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2.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对于教师来说,是其教师生涯的崭新起点。面对如今复杂的教育现状,部分特级教师需从强调专业性的"专家型教师"成长为扛起中国教育的"教育家型教师"。基于"专家型教师"与"教育家型教师"的差异,特级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知识修养由窄到宽;教育思想由散到集;专业成就由近到远;专业声望由点到面。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论对"备课"的关注,是将备课视为教师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也看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更认为是教师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在备课实现的形式上,传统教学论的研究更多地是指向教师个人独立的备课,亦即个人备课。这种"备课"活动是教师个体独自完成,备课的时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我县的实际,我们建立了由县级教研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对"微型课题"的应用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按两条线路进行:一条是课题组组织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活动;另一条是各科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活动。通过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舒丽群 《江西教育》2011,(11):43-43
<正>近期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少,练习得多,似乎是竭力做到"精讲多练"。教师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点将员":"你说""他说""嗯"……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活动、练习。笔者认为,这些课未必就是"精讲多练",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观察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接着让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比划,再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复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做"纤夫"还是"牧者",对复习课的效率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这里所谓的"纤夫",是指那些拉动学生学习的教师,课堂中只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所谓的"牧者",是指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  相似文献   

7.
张巧英 《生活教育》2011,(7X):50-51
<正>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三尺讲台是教师展示艺术的舞台,而课堂就是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在这个师生共有的舞台上,显示的是语言的魅力,张扬的是个性的特点,演奏的是动人的旋律,流淌的是智慧的甘露。学生是这个舞台的"主体",教师则是"主导",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而进行,可以说,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精心"主导",才能使"主体"更加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铺路石子,是吐丝的春蚕,是献身的蜡烛……这些说法都正确,我们也见过许许多多的教师,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他们为了学生,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老人带;为了学生,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全托;为了学生,自己的孩子病了,不能亲自照顾。这些我都有亲身的体验。因为,我就是一位乖巧女孩的母亲,同时,我又是一名普通教师,是60名学生的班主任。但是,这"1"和"60"在我的心里同等重要。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1"和"60"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古人早有定义,两千多年前韩愈就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人民教师,主要的职责是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解答学生的疑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可是现在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缺陷,许多教师被考试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只注重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果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或"高分低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但从我多年的教科研管理工作来看,有很大部分教师害怕科研,觉得科研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还有一部分"被科研"的教师也是处于"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无奈状态。如何让教师"亲"研、"乐"研呢?我的体会是:作为一名教科研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改变科研行走方式,将科研请下"神坛",逐渐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融;更要"蹲下身子",以服务者自居,做好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当前特殊的语境下,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区别在"专业"二字上,教师素养总是牵系着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并且总是以教师的基础性素养为中心,它经过不断探索在提升的过程中回旋地前进。然而我们关于人的基础性素养的东西强调得少之又少,人们的文化底蕴没有厚重感,反倒是一味地追求和国际接轨的"专业产物"。这就需要明晰关于教师的诸概念;需要探究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教师发展的"生境"、教师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师"职业人"到"人"的过渡和教师发展制度等方面来审思与确证:教师发展迫切于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师的引导效果如何受到了广大师生共同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教师"导"得好,学生才能学得"棒"。具体来说,教师的引导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创设情境,有效引导;二是问题为引,层层诱导;三是立足内容,精心编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教师职业作为历史范畴,分析教师职能形成的轨迹和教师职业的发生,以及"教师"概念界定中的问题发生的缘由;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质;在"专业"本义基础上分析同"教师专业化"相关的问题,并就中西教育研究对象中的"教师问题"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对于教学研究,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术",而对于教学的"学"缺乏足够重视。教学的"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手段和技巧,是服务于"学"的。所谓"学"是指教师的学问,即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个素养应该是精专与广博的有机结合,精专是学科的深度,广博是知识的宽度,二者缺一不可。没有精专,教学难有深度;没有广博,教学则失于乏味。好的教师应当是"术"与"学"的结合。很显然,有"术"而乏"学"比有"学"而无"术"更可怕。不无偏颇地讲,很多教师桌面上最常见的有三样:教材、教参、练习簿。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知识供养与构成的不足,虽然教师的教学手段时有翻新,然而其知识层次、文化结构却没能相应的改善与提高。这势必造成不少教师只能囿于自身原有的知识储备或者教材中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12,(Z2):82-83
什么是有效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还是教师精讲精练的?在对作业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教师和学生在作业问题上存在极大差异。如:教师眼中的好作业与学生眼中好作业的差异;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可操作之间的差异;教师作业单一性与学生多方需求的差异;教师作业批改、评价方式与学生认可度之间的差异。因此,背离学生"作业观"和心理需求的"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作业,鲜有能达到既定效果者。我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四识"和"四有"。教师"四识"常识:"爱、责任和智慧"是当好教师的常识。热爱学生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从内容上讲,在较低层次上,教师对  相似文献   

17.
所在学校多年坚持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该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分享同行。校本课程需要"开"。校本课程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因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成长的途径之一;校本课程应该"发"。课程决策民主化;课程理念明晰化;课程开发程序化;课程展示多元化。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还要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素养显得更为重要,还要坚持创新,凸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的情境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如自主学习、进修培训、教学观摩、教育科研等,当然更可以在"教"中"学",在"悟"中"教","教"和"学"本身就是一体的,也是相长的。对"教"与"学"的相长,下面就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感触。一、以"教"促"学",提高职业素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园丁……"教师这个职业被无数光环笼罩着。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乘着改革的春风,年轻的我信心百  相似文献   

19.
<正>跟"哑巴英语"一样,很多学生学习物理也是"哑巴物理",听得懂但说不出,导致写不全,也写不对。"哑巴物理"常与教师的课堂包办、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让学生语言表达上有关,于是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是在"听物理"。而研究每个班的学优生,就会发现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①课堂上总是不停地"说",与教师相呼应;②课堂上经常与同学"交流"教师的问题;③课后常与教师、同学"讨论"问题。这三个特征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动口在"说","说物理"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由听懂到真会的"法宝"。那么如何转变学生以"听"为主  相似文献   

20.
省际教师迁移是指教师因工作调动居住位置发生了跨越省际界限的空间移动,主要是指迁移的空间范围。广东省实施"强师工程"、建设教师"人才高地"依赖省际教师迁移,离不开广东省以外的外省籍教师的支持,大量迁移来粤的教师改变了广东教育。"强师工程"背景下的广东省教师迁移策略包括:推进"教师为本"的人性化教师迁移,扫清教师迁移障碍;完善教师聘用制度,构建开放的教师招聘新机制;加大引师的财政投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搭建环境平台引教师,创造教育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