蔬菜,极易受灰霉病的危害。灰霉病是蔬菜生产中的大敌,其危害品种广,发生普遍,常危害番茄、青椒、菜豆、生菜、芹菜、韭菜、菠菜、白菜、黄瓜和洋葱等。灰霉病也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蔬菜的管理在节能型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番茄、茄子、辣(甜)椒等作物的管理中,要着重防治病、虫害和防止中后期早衰,去年冬季较往年气温偏高,霜霉病、疫病、灰霉病发生偏重。茄子灰霉病、菌核病,辣椒软腐病等近期发生严重,菜农朋友应加强防治。另外番茄生理性萎蔫、花叶病毒病、生理性缺钙等也需谨慎预防。  相似文献   

8.
西藏温室生产的反季节蔬菜病虫害以灰霉病、温室粉虱、棉蚜等为主。改进温室结构,加强温室管理,播前做好室内清洁,熏杀残存病虫,合理安排蔬菜茬口,选用抗病品种以压低病虫发生程度,减少农药的用量。病虫防治用药要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品种。针对病虫特点,选用高效的制剂,为降低室内湿度,提高防效、施药等技术,严格执行施药蔬菜采收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温室技术的普遍推广,农业种植对于气候环境的依赖逐渐降低,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和肥力情况,可以满足反季节种植、多季节轮作种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温室内环境参数的控制也经历了由人为控制到自动控制的转变,温室种植呈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为了降低其运营成本和控制效果,农业温室大棚不断地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脚步。  相似文献   

10.
根据徐州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气温与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度及土温之间的相关性,选相关系数较大的因子作为建模因子,并据此模拟温室内气温和分析日光温室气温的变化,以此运用于指导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传统的农业温室大棚中温湿度无法实时监测的状况,本文以STC89C52为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温度,HS1101湿敏元件与555定时器构成湿度传感器检测大棚内的湿度状况,时钟芯片DS1302实现检测日期的记录,LCD进行数据的实时显示,使用LED和蜂鸣器实现温湿度超限的声光报警系统。经试验,该系统能够满足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温室大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控,费时费力。针对其缺陷,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温室大棚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基于2430芯片的节点硬件电路,对RFD终端、路由器及网络协调器节点软件进行了研究及设计。从实际运行情况可见,终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上传给上位机进行显示、存储打印等。基于Zigbee的温室WSN系统可以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便于组网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的发展逐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转向智能化,在目前温室大棚管理智能化迫切需求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Zig Bee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Zig Bee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该设备集成了传感器和Zig Bee无线单片机的功能,再通过控制管理层将数据提供给应用层的用户访问,这样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室环境各个数据(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雄县大营镇南刘庄的刘书军问,怎样防治大棚辣椒病害?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郭家珍研究员介绍说,大棚辣椒苗期猝倒病,其病原菌是瓜果腐霉菌,可以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或者用200ppm 链霉素灌根防治。灰霉病和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大棚勤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另外可用50%多菌灵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温室大棚采用纯人工管理出现的耗时耗力、出错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系统采用Zigbee协议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对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进行检测及控制,采用Linux操作系统管理嵌入式网关,用来存储采集数据、管理系统设备、实现无线传感网与传统信息网络之间的互联,农户可以使用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对温室大棚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系统应用于温室大棚生产管理过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农作物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晓红 《青海科技》2009,16(5):22-23
本文通过分析温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改善温室环境条件,增加蔬菜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MSP430F1232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和湿度是药房、粮仓、温室大棚等场所的重要的环境因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SP430F1232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该系统设计方案具有测量准确、调试方便、可实时记录报警信息、方便工作人员排故等特点,并可广泛应用于条件恶劣、人员不便进入的场合。  相似文献   

18.
以河北省抚宁县为例,通过对该县大棚生产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指出当前影响农村大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保障、种植规模、资金供应和思想认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发展对策,以求为发展北方温室大棚生产,从政策层面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为实现对温室大棚环境因子有效干预,促进作物良好生长,设计了一种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温室环境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的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水分湿度等环境参数,结合专家系统的作物生长环境需求,通过嵌入式系统进行判别分析处理,并以控制继电器驱动相关执行机构方式完成对环境因子的调节操作。其控制简单,易于操作,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蔬菜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因而许多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往往过量地施入有机肥和化肥,造成土壤养分过量积累,使蔬菜发生生理障碍。现将大棚、温室内栽培蔬菜常见的生理病害表现介绍如下:一、黄瓜。1.叶脉间黄化。原因是过量施磷肥引起锌素缺乏。2.叶脉间黄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