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7年前农历正月15日那天中午,我降生在赣东古城的一个教师家庭。”万纪元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听老人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右手老是往怀里缩,吓得外婆惊叫:“这孩子手怎么是拐的!”又有人说我是元宵节赶出来闹龙灯的,长大必爱闹腾。的确,我从不安分。我上树抓知了,抓金金虫,为此,从树上掉下来,真的摔断了右手,是用童子尿和着草药接好的。”虽然我极不愿意打断万纪元的故事,但是,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他,还是有必要的。万纪元,现任职于“中国对外展览交流中心”,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令人好奇地是,这位副局级干部还热爱艺术。他会用刮刀和颜料在画布上涂抹堆砌,他曾经是一位职业画家,现在仍非常渴望再次成为职业画家!万纪元是从农村来的,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是在农村、在省城度过的,艰苦的生活经历是对他意志、毅力严格的考验与锻炼,也给了他一生受用不尽的营养。“我爱幻想,幻想寻找月宫的白兔。我神秘地告诉同伴上天的途径:我把你抱起来离开地面,你又把我抱起来离开地面,抱来抱去,我们就能上天。”万纪元的故事在继续。——小时候的我常生病,闹惊吓,外婆拉着我的手在街上为我叫魂:“元元呀,归来哟,归来吃饭哟……”我奇怪:“我不是在这里吗?”上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2.
马紫晨 《寻根》2005,(2):55-60
“梁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之一。就我个人讲,则因工作关系,耳濡目染,首先是从那些数不胜数的民歌、故事、曲艺、戏剧和诸多民间工艺作品中感知并注意到它的。另外,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又是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度过的,许多老人对汝南“梁祝”的津津乐道,就更加引起了我对这一课题的深思。我认为学术界不要总是把目光盯着“江南水乡”的蝴蝶,  相似文献   

3.
弗兰克·鲍姆和他的“Oz国”何建芬编译孩子们对平常的游戏感到乏味。有人讲:“我了解孩子们,让鲍姆先生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孩子们立刻表示赞成。这下子他们可有了靠山,弗兰克·鲍姆先生可以为他们讲好听的故事啦。在鲍姆一个儿子的带动下,大家齐声说:“给我们讲...  相似文献   

4.
回家     
“回家”。我写下的这个题目,似乎和我要说的这个故事毫无关系,可我却是用泪水把它写下来的。这个故事不是我的故事,是我见证的一个五口之家两个男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这个家,一半在城里,一半在乡下。  相似文献   

5.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07,(12):22-23
翻开《法兰西组曲》,读了全书的第一句“天热了,巴黎人想。”我便把书合上,迟迟不想打开。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极少有作品在故事的开端便攥住我的心。一部描写二战期间法国经受战争痛苦的作品以这么简单而又蕴含丰富的句子开启,巴黎人的命运之旅将走向何方?我得读下去,于是便有了这篇札记。  相似文献   

6.
“当我还是小孩时,”拉普兰画家安德烈亚斯·阿拉里斯托说,“我最喜欢钻在桌子底下,那里是偷听大人们谈话的好地方。”小安德烈亚斯,在拉普兰长者的膝下,听到许多古代的故事及巫师、幽灵和野兽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和真实的故事,激起他许多丰富的想象,“我3岁时找到一块木  相似文献   

7.
尤学工  封霄 《中华文化论坛》2023,(4):160-173+192
借历史故事阐发思想主张是古代士人的话语传统,宋明时期“成汤祈雨”的多元书写是为典范之一。在天人相与的知识框架下,“成汤祈雨”成为士人构建理学体系与“借天道言治道”的重要元素。宋至明初,在“事应说”遭遇挑战、理学兴盛的背景下,水旱天定与和气召祥观念融汇于士人对故事的叙述中。明中期理学走向内在化、心性化,对人本身的关注更切,士人对成汤以身为牺之举及故事真实性的争议陡增。中晚明政治生态复杂,士人常援引“成汤祈雨”讥刺时政,表达对治世明君的期待。“成汤祈雨”在宋明间为理学士人提供了阐发己见的对话空间,其间既有对“事应”和“人祷”的反动,也有灾异限君和倡导“敬”与“诚”的一贯传统。与时代思潮相呼应也为故事本身提供了文化生长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由张元执导,姜、赵薇联袂出演的彩色故事影片《绿茶》相继在各地上映了。若说此前还有对“第六代”敢于超越经典、超越自我的艺术风格的软佩,还有对姜出色演技的青睐以及对赵薇走向成熟的期待的话,那么在观看完整部影片后我失望了。  相似文献   

9.
藏族文学     
西藏既是“歌舞的海洋”,也是“文学的百花园”。丰富多采的藏族文学,象那遍地生根、盛开在“世界屋脊”的邦锦花,绚丽多姿,美不胜收。花团锦簇的藏族文学,包括有民间文学和人民文学。早在西藏文学出现之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现在归纳起来,大量的藏族民间故事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口头流传的故事,一种是书面纪录整理的故事。有一部书面故事集《尸语的故事》报亏队注目:作者通过一个神奇的死尸一次又一次地讲述美丽动人的故事的形式,将不少富有古代藏族人民思想情感和心理特征的故事组合在一起,颇…  相似文献   

10.
一个故事可能有很多种讲法。在 众多人讲述的中国故事里,赵辉的叙 述是独特的。 这是一组用镜头讲述的故事—— 《中国故事》。在这部组歌式的作品里, 人们看到了大气磅礴、真气充沛、元 气淋漓的文化中国,感受到了一种新 的表达方式乃至摄影的新概念,“超以 像外”的艺术语言,历史的精神密码 和天人合一的生命符号。这一切,基 于“镜头后面的思想者”——摄影家 的人生经历——一个独特的生命形式, 为中国造像 赵辉和他的中国故事 一个生活在历史文化中的人与历史文 …  相似文献   

11.
“……在讲述那些伟大日子的故事时,我力图以真诚的编年史家的眼光来看待所发生的一切,我所孜孜以求的是记录真实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果戈里去拜访普希金。普希金向果戈里讲了一个骗子购买灵魂的故事,并且敦促他写成小说。1835年10月,果戈里写信给普希金:“我已开始动手写《死魂灵》,故事扯得很长,将是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也许很使人发笑……在这部小说里,我想至少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俄罗斯。”  相似文献   

13.
高超 《世界文化》2007,(8):32-33
《列那狐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在法、德等国,列那狐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甚至在现代的法语中,“列那”一词巳成为狐狸的专有名词。这些都是缘于故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只机警睿智的狐狸——列那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逼上讲坛     
华中理工大学没有清华那般人文的传统与故事,它似乎更加姓“工”,但1995年9月的匆匆一行,改变了我的观念。 教委通知这次会议时,就说“带有现场会议的性质”,既然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想必是华工大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5.
巫瑞书 《寻根》2003,(2):48-51
陶潜《桃花源记》中化用的“秦人古洞”传说故事里面,蕴藏着内容更古老、文化层次更深的一种神话传说,即与盘瓠神话相关联的“千家峒”传说故事。先后载于《风俗通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搜神记》的盘瓠神话,叙述了“蛮夷”祖先盘瓠立功受赐及其后裔繁衍的故事,是独具特色的“蛮夷”祖先神话。结合本题,值得注意的有三点:其一,盘瓠得高辛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盘瓠选择高山绝岭、荒无人烟的旷野之地栖息、繁殖,以致其后裔“好入山壑,不乐平旷”。这些均开后世“千家峒”(或“桃花源…  相似文献   

16.
伍尔夫笔下的伦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艳丽 《世界文化》2010,(11):40-42
“伦敦本身永远吸引我、刺激我,无需任何麻烦,只需挪动双腿就能给我提供剧本或故事或诗歌素材……独自漫步在伦敦就是最好的休息。”如同都柏林对干詹姆斯·乔伊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日本“推理小说之王”东野圭吾执笔25年。这一年,他写出了自己的巅峰之作《假面饭店》。东野圭吾说:“我甚至觉得——以后的推理发挥,再不能超越自己了。”东野圭吾的《假面饭店》,从极不合理之处写出合理故事。《假面饭店》以全新故事、全新构架、全新任务设定,讲述“东京柯尔特西亚”高档酒店里发生的连续预告杀人事件。东野圭吾在书中呈现了一个凡人的成长过程,以及人与人之间从戒备到理解的微妙心理变化。东野圭吾笔锋老辣,叙述简练,其故事架构非凡特异。  相似文献   

18.
下面讲的是爱因斯坦乘坐一辆由司机驾驶的小汽车到各大学巡回作有关相对论原理的报告的故事。一天,在路途中,汽车司机说,“爱因斯坦先生,您的报告我已经原了差不多三十次。我都背下来了,我敢说连我自己都可以作这个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好一本书》获202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杰森·莫特再添新荣。这本写给“疯孩子”的故事引来了更多读者走近这位新晋获奖小说家。乍一看这书名可谓简单粗暴,但翻开书的扉页便能发现它完整的标题是:“好一本书暨关于梦想远大、时运不济的美国造疯孩子的故事,真情实感不虚行”,而随后的致谢也是“献给所有的疯孩子”。莫特在其受奖致辞中说明了“疯孩子”直指那些“局外人,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老作家福楼拜。莫泊桑当时已初露头角,显示出惊人的才华。他向福楼拜敬礼问候。福楼拜热情地望着莫泊桑。莫泊桑说: “我想了几个故事,讲给您听——”“好的。”福楼拜点头说。当莫泊桑讲充了他认为十分生动的故事以后,等待着福楼拜发表意见。福楼拜想了想,摇了摇头,然后建议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