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电子音乐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新音色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民族吹管乐器音色随着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被作为个性音色运用其中.本文旨在从其音色本身特点出发,探讨在电子音乐创作中该音色的个性制作,最后基于不同音乐特征对音色色彩产生的影响及差异,探讨吹管乐音色在具体电子乐中音色创作规律,从而为民族吹管乐在电子音乐中更好地运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电子音乐的诞生至今共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电子音乐先驱——皮埃尔·舍费尔于1948年用磁带技术创作了世界第一首电子音乐作品《地铁练习曲》,这首作品是由法国电子工程师皮埃尔·舍费尔亲自在巴蒂诺勒车站录制了地铁车轮与铁轨结合位置的碰撞、汽笛、机械摩擦、环境噪音等声音。并将这些声音素材用铝箔(磁带)录音盘录制下来,并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技术处理、合成,最后创作而出的。这首作品的问世标志着电子音乐的诞生。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音乐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与突破,各种新兴的电子音乐技术层出不穷。如今,电子音乐的处理、保存早已抛弃了磁带技术,取而代之的是数字音频技术。还有更多的电子音乐创作技术如:合成器、MIDI以及计算机算法、人机交互等等都已伴随着时代诞生。其中,跨媒介、人机交互是当代电子音乐创作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硬件系统可以协同工作以及组合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可以更容易的实现连接及相互控制,不同类型的软硬件之间可以进行标准化的信号传递。利用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以灵活、高效的构建多个软硬件平台控制下的视听结合的电子音乐。多系统跨媒介交互式电子音乐已是当代电子音乐创作的主流趋势,因其打破了原有的单一系统、单一形式的电子音乐创作模式,提高了当代电子音乐的多样性、可行性及流畅性。通过这种技术和创作思想已创作出的大量有影响的电子音乐,此类技术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电子音乐研究与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音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音乐上的一些结合点在民族音乐的制作中得到了尝试,电子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为丰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结合电子音乐技术在中国民族音乐制作应用中的探索,简要分析了电子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电子音乐技术是以互联网硬件设备为载体、以具体的音乐处理软件为依托,而对乐器的声音进行处理或者模拟产生各种声音源的全新的一种音乐创作形式,是时代发展下提高音乐创作效率、减少音乐创作成本支出而出现的全新的艺术形态,因此对于民族音乐制作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民族音乐制作耗时高、耗费大的问题,因此加强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本文首先讲述了电子音乐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而具体阐述将电子音乐技术应用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作用和功能,随后对电子音乐技术应用于民族音乐上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以此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音乐作品的出现,各种意识形态体也越来越丰富。作曲家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技术,各种音色的运用,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出色。中国电子音乐虽然起步阶段比西方国家"滞后"了约四十年,但发展快,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创作,更是深入。"中国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去,使之试图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也越来越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我国民族音乐要想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保持活力,而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结合电子音乐。为此,要积极结合中国民乐创作和制作电子音乐的技术,从而呈现给人们听觉盛宴,使民族音乐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而电子音乐在我国的发展也要积极结合我国民族音乐以获得良好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子音乐和中国民乐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电子音乐和中国民乐之间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王春明 《华章》2007,(2):157
日本的电子音乐的发展一直是与世界同步,特别是硬件的发展,贡献最大的是ROLAND的创始人梯郁太郎.本文就关于电子音乐的发展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介绍,特别是梯郁太郎的贡献,试图找出对于中国电子音乐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电子音乐的发展非常迅猛,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日本的几家团体和个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梯郁太郎是ROLAND公司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日本的电子音乐设备的发展,梯郁太郎首次向世界电子音乐学会提出统一MIDI数据标准的报告,得到了世界电子音乐学会以及Yamaha、Korg和Kawai等世界各大电子乐器厂商的赞同与支持。研究他们对于相对落后的中国电子音乐事业的发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子音乐是时代发展和科技技术进步完美结合的产物,电子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以及音乐相关的制作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它既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又是一种表现音乐的科技技术工具,它作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使音乐的创作方式、音乐类别、呈现效果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这个时代,民族乐器想要健康的继续发展,那么需要积极创新并保持现有的活力,而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跟电子音乐相结合。所以为了积极的把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和电子音乐的制作,给人们呈现出一种更好的听觉感受,让民族乐器和音乐受到更多人的喜爱。电子音乐在我国发展的时候也要和我国的民族乐器融合起来,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子音乐和中国民乐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并以二胡为例探讨二胡在电子音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宝库中,发展理论是最核心的部分,是其全部理论的出发点。邓小平之所以强调中国要发展,是因为发展事关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原则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当代最大的政治,是事关人民能否继续拥护共产党的大问题;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迫切需要。关于中国如何发展,邓小平认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要坚持发展科技教育;要坚持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维护稳定;要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关于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方面的现状总的来说是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令人担忧。而道德意志不仅是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是必要的,同时可以通过促进主动培养、制定激励机制和增强榜样作用三个途径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13.
书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不仅表现在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面上,而且还表现为汉文化的载体。纵观书法艺术在中国的漫长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书法艺术与平面广告设计进行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钢琴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深受中国民众所喜爱。当今社会,钢琴学习正热,如何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运用较为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与技巧,是钢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从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来阐述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技巧。  相似文献   

15.
全球已进入了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发展,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下,必须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本文主要是对当代背景下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以解说,并提出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建设的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内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英式橄榄球项目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高校"七人制"橄榄球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内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影响,结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影响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体育经济政策是国家作为在社会发展领域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它对国家政府发展和管理整个社会体育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围绕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经济政策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国企业"走出去"天地广阔。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实选择。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是要引导人们树立国际化经营意识、培育"走出去"的战略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从现实的角度看,《AA制生活》和《新妓生传》都是世俗性因素极为显著的家庭剧。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AA制生活》和很多青春家庭剧一样,想要在社会、经济变化剧烈发展中的背景下重塑中国的家庭伦理,意在变革;《新妓生传》却想要在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条件下,重申韩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意在维护。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特别是目前很成功的青春家庭剧在给出了针对时下社会现象的人生经验后,如何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启示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时代的发展,新生代的农民工开始涌现,这是时代的遗留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例如发展规模较小,对农民工传授的内容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出现了较大的短缺。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国家需要做出改变,这样才能让新时期的农民工有新的发展前景。但也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远程教育可以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尤其远程教育能够从理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给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更加优越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