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安安 《出版参考》2006,(8S):29-30
一人公司自转星球飙创意,继捧红网络绘本小天后弯弯后,最近又推出弯弯的第二本新书,同时让她跨界到唱片业施展才艺。与此同时,自传星球也推出另一新人,图文工作者阿贤的书,这本新书结集阿贤博客上的作品,他以插画表达对分手女友的思念,  相似文献   

2.
已经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维忠,8年来.在全国“两会”上共提交100多份议案或建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何以能如此?据他自己说,是得益于身边的一批“编外代表”——记朋友。在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大批记.不少30岁左右的年轻记同他成了“忘年交”。正是这些记朋友.助了他一臂之力,使他的“代表生涯”充实而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位做企业家的朋友,他曾是省城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他为人真诚、热情、随和,朋友颇多。在做老总的日子里,有许多朋友不停地找他,在经营中遇到困难,朋友们也倾力相助。几年下来,企业也确实搞得旺旺火火。不过,去年他调整了工作,不当老总之后工作似乎清闲了一些.但朋友之间的友情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4.
朋友老莫     
莫康孙是我的美指,我是他的文案,那是从一九八一年开始,至一九八三年。老莫是素描快枪手,我是说故事脚本的能手,我俩都天生工作狂,创意触觉敏锐。而最重要的,还是臭味相投,心有灵犀,做起事来总是快人一步,百发百中,既受客户赏识,更受  相似文献   

5.
有诗歌写作原则的时期是我以虚无为宗教的时期。我现在没有了,我自由了。自由是我的宗教。我想写作靠的不是信心吧。我写诗多年,不是好事。路长易生厌倦,蛇长让人害怕,诗龄长了,也就缺乏新鲜感。诗毕竟是新鲜感的产物。诗当然要有思想,但诗人也不是问题专家。至于成名不成名,不是我不好名,好名好利好货好色都是第一推动力,但有的事业就不需要成名,而有的事业却必须成名,比如央视主持人、好莱坞演员、总统竞选者、明清妓女就必须成名;间谍就不需要成名,成名的间谍就很难说他还是间谍,基本上是畅销书作家了。诗人是语言的间谍,怀着太多的秘密,或者不太多的秘密,或者没有秘密。  相似文献   

6.
手机上储存的电话号码一天天多了起来,但真想找个人倾诉的时候,掏出手机来,却常常不知道该打给谁。无论是孤独郁闷还是源自内心的喜悦与幸福,都无法与更多的人分享。与此同时,坐趟公交或者上次厕所,却往往能碰上好几个热情招呼的熟人。  相似文献   

7.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8.
朋友在街上遇到以前一个好朋友,他说:“我故意掉头走了,不让他看到我,何必要大家碰头,然后虚伪的演一场戏?我不会原谅他从前出卖我。他也应该心知肚明。”  相似文献   

9.
朋友樊刚     
1995年岁末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我认识了樊刚。 那天是一次临时性的朋友聚会,因为彼此间不熟悉,所以我特别带了两本自己的诗集。记得我在送给樊刚的诗集扉页上,郑重地写上了一句:对于心灵而言,生命总是要辉煌一次的。一次、也仅只一次。然后他笑容可掬地望着我,然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那天酒桌上坐了12个人,8个身有残疾。樊刚无疑是他们中体质最差最  相似文献   

10.
每次看到许杏虎发自南斯拉夫的稿子,我都在心里为他和他的夫人朱颖祈祷。我知道他们在那边会很苦很累,但我绝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去南斯拉夫之前,虎子是国际部的夜班编辑。我们同住一间夜班宿舍。每天下了夜班以后,我们回到这个打不开窗子的小房间里,有时会聊到第二天凌晨。也有的时候,虎子累了,一声“睡吧”之后,就没有任何声音了。虎子和我的谈话,今天我都记不住了。谁  相似文献   

11.
老话儿爱说"采风"或者"体验生活",都是督促写作者要去接近生活,似乎正常的风吹不到一个写字的人.这说法的前提很像"缺什么补什么",也强硬地把一个写作者隔绝排斥在生活以外,好像他刚从外星球降落人间,要专项地去关注体验和接近人类的日常生活,这说法真是要多可笑就有多可笑.只要你是地球人,活着就必然被风吹,被生活折磨,是个人就逃脱不掉的.或者有人硬要拆分出"文学的生活"和"非文学的生活",而这个所谓的"文学的生活"本身离真生活又远又假.  相似文献   

12.
云峰  月会 《湖南档案》2002,(11):4-6
是夜,国民党哨兵荷枪实弹。在卫兵严密监视下劳作的搬运工,个个都汗流挟背,他们用肩扛起一只只沉重的木箱子,往停在路边的军用大卡车上装……国民党部队已抵挡不住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连连败退。蒋介石知道在大陆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为了不使珍贵档案落入共产党政权之手,他将档案偷偷转移运往台湾,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档案大搬迁行动。  相似文献   

13.
“你就是冯云霄?报纸上老见你的名字,我还以为是个年轻人哩,谁知道头发都白了!”青年记者一见他的面就惊讶、感叹。冯云霄已经58岁了,还勤奋地耕耘在新闻战线上。1974年开始担任辉县通讯组长,一直到现在。从中央到省市新闻单位的记者们,许多都是他的好朋友。大家都不愿意让他离开通讯组。我们和市里领导达成协议,让他挂个市文联副主席的头衔,实职仍是通讯组长。举几个他和记者关系的例子: 1985年1月27日,辉县为记者召开迎春茶话会。冯云霄一发通知,新华社、人民日  相似文献   

14.
试想有一天,你从梦中醒来。起床,洗漱,吃完机器人保姆准备的早餐,端上一杯咖啡,坐在阳光里;然后,戴上谷歌、苹果或者华为智能眼镜,浏览新闻。人类平安无事,或者平庸如常,今日的头条是某机器人足球队终于取得了奥运入场券,某个城市的机器人工会决定罢工,要求每周一天工作日,而最触动你的,是某机器人记者撰写的一篇关于某类机器人歧视、虐待人类的调查报道获了普利策奖。这时,你猛然想起:你曾经有份工作,叫新闻记者。说来这不当记者的日子倒也惬意,毕竟还有阳光和咖啡的苟且。  相似文献   

15.
儿子·朋友     
灯下,我把今年第一期《新闻知识》上刊登的关于老记者穆青与农民交朋友的故事,已读了多遍.每读一次都有一股激情在升腾。穆青结交了许多农民朋友,视庄户人为知己,除了用笔去讴歌他们的平凡的业迹外,诚恳地把农民当自己的朋友着待;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按说,新华社社长这个‘官’已做得不小了,但他却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儿子。他会的各种人中,常有衣衫不整的农民,他请他们吃饭、逛北京城,一位农民逝世了、他深情地撰写了碑文,这是一种多么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星星迟暮     
这几天看了台湾的电视剧《千金百分百》,偶像派的,一贯的路子,很老套,但挡不住演员好看啊。注意,不是好,就是一个好看,很浅薄层面上的那种,个个长得都和日本漫画里的孩子似的,美得像瓷器,简直不真实。但这里就衬出一个人的真实来了,温兆伦。温兆伦也漂亮啊,在电视里整天西装革履,头脸清爽的。可被一帮真正意义上的俊男美女们衬着,人家都和天仙似的,就他是一凡人了,这就是差距。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在文献学、目录学及图书馆学领域也多有建树.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下,个个道德高尚,才华出众,后来都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朱熹曾经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是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实际上.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不仅是道家。甚至是儒家),都给予洁身自好、隐遁避世以极崇高的文化褒奖.把这种行为看作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既有这样的文化大勋章悬挂在那里作诱惑.便少不了有人要假惺惺地去做隐士.来领这枚勋章。这种文化怪胎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因为他不愿为官而隐居.所以他德行高尚:因为他有了这样高尚的德行.所以他应该为官.甚至为大官。所以,在中国,历代都有隐士,同时.历代朝廷又都去山中征招隐士.隐士与朝廷共同上演这样一出文化喜剧与闹剧。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06,(14):15-15
德国世界杯,央视来报道;三个主持人,个个都搞毙口误不停跑,乌龙不少;健翔一声叫,球迷两边倒;后方直跳脚,前方忙检讨;简单找一找,几多不着调。  相似文献   

20.
朋友     
朋友是一个用滥的词。单从字面看,“朋”为两个月亮。月亮不像太阳,对人对物并无实际用处。所以,千百年来,除了文人雅士和热恋中男女望月幽思生情外,大多数人很少抬头,自然也不把它放在心上。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清虚柔静的月亮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想说爱你也不容易呵。然而静水爱月。水静之处总会有另一个月亮默默呼应,没有功利,没有隔膜,没有变形,只是用自身的光映照对方的光。这大概才是朋友的真意吧。而且,映月之水虽有高低深浅大小清浊之分,但静却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只要水静,不管什么水都能亲近本来高不可及的月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