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户县、綦江、金山三地农民画展》与《当代加拿大因纽特人绘画展》于春末初夏时节,同时亮相于重庆美术馆。这两个由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展览有147件绘画作品,风格自然而淳朴的绘画均出自中国和加拿大的农民画家,创作时间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画作较完整地表现出中、加两国四个地域农民绘画的风貌,引起了中外艺术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98-298
2011年是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也是上海与米兰结为友好城市32周年。5月25~31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上海周”活动在米兰揭幕。为配合此次活动,上海图书馆在米兰索玛尼图书馆举办颇具地方特色的金山农民画展。  相似文献   

3.
以拍摄“上海人家”闻名的摄影师胡杨,于9月5日~10月15日,在上海香格纳画廊展出了他历时28年拍摄完成的又一专题——“上海弄堂”。同时,他的上海纪实摄影三部曲——“上海人家”、“上海弄堂”、“上海青年”三本摄影画册也在展览会上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共展出胡杨从1968年至2007年间拍摄的上海弄堂人家的生活场景照片60幅,作品均采用黑白影调制作,图像细腻古朴,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气息。照片拍摄地点均在上海闸北区、普陀区等地的弄堂。  相似文献   

4.
宋岚 《华夏文化》2013,(3):44-45
在中国美术史上,若论及20世纪西部题材绘画,自然会提及被刘海粟誉为“画坛怪杰”的海派画家沈逸千。沈逸千(1908-1944),上海嘉定人,祖籍为松江,父辈迁居嘉定镇。那么,一个土生土长于江南书香门第、谙熟小桥流水的南方画家怎么会选择画粗旷奔放的西部题材呢?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的“海派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沪举行,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要篇章之一的海派绘画的渊源、流变、盛衰.所胎息的文化与社会语境.画家个案及海派绘画的美术史意义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世界艺术,形式不同,风格各异,却可归纳概括为一句话:“艺术所求的就是人类心灵的沟通。”绘画,便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最佳桥梁。人无分种族,地无分东西,历史无分古今,绘画艺术始终以其特殊的语言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语言、文字的限制,使人们彼此有所理解,从而增进了思想和情感的交融。而这个以《雪韵枫情э黎沃文眼中的加拿大》为名的艺术展览首站已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将赴上海、广州、香港,最终至加拿大的巡回展示,恰好验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其精神在于不断地承传先人智慧的同时,汲取外来文化,补己不足,从而孕育…  相似文献   

7.
从上海到北京,历时四个月的“墨西哥艺术系列展”于8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圆满闭幕。具有浓郁墨西哥艺术特色的《墨西哥绘画:从壁画三杰到当代展》、《墨西哥现代建筑展》、《墨西哥当代陶艺展》中,最吸引中国观众的为《墨西哥绘画:从壁画三杰到当代展》。[编按]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中国绘画百花园中,岭南画派是一朵风姿绰约的奇葩。上世纪初,在时代的感召下,以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的一批广东画家,致力中国传统绘画的革新,倡导“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立足传统,积极向日本欧美绘画艺术学习,创作表现时代的新中国绘画。岭南画派绘画突破传统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个人怡情;台性的局限,主张写实,注重写生,描绘现实生活,在发扬中国画笔精墨妙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技法,加强了作品的色彩表现力。经历百年的实践,岭南画派绘画生机蓬勃,代有传人,为发展现代中国绘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黄宾 《文化市场》2002,(4):10-10
入世后的上海青少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专项调查表明,从上海正在流行的三个青少年文化时尚:“流氓兔”、“哈”一族和“哈利波特”热中.可以看出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青少年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5届上海淀山湖文化艺术节群文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暨艾申美术馆开馆、淀山湖画院成立仪式于10月20日在青浦举行。艾申美术馆位于上海青浦区华浦南路688弄22号楼。开馆首展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老中青三代画家在“架上绘画”上的艺术成就。参展画家的创作观念、审美取向、表现手法等都显示出了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也经历了难忘的欢乐。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18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上海人民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家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在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上海突出“促发展、调结构、抓统筹、重民生”工作基调;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上海文化发展也在建设文化大都市宏伟目标的指引下,一步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一场绘画新精神运动席卷西方艺术界,一举摧毁现代主义的森严壁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场艺术运动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如德国新表现主义、英国的新精神、美国的新意象……尽管其均被冠以“新”字,但“新绘画”很大程度并非专指绘画风格的创新,而是对古典主义甚至现代主义传统的重新挖掘。总之,新绘画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具备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乍一听“软力量”一词,感到矛盾。“力量”,给人的感觉是强硬坚挺的,与“软弱”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名为《软力量:亚洲态度》的策展人,却将二者捏合起来形成一个有趣的谜面。这个大规模展览的作者均来自亚洲,展品形式多样:装置与绘画的结合、动态影像与静态影像的结合、综合材料的运用,无不体现当代艺术的突破性和与传统的背离感。走入其中,人们不会产生在美术馆观看艺术展览的严肃感与敬畏感,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3-313
8月17日,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辛亥革命与上海——上海公共租界档案选译》一书在2011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上首发。该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辛亥时期上海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书中刊载的档案记录大多为首次披露,填补了辛亥革命研究史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10,(2):95-96
据BBC报道,一种简单的辨别绘画赝品和仿品的方法已经公之干众。美国达特默斯学院的丹尼尔·洛克莫尔教授和同事发明了一种称作“分散编码”(sparsecoding)的技术,据称这种技术比以往辨别绘画真伪的方法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6.
陶咏白 《世界文化》2008,(1):I0001-I0004
林江东女士与韩国的金京嬉女士一个从中国传统的水墨起步,一个从西方的油画开始,这两位东亚人,在东、西两个不同绘画的体系中学绘画,在两个不同的绘画“母语”中来完成自己的绘画理念和技能的修练。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两位早先从无往来的女画家所呈现的系列作品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发现她们有那么多的相似,不仅仅是她们在互不相识之时都走向了绘画的抽象,如果说,绘画形式观念上的类似,可以解释为世界艺术发展大潮中艺术走向抽象的一种趋势,但剥离艺术作品形式的表层,在她们作品的内核中,也是如此地相同。  相似文献   

17.
1916年春季的一天,奥基夫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自助餐厅平静地吃着午饭,一个同学突然问她:“你是不是那个作品正在曼哈顿画廊展出来自弗吉尼亚的奥基夫?”听说自己的作品未经允许就被展览,奥基夫惊呆了,她怒气冲冲地去找该画廊的主人艾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当时52岁的施蒂格利茨不但已是驰名全美的摄影家,而且是著名的“291”画廊的创建人。“我是乔治亚·奥基夫”,她对施蒂格利茨坚决地说:“我要你把我的画从墙上摘掉!”施蒂格利茨认为这位28岁的女画家并不了解自己在绘画方面所具有的天赋,他争辩着说:“你还不知道你…  相似文献   

18.
刺绣与绘画密不可分,刺绣藏品更是如此,是以绘画为蓝本的艺术再创作。上世纪30年代,随西方文化及绘画的渐入,国人的审美习惯逐步变化,以致影响到刺绣艺术,并对其发展起到了某种推动的作用。刺绣艺人一改“密接其线,排比其针”的传统技法,借鉴西方美学理念和绘画方法,运用新的针法表现西方绘画,这种针法即——乱针绣。  相似文献   

19.
1905年,巴黎秋季美术沙龙展出一批无政府主义者火焰燃烧般的绘画,其中一幅作品中的顽童胸像格外新奇,因而惹人瞩目。有观众对参展画家马蒂斯说:“瞧!这是野兽笼子里的多纳泰洛。”此处提及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家多纳泰洛,更值得注意的是“野兽笼子”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这个画展的总体印象。评论家路易·沃塞勒在其主办的《吉尔·布拉斯》杂志上用“野兽”一词,称呼当年在美术沙龙亮相并坚称“按本能绘画”的一批年轻画家,使之继印象派之后的美术新潮得到了“野兽派”的怪名。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上海的动漫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并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作为上海动画片生产主体之一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2008年生产交易都获良好业绩。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和深圳方块动漫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华语武侠动画电影《风云决》,国内票房达到3300万元,创下国产动画影片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由SMG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共同投资制作的动画电影《葫芦兄弟》6月公映以来,取得800万元的票房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