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五四运动犹如一把利斧凿开了中国这个黑暗“铁屋子”,透射进来一缕久违的阳光,飘荡着一股清新的空气,而作为思想风向标的文学领域也在响应中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思潮。文学领域几大巨头之一的小说也不可逆转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吸收了这种变化。中国现代小说就是带着一连串的问号——问题小说,告别了封建时代,开始了她的现代征程。  相似文献   

2.
思维模式的转变常常会带动整个意识领域内其它因素的变化。意识领域内最敏感的文学也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和抉择。借鉴外来文化的优长就成为中国文学取得新平衡的必要因素。中国小说的形式选择呈现了特定的方向。小说视角的转变较集中地表现在叙述视角的多元化和叙述者的多重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社会现实被认为是文学的来源,文学也成了社会的一种反映。在这种观点下,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有着广泛的发展领域。但是,文学不能等同于现实。通过王祥夫的短篇小说《客人》探讨了在当下中国转型时期城市与农村两种文明的冲突,来表现文学世界虽然与社会现实有着复杂的联系,但文学世界是作者通过多种文学手段被艺术化审美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论鲁迅和余华小说的精神同构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仍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坛。在直面人生、社会的价值问题和精神溯源的过程中,一代代的文人与鲁迅不期而遇了,新时期的余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的小说创作在认识论与价值观方面,在思想理念及深层的精神领域,在思维方式以及文学的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惊人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60年代,台湾上空弥漫着"反共抗俄"的硝烟,国民党的政治意志吞噬着台湾人民追求祖国团圆的愿望。此时,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文学艺术逐渐被沦为政治的附庸,文学的政治功利性最大限度张扩, 在台作家大多数"随潮而起",开始创作大量的"反共"作品。唯有一批台湾省籍乡土作家破蕀求索、孜孜不倦,耕耘着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  相似文献   

6.
小说在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但我们对小说的要求却也越来越苛刻,在很多时候,阅读的体验是厌倦多于兴奋。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说长篇小说营造出空前繁荣,同时也埋伏着隐忧和危机。影视、网络与大众近了,文学与读者远了,常说的纯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高蹈的存在。文学究竟如何生存?该怎样反思我们的文学传统?文学还有多少新的可能性和多大新的空间可供开发?这些已成了每个作家和评论者不能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文学创作现象.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它开启了从政治学的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对于现代小说样式的确立,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努力,使"小说救国"论蔚为大观。作为"新小说"肇始的"政治小说",先天地秉赋着宣教的文学社会功能。这一文学史实的还原,必须依傍于政治小说流变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以往学术界主要看重的是金圣叹通过小说评点所构筑的文学创作理论,而实了上金圣叹小说戏曲接受理论也很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和一,金圣叹采和随文批评的方式来表达他对批评对象独到而8深刻的理解,这对读者的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活动起来了一种导向的作用;第二,金圣叹对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受条件和接受能力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强调;第三,金叹还依据他自己的理解对作为接受对象的原作品进行了删节和改动,从而使他自己成为《水浒传》和《西厢记》新文本的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时也使他的接受批评实践由文学接受领域延伸到了文学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说文体创造的现实是令人兴奋的,也是十分复杂的。而某些作品不仅消解了文学精神,也在消解着文体的建构。因此,倡导创造,力避模仿和破坏,不遗忘文学的精神追求,是当前小说文体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小说课堂承载着太多意义和价值问题。意义性问题固然重要,但单纯的意义探讨并非文学。本文尝试从文学层面出发,寻找一种根植于学生审美体验的小说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东方比较文学领域中,中韩近代文学研究部分是一片"净土",尤其是中韩近代新小说研究领域受到了长期的冷遇。虽然中韩新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比较系统的研究著作。韩国文学专家赵杨的《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以下简称《中韩新小说》)一书的问世,  相似文献   

13.
阳芬 《海外英语》2014,(16):136-137,139
晚清到五四运动时期,在本国的封建闭关传统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双重压力下,革命救国的呼声不断高涨。文学领域成了爱国人士的新战场。当时的文学翻译也刻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该文从当时特殊的社会文化着手,探讨其文学翻译的在影响,并总结了当时文学翻译的几个特点:"新小说"占据了文学翻译的半壁江山;政治小说、科幻小说等被引入中国;翻译作品主题和文本来源呈现多元化;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声势浩大;文学翻译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14.
教育小说或日成长小说启蒙运动时期首先在欧洲的文学舞台上出现,德国是教育小说的诞生地,美国则是这一小说类型最好的继承与创新者.从纵向角度看,教育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横向角度看,随着各国的文学交流及影响的加强,教育小说受到德、美、法等国作家的青睐,而各国的教育小说在文学表现上存在着显在的通约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小说或曰成长小说启蒙运动时期首先在欧洲的文学舞台上出现,德国是教育小说的诞生地,美国则是这一小说类型最好的继承与创新者。从纵向角度看,教育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横向角度看,随着各国的文学交流及影响的加强,教育小说受到德、美、法等国作家的青睐,而各国的教育小说在文学表现上存在着显在的通约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领域,范小青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作家之一,她不仅以大量的小说创作实绩确证了自己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为广大的文学接受者不断扩展着审美阅读空间,更为众多文学批判专家提供了可资研究的文学文本,张德明先生的《范小青小说创作论》便是研究其小说文本的一本专述。本文试图通过对此专述的理性解读,以探寻作家批评的体系构建和批判圭臬。  相似文献   

17.
《奥德赛》着力写漂泊,以奥德修斯在海上10年的旅程为主线,歌颂了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是欧美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杰作,成为中世纪流浪汉小说的先驱和旅程文学的原型。从该作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奥德修斯在海上的生涯开始,“漂泊”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母题,影响着许多欧美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艺术创作。在欧美文学中,也从此确立了以寻求、浪游、回归为内容的三大漂泊母题。“漂泊”便成了最好的陈年佳酿,在欧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酿造出了许多陈年美酒。其中,深受漂泊母题影响的旅程小说作家的阵容最为强大。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文学创作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成绩,在整个20世纪的文学发展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他的精神不仅影响了许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也影响着新时期以来的许多作家,本文主要论述了新时期小说中的鲁迅传统,主要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类世界的关注——人的主观战斗精神、对于知识分子的关注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层挖掘与探讨等三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壮族文学继续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壮族文学重要艺术门类的壮族小说创作,无论是思想观念、创作题材、表现方法等,都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变化,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人性化的、合乎自然规律的价值取向,其作家队伍阵容也保持着较好的梯次结构,形成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明清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都期待研究方法的革新、研究领域的拓展,期待质的飞跃和时代性建树,本期推介的“明清文学研究新视角四人谈”,尽管有不同的学理基础与各异的思考维度,却都是致力于运用新观念、新方法的明清文学研究实践。其中所体现的反思性姿态,至少印证了这一点:学术研究之消长,主要并不取决于研究对象自身之短长。同时,这些深具洞察力的研究实践也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学术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