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艺术形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在北京大学设立书法研究会,率先倡导开设书法专科,其书法创作兼容并蓄,对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积极作用,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牛达生 《寻根》2012,(2):28-36
书法,不言而喻是指文字的写法。凡写字的人都想把字写得美观好看,因而文字书写的美化,便成为传统的民族艺术。从魏晋到唐宋,汉字的书法艺术达到极高的境界,出现一批影响深远的书法大家,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书法珍品。西夏受唐宋书法艺术的影响,也发展了自己的书法艺术,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书法艺术是产生于中国、并广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人民所喜爱的一门艺术。书法艺术之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内涵。一、汉字书法与自然观、艺术家汉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的刻画符号,而它的成熟和得到普遍应用,最迟不晚于中国的商朝(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现在我们能够看到那时的大量文字,即甲骨文。中国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几种方法。而其中最基础的方式是“象形”。象形是用简单概括的线条画出事物轮廓的方法。它和写实绘画不同,不以忠实地再现为旨归…  相似文献   

4.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鸾翔凤翥,沧海桑田,一代又一代的志人高土书字写志,在我国数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竖起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秦之古、汉之拙、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元之态、明清之朴,成为不同历史的审美表征,永远地嵌刻在历史时空中。去年11月11日,“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开幕式暨名家书法系列作品集首发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相似文献   

5.
艺术成就:苏士澍自幼酷爱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少年时代拜刘博琴先生为师,之后师从启功先生近30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编辑出版工作,数十年专注中国书法、篆刻的创作,对中国汉画像砖、石及历代碑帖、拓片均有深入研究。苏士澍的书法兼习诸体,尤擅鸡毫作篆隶且颇具特色;其行草流畅,韵味浓郁;其篆刻宗秦法汉,寓己意于古风之中;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公益书画展览并于日本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举办个人展览,进行书法讲学;主编多卷本的《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全集》和百册《中国历代书法精品大观》等出版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数千年来,无数知名与不知名的书法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以及发展现代书法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泉即是包括方块汉字造型在内的一切美的客观物象。大约在觎皿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及类似图案的线条划纹,这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从生活、劳动的需要出发创造出来的、用以记事的象形文字。中国…  相似文献   

7.
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记号等性质,但其根本属性则在于表象性质,从汉字之造字法亦可求证,尽管从今天的汉字形态中已经很难理解其形象特征。由汉字书写所形成的中国书法艺术是造型艺术,具有造型美、点画美、节奏美、章法美、风格美等诸多特征,但归根结底则可概括为形式美特征。形式美也是当代美学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角度去考察汉字书法文化和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展览,也就不难解释当代书坛万象和把握书法未来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化的瑰宝。古往今来,书法家创造的书法艺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诸如扫帚书法、筷子书法、手指书法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都离不开人体持笔来书写;而今却有人操纵提线木偶,由木偶挥毫书法,被国际新闻媒体赞誉为“世界首创”、“神州一绝”。这一绝技的创始、表演,就是福建省连城县冠豸山艺术团的常务副团长、  相似文献   

9.
9月29日,“故乡行——孙敏书法艺术展”开幕式暨嘉定区第3届中小学生“孙敏书法艺术奖”颁奖仪式在上海陆俨少艺术院举行。孙敏向陆俨少艺术院捐赠了本人的书法作品,并向荣获第3届“孙敏书法艺术奖”的中小学生颁奖。“孙敏书法艺术展”作为上海孔子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和篆刻委员会、上海孔子文化活动周组委会和嘉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扩大当代海派书画家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积极营造和谐的社会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0.
谈谈中国书法何清谷在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中,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独特。它是借助汉字的书写,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殊性能,通过点线的变化运动,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念、学问修养、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等精神因素的美的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有妙不可言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由汉字书写而成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审美思维及其精神特征,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象征,深刻地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文化结构和精神追求。一定时代的艺术是该时代文化精冲的美的再现。同时也必受该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再承 《寻根》2023,(1):81-87
<正>在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书法可谓能最直接、最全面地表现中国文化本质和精髓,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书法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闪耀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志趣和人文情怀,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书法艺术世界。甲骨文书法作为中国书法源头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13,(8):64-65
萧根前,1940年生于湖南省涟源市。原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书法教育委员会会员、《墨坛艺苑》特邀艺术顾问。2003-2007年在甘肃省张掖市、湖南省娄底市、甘肃省艺术馆举办个展。2008年参加中日韩文化艺术节,两幅作品在日本展出。  相似文献   

14.
与文字书写相关联的书法艺术 ,在中国绵亘数百代 ,历经数千年 ,具有悠久的历史荣光。在漫长的历史时期 ,书法不仅充当了传情达意的交流工具 ,而且也是文人士大夫们雅玩遣情表现自我修养的手段或是寻求精神寄托心灵安慰的理想港湾。它植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土壤中 ,深受传统文化浸蕴 ,在文化层面被赋予深刻内涵 ,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 ,有人说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一部中国书法史 ,不仅是一部单纯的书法艺术史 ,更是一部内容宏大精深的书法文化史。然而 ,近代以来 ,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 ,却在现代文明和西方艺术思潮…  相似文献   

15.
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日本朝日新闻社、日中友好会馆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书法20人展暨第46届日本现代书法20人展》于今年春意浓浓之际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此展于今年初已在日本成功举办。笔者有幸和参展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刘炳森等同去日本参加该展开幕式,在与日本书法家的深入交谈中,我们深感日本书法家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有其独到的理解,而他们创作心态的宁静,也与中国书法界一些人的浮躁心态形成鲜明对比。如何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书法艺术瑰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始终思考的一个共同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也就是对中国的书法传统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如何创新,往哪里创新的问题。中国的书法艺术,始自商代,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之所以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其代代继承,代代创新,代代与时俱进。正因为如此,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并产生和造就了一个个书法名家和一大批书法名作。晋代的王羲之和唐代的颜真卿就是继承与创新的卓越典范,他们成其大才的艺术道路,也就是继承与创新的道路。历代的书...  相似文献   

16.
书法综述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42-242
2011年上海书法事业在贯彻“大发展、大繁荣、大团结”的方针中全面展开。为了把书法艺术打造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名片之一的战略目标,首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全国第10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展区)”,这对上海书法的持续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上海的书法艺术更加融入到全国的“大书法”中。  相似文献   

17.
现代艺术史的一部力作中国书法艺术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艺术,书迹遗存是丰硕的,书论研究是深邃的,书史著述也是独特的。只是,相比较而言,书论比书法滞后,书史比又书论滞后。史前就出现刻划符号,作为线条艺术的书法即已诞生。但是,正式的书...  相似文献   

18.
书道是一种用文字书写以表现美的特殊艺术,自古盛行于中国,后来又普及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学习中国汉字的所谓“中国文化圈”内。汉字与西洋的罗马字母不同,因为它是一种绘画因素颇强的象形文字,所以书道的发展可以说是必然的。在上述受中国书法影响的国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日本。这是因为日本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假名书道”。下面介绍一下日本书道的发展与中国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宋代杰出书法大家米芾、苏轼、黄坚庭、蔡襄,并称"宋四家",代表了宋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如此排列当以其书法影响大小而论,若以时间顺序,蔡襄无疑系米芾、苏轼、黄坚庭的前辈。其中,米芾书法以超逸取胜,苏轼书法以气势取胜,黄庭坚书法以诗境取胜,蔡襄书法以古趣取胜。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化》2013,(4):I0001-I0004
日本书法渊源于中国,而又有独特的发展。日本历代书法家们一边从中国浩瀚的书法传统中吸收营养,一边大胆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既不背离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精神,又具有日本特色风貌的书法历程。不可否认,作为世界第二书法大国的日本,其在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值得我国读者学习和借鉴。嵯峨天皇简介嵯峨天皇为日本桓武天皇之皇子,平城天皇之皇弟。生于延历五年(786年),驾崩于承和九年(842年),享年57岁。嵯峨天皇自幼好学,博览经史。诗文书法,皆成绝伦。与空海、橘逸势合称"三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