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编组专题集邮展品模式的沿革专题集邮收集方式的出现已有100多年了。专题集邮展品的正式展出也有80多年了。据记载,1863年6月英国就出现了与传统集邮不同的收集方式,即按同图案邮票和以邮票发行目的来收集邮票的方式。1870年7月在集邮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肖像邮集》的文章,介绍了一部人物专题邮集。直到1928年卢森堡的著名集邮家伯那德·菲塔在欧洲国际邮展中才正式展出了他的专题邮集,因此,他被认为是专题集邮的创始人。开始,专题集邮是以同一类图案邮票(不考虑邮票发行目的)进行邮票收集和编组邮集的。以  相似文献   

2.
专题集邮在上海的发展历程 上海是中国集邮的发祥地,但在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乃至全国的集邮方式是清一色的传统集邮。虽然那时也有人从事红印花、大龙、孙中山像邮票或商埠票的专门收集和研究,但这与国际集邮界公认的专题集邮不是一回事。至于那时对外票的收集,人们大多按国别收集,英、美、日本、英联邦等的邮票是人们收集的主要对象。一些老集邮家那时也有对某种题材的特别爱好,如马任全爱集以马为图的邮票,王纪泽收集邮票上  相似文献   

3.
邵林 《上海集邮》2000,(9):41-42
集邮者在进行传统集邮的同时,往往会对邮票上的图案发生兴趣。比如,专门收集中国邮票的集邮家马任全,他也曾收集过一些外国邮票,因为他的生肖属马,所以特别留意画面上有马的各国邮票,口久自然形成一部马邮票的专集;王纪泽和张包平之是一对因集邮而相识、相爱的伉俪,他们除了专集红印花邮票外.还专门收集夫妇双人像邮票。这是与传统集邮不同的另一种方式,不以邮票的发行国家(地区)、年代、票种为界限,也不追求每套邮票必须“全”,而是只以邮票画面反映的内容或邮票发行目的(简单地说,是指邮票纪念或宣传的事物,一般为邮票的票题)作为取舍的依据,这类集邮方式称为“专题集邮”,最初的专题集邮又称“图别集邮”。  相似文献   

4.
李军 《集邮博览》2013,(10):68-72
笔者在地矿部门工作了30年,深爱这项事业,因酷爱集邮,于1993年把集邮嗜好同所在单位工作性质相结合,确立了以矿物宝石为自己的集邮专题,两者融汇,一发而不可收。近20年来倾心收集世界各国发行的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同时根据有关资料和实际收集情况,每年对上一年度世界上新发行的该专题邮票进行汇总统计,并撰文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军 《集邮博览》2015,(4):76-81
集邮者的特点之一是结交广,朋友多。经常有朋友问我:您酷爱集邮,又热衷于矿物宝石专题集邮,既系统收集新中国邮票,又收集世界各国发行的矿物宝石专题邮票,您每年在集邮上要花费多少钱?因为这是一个涉及个人隐私和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笔者一般不作正面回答,只含糊应付几句。最近又有朋友提及此事,并说您每年都要写一篇介绍世界各国发行的矿物宝石专题邮票的文章,能否透露一下您每年仅就收集该专  相似文献   

6.
正集邮展览是当代集邮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形式,是普及、交流、提高集邮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当前,专题集邮是集邮展览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它已经成为我国和全世界非常受欢迎的集邮类别,参与人数较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图1为2013年澳大利亚世界邮展首日封)。专题集邮是按邮票图案、文字和发行目的来收集、整理和研究邮票以及相关邮品的一种集邮方式,专题展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集邮者一般有求全心理,特别是专题集邮者,恨不得把属于自己专题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邮品都收集齐全,遇到了就买,生怕错过了机会。但是近些年来,集邮者感到要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就好像自己的钱包越来越小。一是邮票面值逐年稳步提高,二是新邮票不断地大量印出来。现在每遇新邮发行,似乎很容易使集邮者掏出大半个钱包。 这种令邮人感到集邮消费过重的情况,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集邮的普及,特别是专题集邮的发展,对邮票的题材、品种和数  相似文献   

8.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欧美国家,喝咖啡的人数大大超过了喝茶的。在东方,随着西风东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把喝咖啡当成一种时髦。爱喝咖啡的人可能收集咖啡专题邮票。世界各国发行的咖啡专题邮票不到百种,还有一些纪念邮戳和邮资封片,收集的难度更大些。在美国专题集邮协会中,就有一个“咖啡和  相似文献   

9.
集邮,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参与者众。但面对邮票大千世界,没有一个集邮者收集齐全过。由此,集邮者就研究起了集邮的方法。从总体上讲,集邮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类是传统的方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是按发行邮票的国别、年份顺序逐枚逐套进行收集,组成年册,或者按一定的历史时期收集和组成邮集。另一类是专题法集邮,它是将邮票分成若干专题进行收集和组成邮集。应该说,这是一条十分有意义的、内容丰富的集邮捷径。它不受国别及发行年份限制,按邮票和邮品的发行目的、使用目的、图案主题、图案形象分类收集,然后成册、成集。专题集邮,国际上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有人倡导,如今已被广泛认可,成为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一种集邮方法,它特别适合初始集邮者和青少年集邮爱好者采用。专题集邮首先要分类,那么如何分类呢?从大类讲,可以分成如动物、植物、人物、体育、宇宙、民俗、民族、名山、大川、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文化、音乐、美术、舞蹈等若干种类。在每一个大类中,又可以分成若  相似文献   

10.
禅石 《中国集邮》2001,20(7):41-41
集邮与邮票投资是不同的,集邮是一种爱好、一种娱乐,所花费的资金不大,集邮一船根据自己的喜好,按不同的专题进行收集、购买。  相似文献   

11.
《外国邮票上的中国事物》(专题资料)自1984年首次在《鼓楼邮刊》发表、并在1984-1985年《集邮》杂志上连载,至今已19个年头了。十几年来,这一专题已成为我国集邮者喜爱收集的热门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频繁地出现在各国邮票上。为了使集邮者对新世纪以来外国发行的此类邮票有所了解,应《集邮博览》杂志之邀,笔者将2001年  相似文献   

12.
吕晶 《中国集邮》2000,(7):14-15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化交往的日益增多,大量外国邮票随着不同途径流入我国市场,加上专题集邮的盛行,使我国集邮队伍中外邮收集人数不断增加。然而,如何收集、收集的方向和目的,是摆在许多外邮爱好面前的难题。笔根据自己多年来收集外邮的经验,总结出几条收集外邮的方法,希望对同好能有所帮助,以期少走弯路并集而有成。  相似文献   

13.
专题集邮较传统集邮来说要丰富得多,也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不仅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集邮朋友的喜爱,国际集邮联合会对此也高度重视。这些应当归功于那些有识集邮者和世界范围内专题集邮组织的不懈努力。专题集邮着重于对邮票画面或其邮票发行意义所反映的事物进行专题性深入研究,而专题类集邮图书的崛起,对促进专题集邮的迅速  相似文献   

14.
根据美国专题集邮协会(ATA)所属宝石、矿物和 珠宝集邮研究会(GMJ)会刊《国际宝石集邮》 (PHILAGEMS INTERNATIONAL)刊载的发行信息和 其它相关资料,以及笔者实际收集的情况,经汇总统计 得知,2004年世界上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矿物、 宝石专题邮票11套19枚,其中含小型张3枚、小全张 4枚(小全张中不论含几种邮票均以1枚计),有20余 种矿物、宝石(或岩石)展现于方寸之中,详见附表。 纵观2004年全世界发行的矿物、宝石专题邮票, 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发行矿物、宝石专题邮票的国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集邮已60载有余,涉足矿物宝石专题集邮也已近30年。数十年的集邮经历让我感受颇多,比如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不论从事哪种类别或方式的集邮,都离不开对收集到的邮票邮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整理,这是集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这件事,既便于观赏邮票、掌握相关信息,又能从中学到知识、锻练做事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专题是专题集邮中的一个热门专题,而世界杯足球赛则是体育专题中的一个热门专题。世界杯足球赛始于1930年,每4年举行一次,到战前的1938年共举行了3届。战争期间,赛事中断。战后的1950年举行了第四届比赛,到1986年共举行了13届。世界杯足球赛是国际体坛上与奥运会齐名的体育盛事,所以每当一届比赛举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邮政当局都要发行邮票以资纪念。这些邮票不仅美观、丰富多彩,而且记载了世界杯足球赛的发展历史和国际足球运动的演变与进步。长期以来,许多集邮者都热衷于收集有关世界杯足球赛的邮票。由于为每届世界杯足球赛发行的邮票数量很大,所以不管是哪国发行的,随便收集一套、两套,甚至三套并不困难。在集邮界,一个人的集邮水平高低,其所收集的邮品的  相似文献   

17.
自从有了生肖邮票,就有了研究生肖邮票的文章,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没有一部真正的生肖专题集邮的书籍。1997年6月14日,生肖集邮研究会在苏州成立,生肖集邮爱好者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专题组织,会刊《生肖集邮》也于  相似文献   

18.
我收集外国绘画专题邮票多年,常常遇到一些"画家族"的作品,非常容易混淆。就此谈一点心得,期望抛砖引玉,与喜欢外国绘画专题的集邮同好切磋。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13,(10):4-6
李军 1940年出生,北京人,高级政工师。13岁开始集邮,主要以传统方式收集新中国邮票,1993年起倾心投入矿物宝石专题集邮。曾编组几部不同规模的邮集,参加各级别邮展,撰写了百余篇邮丈,刊载于集邮报刊。  相似文献   

20.
我和老伴都喜欢集邮,退休后参加了北京市老年集邮协会,经常摆弄邮票,编组专题参加集邮展览。从小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外孙,天天耳濡目染,也对花花绿绿的邮票发生了兴趣,常趴在桌子上看我们鼓捣邮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