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验室管理系统,该系统先通过指纹识别来验证实验者身份,并自动为其分配实验设备,再通过无线发送控制指令给对应的电源控制单元开启实验台,同时ARM控制单元会定时监控各实验电源状况,从而实现对实验室的高安全智能化全天候开放管理。  相似文献   

2.
开放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开放实验室电源精细化管理水平,设计了一套远程电源管理系统。通过监控中心预约实验,待审核排班后下发实验室现场控制单元壁挂式主机,实验者经主机刷卡验证身份后,由主机分配实验台并通过ZigBee无线网下发指令到实验台电源控制器打开相应电源。电源控制器能实时采集实验台电源的电压、电流参数,并逆向上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根据上报数据判断电源工作情况,并进行状态控制。经运行测试,该系统实现了实验室电源无人值守、状态监测、远程控制等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签到系统.系统以单片机为信息采集与处理核心,智能手机为应用与控制平台,结合利用WIFI模块、GSM模块、RFID射频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模块、LCD显示模块、SD卡模块、时钟模块等形成系统硬件结构,并具有手机App远程调控与查看功能,实现了无线签到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验室管理,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STM32的实验室门禁系统.系统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由STM32控制器、指纹传感器AES2510、SD卡、声光报警模块、继电器、电磁锁、电源模块、LCD显示模块等组成,能够实现指纹录入、指纹识别、控制门开关、发声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面向开放管理的实验室门禁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高校实验室门禁系统与面向开放的管理机制的关系,据此提出实验室门禁系统的系统需求与结构,介绍了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在主要技术路线和关键器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主要由电子门锁、Mifare 1 S50系列IC非接触式智能卡、MF RC522为射频读写芯片的读(写)卡模块、MCU MSP430为控制核心的门禁控制模块、通信网络、后台发卡单元和相应的DBMS子系统等组成的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已经通过调试实现,经适当改造和适应,也有可能推广应用于高校大型仪器或其他服务项目的开放式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ZigBee技术,采用CC2420芯片和PIC18F4620模块的C51RF-3-JX开发板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实验性研究。对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心控制、门锁信息采集和锁窗控制3个模块进行了硬件设计,确定了微处理芯片与射频芯片和外设的连接方式,对电源电路、接口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指示灯电路做了设计和分析;实现了微处理器对射频芯片的控制以及射频芯片网络的搭建。最后通过测试接口数据验证了数据发射和接收效果。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粒子探测器集群高压电源系统,阐述了系统总体构架,重点介绍高压电源控制柜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多个模块设计的关键技术环节。该系统基于Nios II和ARM双核控制,设计了AC/DC变换器、高压电源阵列、CAN路由器、触摸屏及集群电源主控制器等模块,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功率因数高、精度高、纹波小、实时性好、设备的兼容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无线指纹识别门禁实验平台。该平台用C语言编程,将ZigBee技术和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用指纹识别模块识别指纹,并把信息传输给STM32,STM32控制液晶显示以及继电器的开闭,同时通过ZigBee网络把数据传输到室内,室内的各个位置都能够控制门禁。借助该实验平台,学生既可以掌握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也可以进行ZigBee节点数据传输、C语言程序设计、指纹图像对比分析、MDK系统仿真等相关的实验项目,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气体泄漏报警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实现该系统功能的方法。报警系统中的气体检测器可实时向远程计算机传输实验室内的气体状态,并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防爆风机进行定时排气。当有可燃气体泄漏且检测浓度达到设定阈值时,该系统及时向实验人员发出声光报警,并同步关闭实验室内照明或其他设备电源、气体阀门,开启防爆风机排出泄漏气体,消除危险。此外,考虑到实验室无人的情况,系统能够自动拨打电话,及时通知实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实际测试发现,当可燃气体泄漏至设定阈值时,报警系统中的可燃气体检测模块、自动排气模块、气体隔断模块、电源隔断模块和控制模块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时间不超过2 s,电话报警模块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但不会对报警系统的关键性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系统采用ARM920T作为核心处理器,以低频信号作为信号源,采用DDS技术,从而实现相频,幅度,频率特性的分析仪器,能够简单的实现信号源的时域和具体参数的波形。本系统主要由ARM920T控制处理器,DDS扫频模块,ADC采样模块,DAC输出模块,检波滤波器模块,扫频信号源幅度模块组成。其中处理器采样ARM920T,扫频信号源采样DDS芯片AD9851,检波模块以AD637JQ芯片构成,相位检测模块由AD8302芯片构成,通过DAC芯片TLV5618控制扫频信号的幅度。通过实验本仪器可以检测20Hz到1MH  相似文献   

11.
McWiLL集群系统网关是一种能实现使用不同集群通信方式的用户群之间的互通的网关。它采用双CPU结构,通过地隔离技术与屏蔽技术解决各种功率设备与射频设备对语音信号的强烈干扰问题;同时还采用智能识别方法解决双工设备与半双工设备间的语音交换过程中的VOX问题和自回环问题。实际使用表明Mcwill集群通信网关结构可行,设计技术合理。  相似文献   

12.
RFID技术在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RFID技术在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上的应用,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结合低频和超高频两个频段,以电子标签为信息载体,实现实验室的高效和准确管理,为高校实验室实验设备的管理开辟新途径,更好的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玲  何瑾  吴晓宁  赵佳  李大伟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136-137,141
随着高校对实验室资金投入的增加,实验室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通过对院级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实验人员、实验教学、实验信息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阐述了各管理环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立院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及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窄带通信(frequency divided multiple access,FDMA)技术在远距离通信上的优势,设计了基于DPMR(digital private mobile radio)数字对讲无线通信协议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采用C8051F120为主控微处理器,DPMR通信部分选用数字基带处理器SCT3252F及士康公司SRT3500系列套片组成的射频单元,软件上可实现多点分时上传传感器数据。节点最大发射功率为4W,接收灵敏度小于0.2μV,在城市较空旷环境下实测有效通信距离可达3.4km,适合于较大范围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以80C51为控制核心,连同低功耗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6以及PC机构成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实现方法。重点描述了AD7416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以及80C51与AD7416之间的通信方式,并提供了通信中的核心代码。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用于温度监控、温度实时采样等场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全开放实验教学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和射频收发技术,分析论证了全开放实验教学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其中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室主系统和实验室子系统.二者之间通过射频收发芯片进行数据交换;软件系统涵盖了实验教学系统、实验辅助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和用户管理4个模块。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基于CPLD的同步加速器高频发射机本地控制系统.高频发射机工作频率为0.5 MHz至4.2 MHz,工作模式为变谐波同步触发;本地控制系统采用了ALTERA公司的新一代内嵌FLASH存储器的MAXII系列CPLD芯片,结合抗干扰硬件设计,实现了发射机的自动开关机流程和连锁保护.该系统可靠地保护了发射机TH571B大功率电子管的正常工作,具有功耗低、稳定可靠的特点,并在加速器高频系统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的液位自动控制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质量,研制一种水箱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由ARM7S3C44B0X、液位检测模块、直流水泵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以及LCD显示模块等组成。首先采用电阻式液位检测模块获取液位高度脉冲频率信号,根据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外部中断信号的次数确定液位高度,最后通过PID控制算法计算,经定时器产生PWM波信号控制直流水泵输出的流量。介绍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过程。研制的实验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红外无线语音教学系统利用红外光为信号载体,抗干扰性强,背景噪声低,质量稳定,节省广电频率资源,当前在学校广泛用于红外扩音、外语听力播音,以及构建红外语言实验室等。红外扩音与考试系统、红外系统与多媒体教室也可以整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监察制度的属性、权力构成、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论证了国家监察制度的政治属性问题,结论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只有进一步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自身的政治属性定位,才能有效实现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确立的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的重要政治目标,进而更好地得履行监督、调查、处置三项监察职权,形成覆盖党纪处罚、政纪处罚、刑事犯罪处罚等党、政、法"三位一体"的强有力的监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