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因此,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体育教材,增加考核项目的选择性,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2.
夏冬  李丽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3):122-126
课程评价是体育学习评价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要深入的研究体育学习评价就必须从课程评价的理论角度来进行。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有必要从课程评价理论与体育学习评价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中,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目标,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灵活使用评价标准,明了具体的实施要点,形成有效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符合实际的评价操作体系,使评价工作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  相似文献   

4.
李勋  徐勋才  凌齐鸣 《教师》2014,(13):66-67
高中体会实施选项教学既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课程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教育学者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本文尝试以此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拟从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健康行为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项教学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通过对湖北经济学院体育俱乐部课程评价系统进行了调查研究.在顺应新课改"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研究建立更为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同时也给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究竟要评什么?要怎样评?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能解决评价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评价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评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经过多次改革,但仍然没有超越应试教育的控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转变为重要枢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我们试图从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以及评价方式的最新进  相似文献   

8.
高职体育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体育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丰富学校生活,学习有关体育的科学知识,了解体育在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中的意义和作用,养成自觉运动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高职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要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十一条规定:“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课程建设评价三个方面”。我国现行的高职体育在贯彻学校体育目标和实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已经把学生的学习评价放到亟待改革的位置,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评价制度都有待于整体变革.  相似文献   

9.
王兴朋 《成才之路》2009,(7):I0008-I0009
学生学习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也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本文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入手,在分析传统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学习评价内容、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谈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评什么 ,怎么评 ,这是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很好去思考的问题 ,评价是否合理、公正 ,事关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我在过去的几十年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 ,基本上局限于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 ,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定 ,这实际上是很不公平的。学生个体无论是体能、运动技能、运动兴趣、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不怎么努力 ,运动技能和体能都能较轻松达到优秀 ,而部分“天分”较差的学生 ,虽十分努力 ,成绩仍然达不到优秀 ,从…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带来了巨大冲击,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评价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体育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的设置及其对我国体育教学带来的启示。利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外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进行归纳分析。主要结论:国外体育课程标准主要呈现出体育与健康合一模式、体育与健康分设模式、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分设模式三种;国外体育课程的共性特征在于:健康与人的身心发展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重视运动习惯与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强调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提高运动技能,注重以学习领域划分课程和积极倡导户外运动。建议充分吸取其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体育新课程全国性顺利实施与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体育教改已实施六年,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存: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力度不够;课程内容安排存有缺陷;体育教学和课后体育结合不紧密;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不完善等.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培养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革课程内容,建立终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转变体育教育思想,由"育身"向"育人"方向发展;建立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方法.基于此,本文最后对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李劲松 《成才之路》2012,(13):54-54
对于体育课程学习所采取的评价,它是衡量在体育课程学习之中所取得成绩的标尺,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应努力掌握更多的现代评价手段,围绕体育教育目标制定一个完整的体育教育评价办法,结合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成果,利用体育学习评价软件,进行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理论的研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极高的耐心、极大的热情与专业精神,关注学生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就,以便发挥教育评价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构建"以生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增加"道德、审美"课程二级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以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李玲 《教学与管理》2012,(12):130-131
在我国,由于关于教育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体育学习评价理论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主要运用体育教育评价以及相关理论对体育学习评价进行深入思考,以充分挖掘出目前学校体育学习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进一步促进今后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龙和文 《文教资料》2006,(23):159-16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在观念、课程模式、教师素质、评价体系4个方面进行。本文提出只有学习和教学的观念相一致,体育课程模式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与理论素质并重,学习评价不能完全否定考试,体育课程改革的效益才能体现。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材教法》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对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专业化体育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探讨体育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主要在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技能训练、改革学习方式和课程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依据课程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发展进行了研究.从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内容、目标、结果、结构、培养对象等方面出发,研究了体育课程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课程的教学功能与课程的育人功能紧密联系;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课程教材呈现多样化;课程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加大对学生评价力度的同时,选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公正、客观、准确的反映我们学校的教学,准确地反映出我们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不断地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