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三大变化2009年,国务院颁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下称《规划》)是中国文化产业从前一个10年走向下一个10年的重要标志。回顾前一个10年,中国文化产业凸显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回顾2013年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否认,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真正到来了。2013年,无疑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一年,文化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文化经济和文化消费指数持续攀升,中国正在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不断迈进。电影票房已经突破200亿元:文化企业扎堆申请上市;产业园、影视基地、印象实景演出等不断涌现……2014年文化产业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有哪些热点和问题呢7本文对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观察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此系继十四届六中全会对于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讨论之后,文化产业的话题逐年被纳入更高的国家战略层面规划的结果,《决定》更加凸显了文化产业在国家整体战略部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10-1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精神,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近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外资渗透文化产业 7月22日,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下称《振兴规划》),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振兴规划》为近两三年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国家将重点推进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59-62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4)》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称,2012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创造的增加值突破1.8万亿元,占GDP比重3.48%。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产业势头之猛。然而,资本对文化的影响堪称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文化并购融合迈向产业化,离不开资本的助推;另一方面,资本逐利的本性也会导致浮躁和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7.
从电影《爸爸去哪儿》到亚马逊自动荐书,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今年,“大数据”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后,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7月22日,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备受市场和业界关注,《规划》除指明近两三年内中国文化产业的方向,还明确提出规划文化企业上市。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日中国证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国内各行业的产业化和规范化进程,标志着中国经济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获得了新的战略定位。2002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往阐述如何“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的相关政策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具体定位:中国义化产业是战略性调整中的中国改革的新的动力。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战略目标基础上,积极支持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17日,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其中,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创新文化金融体制机制;二是创新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截至目前,该《意见》发布约半年,各地对政策如何回应?如何探索文化金融创新服务?本刊转载《中国文化报》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视野     
《中外文化交流》2012,(4):86-97
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日前审定《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并下发通知。《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  相似文献   

12.
自从国家确定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以来,相关扶持政策纷纷出台,文化板块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宠儿。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首次将文化产业写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部分,凸显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还有哪些重要政策出台?哪些领域是政策扶持的重点?为此,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  相似文献   

13.
一、综合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在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文化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产业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委、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如何创立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是每一位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市场,只是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才能为加强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繁荣文化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成立,被视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起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8071亿元,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达5.5%,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内地第一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文博会开创了历史先河。十年再回首,看潮起潮落,深圳文博会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深圳文博会的成功,一定程度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形态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对于广大农村和中小城镇而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虽然城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形成城镇特色产业、解决城镇居民就业和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城镇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在我国文化产业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产业经营的作用如何,尤其是在衡阳市杂技团的位置怎样,这是一个不可小看和低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09,(11):90-96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中国3项非遗位列《急需保护名录》,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竣工,成都画院国庆院展,  相似文献   

20.
十年树木枝繁茂,十届发展书华章。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顺应国家文化改革发展政策调整、文化产业新趋势,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为集中展现文化改革成果、示范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深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更高层次的广阔平台,实现新起点、新作为、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