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域敦煌回骼文献语言词法研究邓浩,杨富学回鹘文献语音指的是8──15世纪间通行于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人中的用回鹘文书写的古代回鹘语言,一度通行于河西、中亚乃至西亚等地,后随着伊斯兰教的扩张和阿拉伯文字的东渐而趋衰微,17世纪以后便不复流用,文献散佚殆...  相似文献   

2.
回鹘文宗教文献对于古代维吾尔宗教史和语言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从考占发现所获回鹘文文献看,佛教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绝大多数译自汉文,少数译自藏文,个别文献译自焉耆——龟兹文等语文。本文所刊布的七件回鹘文佛教文献是本世纪初由伯希和、斯坦因取自敦煌千佛阔17号窟(即藏径洞),现存巴黎国立图书馆伯希和特藏中和伦敦大英博物馆斯坦因特藏中。这些回  相似文献   

3.
喀喇汗王朝境内的回鹘人于公元10世纪接受了伊斯兰教以后,曾在阿拉伯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一套书写回鹘语言的文字,被称为“哈卡尼亚文”,《福乐智慧》就是用这种文字创作的。论文在对其语音描写的基础上,重点与古代突厥碑铭文献和回鹘文文献进行对比,归纳总结了《福乐智慧》语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耿世民教授的巨著《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2008年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成果终于填补了一项空白。该书结构合理、写作规范;立意深邃、高瞻远瞩;直面现实;语言质朴、浅显易懂,为研究回鹘文文献语言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也为研究佛教在塔里木盆地的传播提供了事实材料。该书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乃至世界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摘自9到14世纪高昌地区回鹘文文献中的实例论述了当时回鹘文文献语言形容词的类别及其语法特点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公元9──13世纪,古代维吾尔人曾并行使用过两种书面语言,这就是回鹘文献语言和喀喇汗王朝文献语言。回鹘文献语言是通行于高昌回鹘汗国的书面文学语言,又称北部回鹘语;喀喇汗王朝文献语言则是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通行于喀喇汗王朝的书面文献语言,又称之为南部回鹘语。两种文献语言在通行范围上虽然有南北之分,但是基本的特点是相同一致的,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只是回鹘语的两种书面语言变体而已。但是,由于两个王朝长期的宗教对立,使得彼此的语言交流时常中断,加之受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南北两地的回鹘书面语又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7.
《乌古斯传》(oguz-nam)是流传在古代维吾尔人民中间的一部散文体英雄史诗。它于13-14世纪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用回鹘文(古代维吾尔文)写成。对其语言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乌古斯传》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态、式、人称、时等语法范畴,并与其他回鹘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乌古斯传》语言动词语态、式、人称和时态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古今维吾尔语的历史分期问题学术界有不同见解。文章认为,古今维吾尔语历史应分为三个时期:一、回鹘语时期,即8-15世纪。其中,突厥文文献语言期为8-9世纪,回鹘文文献语言期为9-15世纪;二、喀喇汗王朝突厥语和察合台语时期,即10-20世纪初。其中,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期为10-13世纪,察合台文文献语言期为14-20世纪初;三、现代维吾尔语时期,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同时,文章还就古代维吾尔语元音i与觙"合二为一"的时期问题,元音a、覿弱化为e、i在文字上如实反映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7~13世纪古代维吾尔人民及中亚各民族曾经相继使用过突厥如尼文、回鹘文,并用这些文字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记载并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历史、佛教、经济等方面的文献。笔者在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对突厥碑铭文献《阙特勤碑》、回鹘文佛教文献《弥勒会见记》及另一部回鹘文文学名著《福乐智慧》的名词格位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是一部长达二十七幕的大型佛教剧本。它不仅对古代维吾尔语言、文学、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献在我国民族文化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根据《弥勒会见记》语言特征来论述《弥勒会见记》是与多数回鹘佛教文献一样属于y-方言,即具有属于y-方言文献的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裕固族的祖先是古代回鹘人,古代回鹘语是西部裕固语的主要嫡亲语言。通过西部裕固语中对戏剧的称谓是耶尔"yer"和回鹘文献语言中对歌唱称谓依尔"yir"的比较,我们有理有肯定古代回鹘人对戏剧的称谓也是依尔"yir"这个词。  相似文献   

12.
回鹘文《金光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的佛教著作。它与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并称三大回鹘文佛教译著,对我们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字、宗教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是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四卷第六品的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和注释。  相似文献   

13.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二)李经纬二、动词的式动词为反映说话人的态度而发生的语法形式变化,称之为动词的“式”,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式”有以下几种:(一)否定式动词词干之后加附加成分—ma-/-ma-构成否定式。例如:uorqopsl...  相似文献   

14.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一)李经纬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心理活动)的一类词叫动词。动词是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词类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类词。动词具有语态、式、时、人称等语法范畴,这些语法范畴通过综合或分析形式来表示。一、动词的词态动词...  相似文献   

15.
回鹘文文献是指用回鹘文写就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在综述国内外回鹘文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回鹘文历史文献的研究对象、思路、方法、观点和预期价值,旨在以此建立回鹘文历史文献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粟特人是古代中亚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民族之一。他们不仅以经商著称,在文化方面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回鹘人使用的回鹘文、摩尼文和亚述文(即古叙利亚文)借自粟特人使用的相应的文字;背景各异的几种文化通过粟特人的媒介传播于回鹘中。根据回鹘语文献中存在的一些借词,探讨粟特语及其对回鹘产生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译自汉文本《慈悲道场忏法》,译名为kanti qlγuluq nom bitig。该文献是现存回鹘文献中篇幅较大、内容丰富、语言特色鲜明的一部佛教文献。本文从文献简介、文献研究概况、文献价值及研究意义等几个方面对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文献本身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求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回鹘文是维吾尔族先民—回鹘人于公元8世纪前半叶以古代粟特人使用的草体粟特文为基础创制的音素文字。回鹘文产生后,不仅在回鹘文化历史上,而且也在北方诸民族文化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北方的许多民族以回鹘文为基础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本文以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回鹘文研究的新成果为依据,结合汉文史籍的有关记载,初步推定从公元10世纪起至今,回鹘文一直广泛传播在西起阿尔泰山,东至辽河流域一带的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中。契丹小字,蒙古文以及后来的满文、锡伯文之创立皆受到回鹘文的影响。回鹘文、契丹小字、回鹘式蒙古文、满文和锡伯文具有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初,德国先后向新疆派遣了四次探险队,于吐鲁番等地发现了大批出自敦煌、吐鲁番等地的古代遗物,其中有不少回鹘文文献。此外,俄、英、法、日本及中国也有大批回鹘文文献入藏,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与宗教(包括佛教、摩尼教、景教)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20.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01,(3):161-171
西域、敦煌出土的为数相当丰富的古代回鹘语佛教文献,是古代回鹘佛教研究的 第一手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料,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填 补了西域佛教史研究的许多空白,可以说,回鹘佛教文献的研究,是20世纪西域佛教史研 究中成果最为辉煌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