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前臂和重心的作用 这项技术一般是在相对被动的局面中,运动员想要给球增加质量时使用,特别是在反撕弧圈球的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手腕不能充分引开和外展,所以需要通过前臂和重心的帮助去发力。而反撕的球点都比较靠前,前臂也没有太多的空间去延伸发力动作,所以通过重心起伏和改变前臂的发力方向也可以达以增加击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反手拉球进攻时,男女运动员腿、腰、手的发力顺序大体是一样的,但男运动员可以直接利用手腕的力量拉球,而大部分女运动员则需要靠大臂带动前臂,再带动手腕的动作去完成击球。这个动作的发力顺序是从下向上、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动作流畅可以使出球更稳定,也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14,(3):82-83
暴撕到对方的正手位 周雨反手撕斜线的质量很离,他以左腿和身体作为主要的支撑点,前臂和手腕顶住来球,通过身体配合,充分外展发力。  相似文献   

4.
1.发球前准备姿势:右脚用前,身体略向左侧,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左侧前方,2.左手将球向上抛起.提高重心,同时右臂抬高外旋。3重心移至右脚.前臂和手腕向后引拍4.右臂从身体后方向右前方挥动。5.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用高于球网时击球。6.前臂和手腕发力孽擦球。7...  相似文献   

5.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92-93
在处理中间偏正手位的短球时,马龙经常会使用反手拧拉技术。这项技术动作的要领是,第一,肘部需要向外足够支撑;第二,前臂向自己身体引拍时,手腕需要在持拍手拇指和食指的带动下做充分的内旋动作。发力时,主要依靠拇指内侧、手腕和手指一起向同一方向挥动,给球足够的摩擦,争取做到“力贯板头”,把爆发力传到球板的前端去。  相似文献   

6.
多变的发球     
钩子发球 前臂放松,手腕手指充分发力 对直板运动员来讲,钩子发球并不容易发力,因为手腕内抠会使拇指变得僵硬。薛飞对这个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他发球的前臂动作非常放松,可以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通过二者配合发力制造旋转;再加上前臂向前推送的动作,还保证弧线的长度。  相似文献   

7.
本组图中同样展现了杨艳梅两个技术动作第一板正手挑打,第二板正手快带。她用正胶挑打直线球时,由于受角度的限制,手腕很难加上力,所以她通过增加击球距离,运用身体其他部位辅助了手腕发力,这样能够保证足够的击球弧线。第二板正手快带,杨艳梅主要通过前臂和手腕的快速收缩完成击球,在球拍接触球的瞬间,腰腹发力,固定身体四肢的动作,在出球后通过身体的微调保护了击球的线路。  相似文献   

8.
仔细观察两套图中,周雨的反手拧拉带有不同的发力方向:第一套的大方向是从右往左发力,同时伴有一些向上摩擦的成分;第二套的整体方向是从下往上发力,但我们可以看到他清晰的外展动作,同时也伴有从右往左的趋势。这些动作是周雨在判断来球后,迅速作出的调整和反应,合理性很强。  相似文献   

9.
技术流     
《网羽世界》2012,(9):80-85
反手网前搓球 前臂上举,手腕前屈,手背约与网同高,拍面低于网顶击球瞬间,靠前臂的前伸并外旋,手腕由内收至外展搓切球托的右侧后底部,拍面应有一定的斜度。  相似文献   

10.
直横打技术即直板反手反面攻球的技术。其重要特征是持拍手的拇指与中指的协调用力。其技术包括:反手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快拨、反手快攻、反手拉攻和反手扣杀。1反手快点:速度快、线路活、突然性强,主要针对近网球。站位近台,击球时左脚上步,重心左移,手臂自然弯曲,前臂伸向台内,拍头稍高,拍面前倾,手腕内收。球跳至最高点时,前臂和手腕发力,击球的中上部。下旋较强时,击球的中下部,并向前上发力,挥臂动作较小。教法:1徒手模仿动作练习。2一人发球一人练习快点,从不定点到定点。3多球练习,间隔时间由…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4,(8):92-93
金玟锡第一板反手拉下旋就用了一个非常规动作,他没有完全靠手腕的发力去制造击球弧线,而是在摩住球后凭借前臂的爆发力把球拉过去的。这板球的击球点在来球的上升期,这主要是为了加快出手的速度,全玟锡先用速度压制住对手后,再通过旋转降低对方防守的质量,为自己下一板的衔接争取更多主动。  相似文献   

12.
用直板快推的概念练习横板的反手攻,即:用拉手来调节角度,用肘和前臂把球发力推出去。 横板反手攻球时不仅仅只有拉球,像直板有威胁的发力推形成的反手攻球同样也可以用到横板中。 推挡型的反手攻球,引拍时,球拍高于球台,手腕向平侧展开的同时,拍形前倾(图一)。注意击球时间,触球时要有撞击敲打的感觉,即弹打。 这种打法最重要的是引拍击球的角度,前臂要向前突出(图二),拉手后,肘和手腕的力量储存起来,(用力停住),当球到高点时,突然发力,形成发力推型的反手攻,要突出爆发力。(图三) 对于初练反手攻球的人来说,手…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6,(8):78-78
击球时手腕固定,从肘部开始整个前臂发力回击来球。先用身体朝向的假动作误导对方对来球线路的判断,再用不转挑球技术接发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专家信箱     
Q 我在发力进行正手抽击时,手腕内侧总会受伤,请问,是击球动作有误而导致的吗,还是因为打不中甜区,球拍在手中发生转动了呢?请指点,谢谢!(广东珠海读者杨林)A 一般在发球或打高压球时,在做挥臂"旋内"动作时,有手腕的带动动作,如果动作不合理,就有可能使手腕受伤。但在正手击球时,手腕动作并不多,一般不应受伤。  相似文献   

15.
在训练中,常常遇到运动员单手肩上投篮时,肘关节外展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错误动作,很影响投篮的命中率,必须下决心纠正。一、正确的投篮动作为什么要求肘关节与地面垂直,肘关节外展有什么害处?1.在近距离投篮时,主要靠小臂、手腕、手指发力,当投篮距离增大时,就需要动员更多的肌肉群带动各关节,包括躯干、下肢来发力。参加的肌肉群和关节越少,引起动作偏差的因素就越少,反之引起动作偏差的因素就越多。而且投篮时各  相似文献   

16.
1.击球前准备姿势,前掌着地,重心较高。2.引拍时膝关节稍稍弯曲,前臂、肘关节自然靠近身体。3.重心向下,移至左脚,手腕作屈内收,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位置。4.当来球跳至上升期,手腕最大限度的内收和屈肘关节外展。5.腰、髋向右转动,带动前臂同时向右前方...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一系列比赛中,世界排名急剧上升的蒋澎龙,不断创出佳绩。他有善变的发球、还有号称“世界第一快”前冲弧圈球,他控制严密,有铜墙铁壁般的防守,从劣势转变为优势的反手发力推挡。蒋澎龙和金泽洙、马林不同,他利用近台,确立了新型的直板快拉弧圈球打法,向着世界顶峰冲击。蒋澎龙的正手拉球的特点是拉手不是很大,但是拉球的速度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他能拉出速度的秘诀是:一、挥动球拍的动作快二、使用医、手臂、前臂、手腕的力量,特别是最大限度地使用手腕可动范围的力量。三、使用的球板、胶皮弹性很大。从图片上虽看不清线路…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4,(5):90-91
处理中路短球要及时调位 图中第一板球,闰铭辉侧身挑打了正手偏中间位的短球,技术含量非常高。正手位短球挑直线是比较高级的技术,除了运动员用手腕控制弧线外,还需要身体、大臂和前臂给予向前发力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击球弧线。  相似文献   

19.
正手攻球时的"抬肘"和直臂挥击是造成肩袖劳损、喙肩弓损伤及肩过度外展综合征的技术性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改正建议:在练习正手攻球时应强化击球时以躯干带动上臂、以上臂带动前臂,最终以收前臂发力为主的击球方法,在随摆时注意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放松,控制大臂的挥摆幅度.  相似文献   

20.
2.正手位用正面发左侧下旋侧跳球   动作要领:站在球台的左侧,两脚前后开立约一肩宽,左脚尖和右脚跟站在同一条直线上,身体侧对前方,离球台端线约 40厘米左右,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持球手置于腹前,持拍手置于持球手的右侧。抛球时两脚同时蹬地,多利用大臂上抬的动作,将放在掌心上的球稳稳地直上地抛向空中,同时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待球落至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时,持拍手迅速大臂带动小臂向球的下方挥拍,手腕放松,击球时,由右侧后下方向左侧下方磨擦,球就会出现顺时针旋转的侧跳现象。击球后前臂手腕迅速做向右方摆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