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3,(6):F0002-F0002
石峰 一九六九年出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3,(7):F0002-F0002
石峰 一九六九年出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3.
龙瑞 《收藏》2011,(9):I0019-I0023
石蜂1969年出生,山东人。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班和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精英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8,(12)
正熊红钢1959年生于贵州。1988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2005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高研班,2011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第二届中国画展,"东方之韵——2003中国水墨成就展"。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1999年获"中华世纪之光"提名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2005年获"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对比展"佳作奖;2006  相似文献   

5.
石峰 《收藏》2013,(10):F0002-F0002
一九六九年出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业回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家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班和第三节中国画名家班,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精英班。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3,(4):F0002-F0002
一九六九年出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业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3,(1):1-1
熊红钢,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获《中国世纪之光》提名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3,(5):167
秦学研,号牧虎草堂主人。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秦学研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动物、山水画,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在画虎领域有"南秦北冯"之称。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其作品《雄视》入选"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开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拂晓》人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漫步秋光》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曙光》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祥云》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10年作品《静观》特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拂晓》获"第三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作品展"优秀奖,《觅》入选"画坛2005年度优秀画家提名展",《猴趣图》获"第一届网络全国中国书画精英赛"金奖,《展望》入选"首届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建立有"秦学研虎画艺术馆",在香港、澳门、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甘肃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余次。国内外许多报刊及电视台对其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并广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企业及收藏家珍藏。牧虎草堂联系电话:13506213067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7,(6):200-200
赵初凡1964年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毕业干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解放军总参谋部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活跃于中国画坛,作品先后入选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在第九、十届全军美展获奖;荣获中国美术金彩奖、文化部美术群星奖。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6)
张常亮,国画家,从师国画大师石齐。现为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四季御园书画院院士,中国武警特邀画家。作品以表现黄河、黄土风情为特色,尤以画壶口瀑布见长,画风厚重而不失空灵,洒脱而富于内涵。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荚展,多幅作品在《美术大观》《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与画》等专业美术刊物发表。中国...  相似文献   

11.
惠东 《收藏》2012,(20):77-81,76
石峰1969年出生,山东人。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班和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精英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数十幅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收藏》《国画家》《中国文化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出版个人专集、合集数本。石峰官方网站:http://www.shifengyishu.com自20世纪至今的中国画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或许就是"创新",唯新是尚,唯新是务,强调笔墨当随时代,强调别开新境,强调个人风格面貌的凸显。当然,就字面意义而言这并无不妥,一代而有一代之文,一代也应有一代之固,一味泥古自不可取,然细而察之,其中尚有可推敲之处,最近细读石峰兄山水画,更由此引发一些深入的思考。纵观近百年中国画的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结,同时革命、创新、个性始终是20世纪乃至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也是最大的误区。子曰:"述而不作,见贤思齐。"‘述"者,传旧而已;"作"者,创始也。东坡又云:"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精研古法、注重传承是中国画历千载而绵延不绝并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20世纪却不然,与传统的断绝唯恐不彻底,大力提倡独僻蹊径,自出已意,从"美术革命"到"中国画改造"、"革中锋的命"、"笔墨等于零",起码在舆论上,革命与创新居于主流或者说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忽略笔墨的深化转而注重图式的出新,这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画创新的大体趋势,这其中既有西方美术教育体制取代传统中国画教学方式所带来的转变因素,也有特定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之下的必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成为中国的主流美学思潮,当中国画被赋予表现现实生活、表现时代新貌的沉重使命时,以往以"笔墨"作为价值判断最高标准的体系自然难以存在,画家们为之惮精竭虑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及题材、构图的新颖别致。通过大量新的视觉元素的引入和新时代精神对传统文人情怀的置换,中国画至此确实是焕然一新。其时的山水画致力于写实,致力于革命圣地画和建设场景、主席诗意的表现,对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和焦点透视的表现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山水画的本质。不可否认,以李可染先生为代表的具有深厚传统素养的老一辈画家直面生活,适当吸取西法,创作出一批展现时代精神的杰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也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西式美术教育体制之下成长起来的后辈画家们缺乏他们对中国画笔墨的深刻领悟,因而往往仅停留于图式花样的翻新而远未及根本。从改革开放至今,以往的单一化价值判断已经打破,新潮蜂起,流派纷呈,尽管就目前来看从传统资源内部寻求推进发展中国画的动力已成为相当一部分画家的共识,但当代画坛表面的花团锦簇仍掩盖不了底蕴的单薄和笔墨的空疏。笔墨是中国画最本的语言,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石峰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几近固执地致力于笔墨的锤炼,重视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和延续。他从传统法式入手,对古人笔法、墨法、皴法、树法进行全面的临习,博采众长,从中寻找出规律性的因素,自如地运用在自已的创作之中。在构图上,多高远、深远之景;在笔墨运用上,既得元人王蒙苍茂幽密之致,又吸取当代浙江山水之长,得平淡清雅之韵。其画墨笔为主,略施淡彩,雅正平和,笔无妄下,无论在用笔用墨的规范方面,还是在布置安排方面,皆显示出深厚的传统功力和纯正的古典山水意趣。他没有急功近利地强求所谓个人语言、符号、样式的确立,而是踏踏实实地以笔墨为切入点,真正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3,(3):1-1
熊红钢,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获“中华世纪之光”提名奖。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3)
正袁振西简介1962年出生于陕西宝鸡,祖籍江苏睢宁。现居北京,自由画家,致力于学术前沿课题研究。现为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顾问,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陕西省美术馆特聘画家,《中国画家》《神州风情》《美术家周刊报》编委学术主持。作品曾被《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荣宝斋)》《艺术沙龙》《美术天地》《中国画家》《收藏》《收藏家》《收藏界》《艺术市场》《中国画观察》等几十家专业媒体专题报道。二十余幅作品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名家小品集.5》《当代中国名家四务屏画选》,出版大型画集六部,著名美术理论家夏硕琦先生称其为『墨趣意象型』山水画画家。  相似文献   

14.
刘立军     
《收藏界》2014,(10):136-141
笔名一白,别署西金道人、一弘、云峰、紫云真人、雪原、倚天照雪等。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导师、教授,兼教学部导师工作室教学督导,中国古代壁画研究学会研究员。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完成硕士、博士学业。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美术展览并获奖,作品《大潮》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选送作品展,((香草》人选201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风狭云墨暗长天》荣获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秋雨洗太行》荣获第五届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出版有《当代青年画家刘立军画集》等多部画集。诸多作品被国家多种杂志报刊发表,并有电视专题报导及各大网络进行人物专访。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3,(3):167-167
秦学研,号牧虎草堂主人。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秦学研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动物、山水画,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在画虎领域有"南秦北冯"之称。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其作品《雄视》入选"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开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拂晓》人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漫步秋光》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曙光》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祥云》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10年作品《静观》特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拂晓》获"第三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作品展"优秀奖,《觅》入选"画坛2005年度优秀画家提名展",《猴趣图》获"第一届网络全国中国书画精英赛"金奖,《展望》入选"首届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建立有"秦学研虎画艺术馆",在香港、澳门、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甘肃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余次。国内外许多报刊及电视台对其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并广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企业及收藏家珍藏。牧虎草堂联系电话:13506213067  相似文献   

16.
刘大为 《收藏》2014,(5):164-167
荆兆林一九五八年生,山西关公故里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家、中国文人画院常务副院长、大鲁艺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专家学者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主攻人物,兼善山水,先后数十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全国美展,并有部分作品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国际政要和友人。作品《春风》被中央军委"八"大楼收藏陈列;应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邀请创作的巨幅人物画《金秋》,被收藏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大厅;应邀参加"炎黄名人"中国画全国名家精品展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其作品《雏鹰展翅》入选二○○八年奥运美术大会,被永久收藏;应人民大会堂管委会邀请创作的巨幅山水画《黄山叠翠》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二○○八年入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百名人物画家。出版有《荆兆林画选》《中国画名家艺术研究——荆兆林国画人物》《中国名家画谱——荆兆林人物画精品》《彩墨世界——荆兆林国画作品精选》等。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4,(9):I0001-I0001
熊红钢 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回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九九七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获『中华世纪之光』提名奖。部分力作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4,(6):1-2
熊红钢 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九九七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获“中华世纪之光”提名奖。部分力作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相似文献   

19.
熊红钢 《收藏》2014,(8):I0001-I0001
熊红钢 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回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九九七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获『中华世纪之光』提名奖。部分力作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6,(9):176-177
陈双侠(墨驰)1967年出生安徽阜南县人现为安徽省美协会员、县政协委员早年习武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现从恩师王申勇先生学习新工笔动物。作品曾在美国越南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国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展出。曾应邀赴纽约越南新加坡参加大赛开幕式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陆美术作品展并获奖两次.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和友人收藏并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大观》《艺术与收藏》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作品及艺术简历收入典集20余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