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集会,纪念他—这位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历史伟人与奇人。是他把旧中国引向了光明,是他近百年来第一次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自立于世界之林,是他改变了四分之一人类的命运,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学习、研究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他所开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1,(7):74-75
你知道怪盗亚森·罗宾吗,7在推理小说中,虽然他的名声不如福尔摩斯,但他可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易容高手。 在莫理斯·勒布朗笔下,怪盗亚森·罗宾外形多得几乎连他自己都搞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不仅能随时改变面容和服装,就连声音和笔迹也能改变,变得完全像另外一个人。因此,几乎无人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他曾乔装成巴黎警察局的保安队长,四年间,刑警们都听他指挥,完全没人察觉出异样。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的思想与情感发展的历程中,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是童年时代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的美的体验,这一体验使他形成并追求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与;二是“家道中落”的对农民和小市民情感的体验,它与此前的体验发生冲突,并改变了他伯人生道路;三是留日时期对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体验,改变了他的人生理想,四是大革命时期对青年精神状态的体验,改变了他的进化论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教育低谷时期,他也从来放弃,他很清楚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这三十年,他从未因为外界的评判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见风使舵 只因他顺着风向的改变而改变了航行的方向,你就指斥他立场不稳、游三滑四吗?殊不知。这正是他的智慧所在啊!诚然,没有目标、毫无主见、轻易改道转向的人,并不值得称道。我们赞赏的是面对海上的瞬息万变,能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盲目莽撞、不固执己见的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6.
《千万遍我爱你》又把金希澈带回了最初的演员身份。可是无论是歌手.还是演员,他都是最特别的存在。他说,周围人都觉得他的性格好了很多.懂事了.改变了。只是.一些专属于金希澈的小坚持。永远都不会改变。依然自恋.依然挑剔、依然善变……  相似文献   

7.
《音乐世界》2010,(3):76-77
由生田斗真主演的三部电影都将于2010年上映,从春天到夏天,电影院的大屏幕上将一再出现他的身影。2010年必定是他忙碌的一年,也注定将会是让他难忘的一年,或许也是他开始转变的一年,新年伊始,听听生田斗真说说改变他命运的三个人。  相似文献   

8.
大树的关怀     
《初中生学习》2004,(3):6-6
他是一个差生,但他并不想让别人瞧不起。他想改变自己在班级里落后的地位,于是他萌生了一个荒唐的想法。一次考试的时候,他坐在了—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的后边,前边  相似文献   

9.
佚名 《师道》2004,(8):4-5
他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数学家,但是他大学入学考试重考了五次,每次失败的原因都是数学考不好。他大学读到几乎毕不了业,每次考不好都是因为数学成绩不佳。他大学毕业后考不上任何研究所,还是因为考不好数学。数学是他一生的至爱,但是数学考试是他一生的梦魇。不过这无法改变他的伟大:  相似文献   

10.
杂《公鸡的过错》大意是这样的: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提出来杀了。邻居不解,问他这些公鸡每天报晓都挺准时的,为什么要杀它们。那人却说他早晨有晚起的习惯,公鸡却叫得很早。邻居又说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的睡觉习惯呢?主人说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有这个习惯已经几  相似文献   

11.
人若想改变命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这是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生活共同诉说着的一个真理。改变自己,正是“超越“的生命逻辑。审视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谱系,“超越”成为他语文教学生涯的本质属性,改变自己,就是改变经由他创造的课堂教学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老师的职业生命,正是由一个又一个充满着超越意识的课例层叠而成的,他们不但成就了王老师的语文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罗志祥     
《音乐世界》2010,(5):100-103
《罗生门》是罗志祥出道以来的第七张个人唱片,新专辑中,他不仅改变曲风,尝试电子摇滚路线,在造型上也大胆出位,用罗志祥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想做男版的Lady GaGao。  相似文献   

13.
兆文 《家教指南》2003,(6):50-50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在古今中外的人才成长史上屡见不鲜。家庭中的长辈对子女的告诫、劝勉,更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吉林省白山市二中校长王继忱是国家级劳动模范,大哥是国内著名外科学教授,二哥是中科院数学院士,四弟是著名作家。他在回忆他们兄弟成长时说过:“我父亲是一个勤劳而朴实的农民,他要求我们刻苦读书,改变自己。他说过的一句话改变了我们一生,并继续激励我们奋进:‘我当牛做马挣钱供你们念书,绝不攒钱给你们娶媳妇’。”可见,优秀的家庭教育绝不是有文化、社会地位高的人的专利,它体现在千家万户。当我们…  相似文献   

14.
记忆里,父亲从未抱过我,亲过我。同样地,也从没听他说过他爱我之类的话。不会表达感情,似乎是父亲最大的缺陷。还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彻底认识到父亲是一个不可能被改变的人,不再妄想在他脸上看到任何明显的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15.
谈起网络,陈国华笑言自己是半路出家。大学时,他的专业是物理,毕业后的10多年里,他先后做过学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等部门的领导。2002年,他得到一个去英国学习的机会。正是这个机会,改变了他日后的职业规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杨伟元 《班主任》2014,(12):46-47
养成一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改变一种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学生做事磨蹭,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你着急,他不急;你催促,他慢条斯理;你训斥得凶了,他干脆就罢工不做了,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最初目的了。倒不如多给他一点时间,为他搭建台阶,一步一步地让他慢慢来,别人花一小时能做完的事情,他花两小时做完也是成功。  相似文献   

17.
儿子贝贝是一个健康、乐观、通情达理的孩子。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在一段时间迷上了电脑游戏,玩起来不顾时间,对父母的劝说也不听。我们试着给他规定时间,但由于他从小固有的任性和游戏的新奇、吸引,很难约束他。再加上开始我的态度简单粗暴,教育以失败告终。为了改变他任性的性格,培养他说话算数,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豆豆专集     
王宝艳 《山东教育》2005,(23):90-90
豆豆是个个性强,又淘气的小男孩,在集体活动中,他经常出怪声,做怪样,只要自己不高兴就乱发脾气,谁劝都不听,做游戏时他总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就连父母对他都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教育。他父母希望老师能帮助他,让他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9.
战胜自我     
覃红梅 《广西教育》2013,(28):62-62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这是我送给学生的一句话,没想到这么一句看似简单的话竟会改变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名叫吴小敏,他个子较小,平时几乎不说话,也几乎不和同学交流;上课从不发言,也很少参与小组讨论活动。他很孤僻,仿佛总有心事,整天闷闷不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他孤僻的原因:他和他爸爸都是口吃的。讲话结结巴巴,他怕别人嘲笑他,所以便自我封闭起来。  相似文献   

20.
袁中道作为公安派最后的掌门人,他自身的生命态度和价值立场与袁宏道以及他自己的前期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与当时的文化语境的改变有直接的联系,并由此导致了后期公安派激进立场的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