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阅读、乐阅读.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体验中的自主创造高中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文本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而且,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作用,即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中才能生成,学生的体验会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学生在体验基础上的自主创造。体验只能是自我的,体验只能是主体的体验,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有了体验就会有自主性,就会主动探究,就会有发现和创造。因此在对话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自…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怎样才能让低年段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课改实验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们长期以来根据自己的经验,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做过许多不同的尝试,可有时即使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绘本阅读悄悄进入儿童的视野,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图画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强调,只有大量的阅读感知、感悟、熟读成诵,才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感经验。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的,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1循循善诱,培养兴趣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喜欢。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个性体验,在阅读时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首先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摒弃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也反复强调多层次的"交流",从"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到"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不仅凸显了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对话",也强化了"多重对话"的实践价值。因此,构建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阅读情境,乃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践行这种理念,有效开展"多重对话"呢?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呢?在近十五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诱读教学法”,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  相似文献   

19.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想象和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觉地进入文本,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探究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使他们在主动的积极思维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进而逐步提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