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探讨元遗山在词的内容有处的开拓与革新。认为元遗山的词作,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作进步的思想观念,在词风上能推陈出新,自成特色。章结合词例及有关背景材料,认真分析、研究了其丧乱词、山水词及爱情词中的民主倾向,探寻了词风形成的过程。章不仅指出其现象,而且对其产生的条件、主客观因素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考评。认为这些都是词在发展历史中出现的新方向,对元明清词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与其诗歌创作一样,遗山的词创作始终贯穿着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尊崇和追摹。独特系统的杜诗学理论,相近相仿的人生经历,是遗山词学杜甫的根本原因。而诸种杜诗风格的融入,是遗山词学杜的具体表现。杜诗对宋金词人如周邦彦、苏轼、辛弃疾、元遗山等影响很大,其中以元遗山最为显著和独特。因此,称遗山词为词中的“杜陵嫡派”是毫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3.
元好问认为“词”同“诗”一样有着“史”的价值与功能,他的这种词史意识主要体现在其《中州乐府》的编辑中,这种以词存史形式的特点大致有三:诗词并录,同为史证;以传隶词,词以人存;中州取士,断代存词。元遗山的词史意识及其实践,实质上是苏轼以来词学观念革新的继续和发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后世词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元遗山诗集首次进行全面系统校勘的是施国祁。其得处在于径改原本正文的讹误,省却了读者的翻检之劳;其失处在于替作者改正错误,求是不求真,有悖于元诗原貌。  相似文献   

5.
关于周邦彦词的评价问题,历来多有分歧。本文结合北宋时代面貌的考察及对王安石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政治措施,进行分析,认为以周邦彦进《汴都赋》一事即断定其为政治词人之说,是值得商榷的。作者认为评价周邦彦词的正确途径应从浓厚的市民意识及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入手。文章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得出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南宋词的先驱,为宋词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黄大权 《广东教育》2006,(12):53-53
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带有作者的情感色彩,字里行间都传达着作者的独特个陛。学生要提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就要学会突破理解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一瓶颈。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奇”字“异”词;其次,抓文中的“妙”语“绝”句;最后抓文章的“巧”思“住”构。  相似文献   

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哲学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文章主要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谈起,文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动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对三大难题的解决;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在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时。一定要结合其所出现的语句,结合表达它们的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8.
元遗山虽以诗鸣世,但词的成就亦很高,尤其是他的言情词。本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其言情词的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一是深曲委婉,缠绵悱恻的相思离别之词;二是一些“缘事而发”、“即事名篇”,大胆讴歌纯洁爱情,深刻批判封建礼教的词;三是一些“言近旨远”、“寄慨遥深”之作;四是真挚动人的悼亡之作。词人以“亦雄浑,亦博大”的壮词为主,但也创作了如此之多的言情佳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词人对情的极度的推崇,词人的叛逆精神和当时的形势所迫。  相似文献   

9.
王庭筠散考     
王庭筠,字子端,号雪溪翁、黄华山主,又作黄华老人.辽东熊岳(今辽宁熊岳)人,是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元遗山曾以“百年文章公主盟”盛赞其文学的成就.其诗以黄山谷为法,犹工险韵;词以清新娴婉著称,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道:“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唯王黄华小令,间涉幽峭之笔、绵邈之音.”著有《藂辨》十卷,有文集  相似文献   

10.
元遗山壮游流寓期的词主要分为爱情词、山水词、抒怀词等。此期遗山词不管是表现壮志难酬的幽怀,还是展示屡试不第的惆怅,都能直吐肺腑,自然率直,毫无掩饰之态。描山水更是壮语劲词皆来。对于爱情的歌咏,则疏快劲直之中多了份深婉之气。此期遗山词为后期词的创作和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朱筱园《论诗绝句五十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筱园《论诗绝句五十首》,“论”与“诗’并重,开端有总论,末尾有总结,篇幅宏伟,结构严密,论述精辟。处处不乏真知的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地位当在王士祯、袁枚仿元遗山的论诗诗之上,可与元遗山《论诗三十首》相媲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的重新解读,可以认为这首词是作者为自己写的一首“长门”词,极其隐秘地诉说了词人自己“被疏无嗣”的苦衷。而并非像文学界一直认为的是其晚年代表作,因为词中既无亡国之痛,也无嫠纬之忧。  相似文献   

13.
元遗山金亡后所作20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和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或未编年,或编年有误。笔者于从事《元遗山诗集编年校注》的工作中,根据新发见的史料及研读文本所得,对上述两谱中相关内容的阙误作了清理、辨析、补充和订正,并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心理语言学认为。阅读是一个信息接收和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读者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依托。利用视觉和情感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解码.进而逐步理解整个语篇的意思。在此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便构成了阅读交际过程的三个要素。阅读教学是在老师的导引下,学生灵魂沉潜于文  相似文献   

15.
鉴于学界对元遗山《论诗三十首》中论宋诗部分的纷纭意见,本文从文学批评角度提出新的阐释,并通过与当今学术界对宋诗较为一致的批评进行比较,认为元遗山的宋诗批评基本上符合北宋诗坛的创作实际,他的批评没有对宋诗贬抑过甚,也没有出现前后矛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论词丛稿》收录十多篇关于词人、词作及词论的研究文章,阐发了作者独特的词学理论,建构了作者关于词的理论体系,可以说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学的窗。读之,可初窥词之景色。  相似文献   

17.
实用性原则的遵循与背叛--陈维崧题画词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画词乃词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蕴含.本文对清初词杰陈维崧的题画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在界定了题画词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研究了他是如何在这类词中既贯彻其实用性原则,又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的.文章分别从作者自我经验介入词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和纯题画词实用功能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迦陵题画词进行了解剖,认为陈维崧对这类题材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创作中引入了他的自我经验,从而变消极为积极,扩大了它的表现领域,同时在对题画词实用功能的发挥上,他也较前人有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重在解析,而不是判断.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们阅读外文书籍时、既要速度快,又要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需要很多技巧。其中之一就是掌握signalwords(信号词)的用法.本文就signalwords作些阐述,总结。一、Thefunctionsofthesignalwords(信号词的作用)、signalwords是文章中常用的。单个的signalwords.你可能都认识,但你很可能没有注意或意识到,他们在阅读及写作方面的事要作用。这些词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要领实质。掌握了信号词能迅速、准确地推测作者下文要点,从而决定对于你正在阅读的文章是否加快,放慢或停止阅读速度,来确定你所阅读的文章是否理解…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常州词派历代词人的读词方式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具体看来,张惠言以"比兴寄托"的方式读词;周济以"寄托"的方式读词;谭献以"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方式读词;陈廷焯以"沉郁"的方式读词。且这种读词方式的产生主要归因于词学本身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20.
将《论语》输入计算机,通过各篇、章、词等分布及出现频率,不但可探求文章的表述风格和特点,而且尚可对文章的作者加以考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研究古文献,无疑属于研究方法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