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波 《新闻传播》2012,(7):191-193
本文在对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进行概念界定、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对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进行有效处置,熟练运用八种途径汇集,准确把握五个环节分析,灵活组织五个要素编写,合理选择三对方式报送,精心遴选三种内容反馈,认真抓好两个重点引导,最大限度地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危害性,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2.
杨波 《新闻前哨》2013,(10):17-19
本文在论述民族心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和谐的民族心理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生成.进而建议构建和谐民族心理以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相似文献   

3.
杨波 《新闻前哨》2012,(8):63-66
本文将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成因归纳为七种,即:经济贫困落后,贫富分化严重;被剥夺感增强,心理落差增大;敌对势力煽动,价值观念偏离;民族文化动员,民族纽带联系;聚居格局影响,群体交流充分;新兴媒介推动,大众传媒渲染;维权意识增强,利益表达不畅。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形成和演化受到来自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的诸多风险致因因素影响,群体极化风险识别是在对其演化机理全面梳理基础上,对是否产生风险的判断,是社会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前导性环节。[方法/过程]文章论证了极端观点是群体极化风险存在的最主要具象形态,分析了极端观点的特征,构建了极端观点的TCMCR识别模型,基于自我归类理论中引用的原型性概念来识别极端观点,以元对比率的值表达观点的原型性,并以突发新冠疫情下的“辉瑞新冠小分子药物”舆情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文章构建的模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极端观点进行有效识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观点O13发生了群体极化现象,形成了群体极化风险。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产生的多源性、传播主体或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效应的敏感性、监控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应对与化解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应遵循舆情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舆情传播主体的平等性、舆情传播方式的"六度分隔"、舆情传播效果的"蝴蝶效应"等规律。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成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信息载体,也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大学生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意见和建议,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网络舆情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网络舆情的演化,都具有相似的从群体认同、群体比较、群体极化、群体迷思到削弱社会控制和发生社会侵犯的心理动力学过程。对于作为群体性事件"助燃剂"的网络舆情,可以做出概率预警。舆情预警与应对,不能伤害民意本身。  相似文献   

8.
徐翔 《青年记者》2012,(27):43-44
关于隐性舆论的研究概况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以及社会矛盾和舆情危机的多发期。在各种热点焦点舆论、突发危机舆情、公共群体事件背后,隐伏着大量未被公开表达或公开传播,却具有重要传播效果和社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网络舆情事件中,公众的表达存在态度不友善、言语不客观等问题.这与网络舆情表达主体和客体存在某些伦理失范有关.网络舆情表达主体包括个体表达、群体表达、整体表达和全体表达.网络舆情的表达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动机代替是非、态度甚于事实、关系超越道理以及表达主体的不平衡现象.认识表达伦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规范网络舆论,使表达主体的言论自由而负责.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演变带来新的国际媒体环境,取材、主导多元化,传播形式更为互动,此时社会舆情表达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国际新媒体环境在新媒体演变下,既要响应民众的心声传达社会舆情,同时也要坚守新闻人的职责与操守,对社会舆情表达作出有效的引导和修正,使社会舆情做出正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重大变迁,社会矛盾交错重叠。互联网,特别是各种社交媒体,为广大的草根阶层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掌握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及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将有利于我国政府公权部门积极有效应对和化解网络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自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新闻舆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要面对突发新闻舆情。对突发舆情进行相应分类研究,可以帮助当事人正确应对各类突发舆情。对突发公共舆情分类的方法有多种。梳理当前媒体经常发生的热点事件,可以发现,大部分新闻舆情热点事件可以归纳到如下几类:涉法事件类(诉讼官司、利益冲突、暴力行为等),自然灾害类(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群体事件类,和民生社会类(罕见病例求助、娱乐事件等)。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意见分化、对立或聚集,产生网络对峙、网络声讨等群体极化现象.为揭示网络舆情演化系统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特性与形成规律,在分析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内涵、特征和形式的基础上,从网络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则、交互过程、群体涌现等出发构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Multi-Agent系统,建立网络舆情演化中的群体极化模型,给出算法实现,并且利用计算实验方法验证群体规模、意见领袖数量、意见领袖观点等对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影响,进而对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诠释.研究有助于把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以及监测网络群体成员的群集行为,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多种网络应用方式尤其是微博得以充分运用,这大大促进了网络舆情的立体化、高效率传播。在网络群体传播语境下,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传播能够交织进行,网民的群体意识也得以增强,网络舆情呈现出规模化、强有力的传播态势。同时,网络群体成员的舆情表达常常表现出非理性从众、极端冒险和舆论暴力等特征,从而往往使网络群体传播具有"沉默的螺旋"效应、"群体极化"效应和"网络舆论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15.
公民法律权利意识觉醒和网络的开放性表达,促使与司法案件相关的网络舆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之一。近年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国内热点司法案件的网络舆情进行追踪分析,并发布了一系列司法舆情的分析报告。然而,人民网的舆情报告是分散的历时性报告,本文以2007年—2013年间人民网司法舆情报告为研究对象,将分散的报告进行整体研究,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挖掘热点司法案件背后的舆情特点和社会诉求。从司法舆情演变的总体走势过程中探寻司法舆情传播机制规律,以获取司法系统应对舆情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草根网民的网络举报行为以及个性、多元的网络意见表达,让习惯于实体社会治理的有关部门和国企近年来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公信力危机.提升Web2.0时代的政企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迫切需求,成为催生"舆情分析师"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与网络表达平台的发展,青少年群体在网络舆情表达中展现出善用"缩写梗"的特征.本文以卡尔·曼海姆及彼得·伯格的知识社会学概念为研究理论,从青少年独特的"梗文化"网舆表达方式发掘青少年的网络群体化意识.研究发现,从曼海姆的外部主义视阈出发,网络环境的即时性、互动性、圈层性使得青少年群体网舆表达方式呈现出"...  相似文献   

18.
舆情监测与危机应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是人们对事物价值判断的表达。新媒体时代的今天,舆情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如何运用新的形式、新的方法,有效化解舆情危机,对于保障企业、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位大型企业高管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舆情是公众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是社会心理、社会态度的外部表达。今天,大数据技术与新冠疫情叠加,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世界的舆情环境,也造成了当前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变化。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国家安全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均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舆情研判、舆情治理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工作。面对网络舆情对治国理政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国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争取在舆情引导和国家发展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安宁  安璐 《情报学报》2022,41(1):96-106
本研究提出一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信息中提取群体智慧的方法,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群体智慧涌现的模式与规律。以群体免疫相关话题为例,利用依存分析的关系抽取(relation extraction with dependency parsing,REDP)方法提取微博、评论含有的三元组,以结构化表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公众的知识条目,基于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拓扑结构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的群体智慧涌现模式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中提取群体智慧,同时发现,随着突发事件的演变,舆情的热度和群体智慧并不是线性平稳增加的,涌现存在临界现象和跳跃式前进的特征。舆情知识网络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网络结构,群体智慧主要集中于微博信息中,具有动态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